分享: |
关键词 | CNCIC 报告专场
共 1963 字 | 建议阅读时间 5 分钟
3月27日,“2023中国国际石化及下游产业技术大会”期间召开的“CNCIC报告专场:化工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战略”上,中国化信咨询的4位专家分享了PDH、新材料以及化工行业低碳发展方向的话题。
PDH过剩风险显著提升,丙烷进口有较大不确定性
中国化信咨询项目副总监 陈会敏
中国化信咨询项目副总监陈会敏展望了中国PDH行业发展的趋势。陈会敏指出,2012—2022年,中国丙烯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新增产能以PDH工艺为主,蒸汽裂解工艺次之。PDH具备工艺流程较短、丙烯收率高、投资相较低等各方面优势,近年来在国内发展迅速;截至2022年,国内PDH产能占国内丙烯总产能的24%。目前国内PDH在建及规划总产能超3500万吨/年;未来产能集中大规模释放,全产业链阶段性、结构性产能过剩风险将显著提升。假设在建产能在2025年前可全部建成投产,其他规划产能有30%可建成投产,则至2025年中国PDH产能将达2200万吨/年,至2030年PDH总产能将超过3000万吨/年。
从原料看,近年来我国PDH项目陆续投产,对丙烷的需求量持续增长;但国产液化丙烷产量不足,同时产品品质达不到PDH的生产要求,因而中国丙烷市场消费仍高度依赖进口,目前进口主要来自美国和中东地区。全球液化丙烷供需地区格局差异显著,贸易规模巨大、体系成熟完善;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丙烷出口地,占全球贸易量的48%,且产量和出口量仍在持续增长。美国的丙烷出口主要流向亚洲地区,2022年因俄乌冲突其出口至欧洲的量明显增加;预计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美国丙烷出口仍将首要保证日本和欧洲等地区的需求;同时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将持续给中美的丙烷贸易带来较大不确定性。目前中国PDH新建拟建项目较多,未来对丙烷的需求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部分产品自给率不足70%,
化工新材料未来国产化替代空间巨大
中国化信咨询项目总监 肖书筠
化工新材料是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传统化工材料不具备的优异性或某种特殊功能的新型化工材料,与传统的化工材料相比具有质量轻、性能优异,技术含量高等特点。中国化信咨询项目总监肖书筠介绍了全球与中国新材料行业发展新趋势。2022年全球化学品销售额约为35万亿元,其中,全球化工新材料销售额为3万亿元,占全球化学品销售额的8.6%;中国化学品销售额约为16万亿元,占全球化学品销售额的45%,但中国化工新材料销售额仅占全球化工新材料的30%。
全球新材料产业差异化显著,产业重心逐渐转移至亚太地区,中国地区总产值快速增长,但技术仍列全球第二梯队。全球化工新材料行业区域市场对比,美国地区企业毛利率表现更佳、资本化程度和行业集中度更高。
目前我国化工新材料市场规模达到1.2万亿,年均增速超过10%,部分产品自给率仍不足70%,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航天航空装备、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将为化工新材料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我国化工新材料行业发展已具备一定基础,2022年国内化工新材料销售额约为9000亿元,是2015年的2.7倍,约占全球产值的30%;但总体来看,目前整体技术实力仍落后于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未来国产化替代空间巨大。
未来3~5年,中国化工新材料发展的总趋势将体现在以下方面:消费市场规模将发展扩大、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区域差异发展、节能减排、供应能力优化提高、化工原料及石油行业总量将稳定增长。
肖书筠重点介绍了特种工程塑料以及功能性膜材料领域细分产品的行业趋势及市场竞争格局。
推进循环经济转型需要在六方面加大投入
中国化信咨询项目总监、中国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 张松臣
循环经济是化工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中国化信咨询项目总监、中国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张松臣从塑料回收和锂电池回收等细分领域分享了循环经济如何助力化工行业绿色转型。张松臣指出发展循环经济的五大关键成功要素:
01稳定的废弃的原料来源能够稳定、规模化地获取废弃物原料对实现盈利运营至关重要;可通过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协议,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02成本竞争力需克服当前废弃物回收与再处理成本高昂的挑战以推广应用;化学回收的过程能耗大,便宜的清洁能源是关键。
03调整运营模式对比从单一供应商采购原料,企业需要适应并调整运营模式,从多个供应商处采购收集废弃原料。
04长期坚持化学回收与传统石油化工产业在原料预处理、进料、加热反应、设备和催化剂方面差异大,需要大量的资本和时间投入来开发、实验并扩大规模。
05构建生态合作体系需要来自生产商、供应商、终端用户和监管机构等之间的共同合作,以拓展规模、建立经济可行业。
张松臣提出,企业在推进循环经济转型需要在协作;度量、框架和工具;教育、宣传和培训;数据和信息;标准和规范以及研发六个方面加大投入和变革。短期内企业主动选择跨入循环经济领域面临的盈利挑战和财务压力,但先发优势和提前布局对于中长期战略落地至关重要。
中国化信咨询项目总监、全国化工节能(减排)中心秘书长 张华
中国化信咨询项目总监、全国化工节能(减排)中心秘书长张华介绍了碳达峰碳中和对化工行业的挑战和机遇。张华表示:政策是“双碳”领域最主要的驱动力,今年“两会”双碳提案数量比前两年有了较大提高,碳市场、区域碳中和、碳足迹、双碳产业、双碳人才等方向均有涉及。碳市场已成为所有行业关注热点,企业和园区低碳规划、产业与技术的耦合是目前众多行业领军企业已经开展布局的焦点。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