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近日,浙江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字学甲骨文方向
研究生李莹
发视频“吐槽”自己的专业冷门
没想到的是
视频意外走红
相关话题还上了热搜
李莹在视频中“吐槽”道
学校唯一研究甲骨文的导师
即将退休
“一毕业专业方向可能都没了”
在李莹的视频中
科普了不少关于甲骨文的知识
比如甲骨文每个字
都有造字故事
也有字形的演变过程
其实,甲骨文虽然还有些“冷门”
但大家对它的兴趣一直在持续上涨
搜索引擎大数据显示
甲骨文成为文化遗产中的搜索量冠军
近半年来
“甲骨文”相关内容的搜索热度快速增加
环比上涨38%
它已悄悄走进我们的生活引领了一波
“最潮中国范儿”
当汉字的生命轨迹变得“鲜活”
两个字讲三千年前的一场车祸
左为倾覆的“车”
右为事故后损毁的“车”
这是商王和臣子驾车猎取犀牛时
发生的车祸
古人看日落也能顺便造个字
太阳落入丛莽
便有了“暮”
而“暮”字的多种写法
与书写者所处的观察环境相关
还有用甲骨文写的“情书”
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的名字
在甲骨文中出现了200多次
这代表武丁在占卜时
对妇好时时挂念
而作为一名赫赫有名的女性将领
妇好出征也被甲骨文记录了下来
神秘“天书”有了新玩法
嘻哈歌曲、动画片、互动装置展出……
距今已有3600多年的甲骨文
已不仅仅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神秘文字
而是出现在各类文化产品和创新应用之中
“两只手把门闩一拔
门打开了,一颗心飞出来
这就是‘开心’”
这套甲骨文表情包广受欢迎
目前累计被发送了930多万次
用拼音就能在电脑上打出甲骨文
这套字库的发明
使得甲骨文可以
作为一种“活”文字被使用
这座以殷墟甲骨
为主题的虚拟小镇
可以带你远程体验殷墟文化
当古老文字遇上新科技
来自商朝晚期的甲骨文
距离它首次被发现已经过去123年
目前仍有三分之二的甲骨文字仍未破解
面对如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甲骨文研究工作利用科技找到了突破口
以这组拓片为例
用肉眼几乎无法看出相似
然而,人工智能可以
根据图像本身的纹理信息
判断出它们是重复的
有了这种对应关系
研究人员就能将这些拓片叠加拼合在一起
获得一个更完整的拓片
现在,用人工智能将一张拓片
与另外18万张拓片逐一比对
只需要3~5分钟
结束了拓片整理需要耗费数年的历史
目前
甲骨文智能拼合、甲骨文智能识别等
不少新技术已经进入应用阶段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我们对甲骨文的研究还能不断提速
一页页揭开埋藏地下数千年的
灿烂文明长卷
如果大家觉得甲骨文
“有趣”“想学”“想破译”
可以读郭沫若的《卜辞通纂》入门
如果想找没有被认出来的字得到国家的
“破译一个甲骨文单字10万元奖励”
往期推荐最新!142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你最想去哪里?
国际范大片带你看深圳,网友直呼太治愈了
五彩斑斓!她在做一种很新的剪纸
来源丨深圳工会综合
内容来源丨人民日报、央视新闻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或点此进入“文博会+”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