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3月开始,四大国产运动品牌陆续发布2022年年度财报,均呈现上涨态势。四大集团联手砍下了993亿元年营收,加上其他品牌,国产运动品牌在2022年完成千亿大关的突破。1
童装市场:新增势
国产运动品牌势头良好,有一个新增的势头,是在童装方面表现优异。从财报看,安踏儿童继续保持中国儿童运动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李宁童装品牌李宁YOUNG去年的零售流水则录得30%-40%高段增长。特步儿童2022年取得约16.69亿元的收入,同比大涨52.3%。361°儿童业务紧随其后,全年录得收入14.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3%。《2022中国童装童鞋未来消费新趋势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童装行业市场规模为2869亿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738亿元。有研报指出,我国童装市场目前需求大、市场份额分散,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童装这个近5000亿元的“大蛋糕”,运动品牌们不可能错过。
某头部咨询机构的分析师Sonia表示,“双减”政策之下,运动童装市场迎来了快速增长期。此外,和普通童装品牌相比,运动品牌做童装也有着天然的优势。现如今,90后以及95后父母正在成为童装的主力消费者。同时,露营、飞盘、骑行等户外运动成为亲子运动的热门项目,Sonia表示,“因此,运动品牌更专业、更舒适的童装时常会成为父母们的首选。”
据天猫新生活研究所,自2020年来,运动童装销量一直保持较快增速,个别运动品牌的童装销量增速超过主品牌。安踏、FILA、李宁等国货品牌的童装销售都增量明显。斯凯奇中国品牌与传播高级副总裁张睿妍表示:“像巴拉巴拉、FILA儿童,还有我们国内其他运动童装品牌都是做得很不错的。中国童装市场发展很快,前景也很大。在这方面斯凯奇在2023年也会有比较大的发力。”2
库存危机:共难题
2022年,“库存”成了运动品牌共同的难题。时尚商业网站BOF预测,2023年和2024年全球球鞋销量增长率将只有3.5%左右。产品卖不出去,就只能积压在仓库中。据美国商业媒体Footwear News报道,耐克和阿迪达斯2023年都将减产三到四成,品牌位于越南和印尼的代工厂,已计划从今年夏季开始减少供货量。
但四大国产运动品牌却表现得比较“乐观”,安踏称“目前集团主要品牌的库存都处于健康水平”,李宁表示“库存周转和库龄结构保持在良好水平”,特步和361°的说法也大同小异。实际情况并没有用词那么美好。单就库存周转天数这一项数据,四大品牌都在上涨。安踏周转天数最多,从2021年的127天变为138天。李宁数字最小,但也从54天涨至58天。特步和361°的周转天数分别来到90天和91天,逼近三位数。高压之下,品牌们线上、线下齐发力,而线下最常用手段就是“打折”。但打折是一把双刃剑。能在短期内解决眼前的库存积压,却不利于在消费者心中建立长期良好的品牌形象。
对于国产运动品牌而言,“库存危机”已经出现苗头,战略“先手”就变得相当重要了。信息来源:环球鞋网声明:本号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转载分享不做商业用途。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后台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内容!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中国国际皮革展览会ACLE”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