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需求的不断提升,精密加工已呈现专业化发展方向。各领域新的应用需求,催生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出现,不断推动加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零部件作为工业制造过程中最核心部分,对其精度要求和机构设计的微型化需求越来越高,如何实现“高速·高效·精密·微细·自动化·绿色化”的现代精密加工技术体系,是目前行业人士值得共同讨论和分享的话题。
本期人物
中唯精密总工程师 王季
王季,中唯精密总工程师/副总经理,博士,高级工程师。曾就职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研究院、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论文7篇,专利16项,标准2项。
改变
“精加工就不能更环保更高效?”
传统精密抛光技术的弊端十分明显。
我国抛光技术由于过度依赖化学腐蚀反应,每次加工必然伴随大量腐蚀废料产生。
企业不但要花大量精力处理,周边环境更跟着遭殃。
生活必备品不锈钢保暖杯,其内胆还在采用电解抛光工艺,长期饮用十分影响健康。
“精加工就不能更环保更高效?”,这一课题深深吸引着在哈工大电子工程的王季。
王季,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本硕博连读期间,全部投身于研究精加工处理技术,本身具有十足的精加工实战经验。
19年他来到中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担任总工程师。
疫情让无数企业停滞不前,但王季团队却选择利用三年“空档”,踏踏实实搞科研,最终提出了解决方案——PLNP纳米抛光技术。
这项技术抛弃传统精密加工高污染、低效能弊端,给中国精密加工带来颠覆性改变。
出圈
“硬着头皮开始做!”
激发干劲最好的方法就是“硬着头皮开始做”。
因为缺乏前辈的经验参考和行业标准,王季团队在科研中碰到了许多困难。
航空火箭发动机的零部件,内径通常只有零点几毫米,客户却要求生产出4到5米长的超细毛细管产品,技术难度吓退了一众厂家。
过去传统人体植入器械,一直沿用电解抛光,这种化学分解污染极其严重,既不环保,更不健康。
所有这些难题围绕着他,王季也曾日思夜想辗转难眠,在看不见方向的道路默默前行,好在他坚持下来了。
“公司19年成立之后,就伴着国家3年疫情一起成长,这其实对企业发展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但对于我们技术人员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因为疫情你哪儿也去不了,所以没有太多其他的想法,就踏踏实实搞科研。”
没有杂念的搞科研,三年后,王季团队提出了等离子纳米抛光技术,利用液体抛光物理方式,一一击破了多个传统抛光技术痛点。
因为使用的是物理抛光技术,所以用PLNP抛光的水杯,其安全性完全提升了一个档次,抑菌效果也远优于普通的电解水杯。
在过去,水杯内胆使用传统电解抛光,通常需要30分钟到40分钟,而这项技术可以2分钟完成,甚至效果比以前更出色。
膝关节骨骼,原来一个工人工作一天能抛几个,使用纳米抛光技术,一次可以成批量抛几十个成品,效率十分强大。
而零污染、效率高、技术强,只是PLNP技术其中三项优势。
PLNP技术甚至还受到中央电视台一套的关注报道,可以说迅速出圈了。
创新
“今年不用再发愁销售了”
王季一直把技术创新当做自己的武器。
中唯员工50人不到,科研团队就接近20人,其中博士3名和硕士6名,而王季团队的努力付出,也终于将梦想照进了现实。
去年,中唯在浙江衢州市投资两千万,建立了12条杯壶自动化生产线;在河北安平设立了丝网抛光设备分公司...
短短3年,中唯已经扩张到5家分公司。
目前所有生产线已接近满负荷运行,订单每天持续暴涨,今年不用再发愁销售了。
责任
“让咱自己人早点用上更健康的产品”
搞科研压力大,对于王季来说更是如此。
压力过大的时候,他就会去参与一些体育运动调剂生活,采访中他坦言:“运动可以帮助我更换思维,这也是一次重新捋清大脑的过程。”
前年,王季的职位升级到了奶爸,现在他的生活完全被这两件事狠狠拿捏住,一是科研,二是女儿。
这样实力与暖男并存的技术型人才,谁不爱呢?
最后当我们问到王季未来规划时,他说道:
“前三年技术积累基本已经完成,接下来会把更多精力,放到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上,比如水杯&人体植入设备,争取让咱自己人早点用上更健康的产品。”
“以持续创新精密加工技术为根本,以服务国家工业制造产业为己任。”这是中唯的使命,同时这也是王季作为中国创新型技术人才的社会责任感。
在不久的将来我相信,王季团队一定还能在乘风破浪的新时代征程中,创造出更多精彩和可能性。
再给他们一点时间。
统筹丨Vivian
封面丨Lily
文案&排版丨蚪蚪
审校丨王蓓
PME CHINA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