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我国2022年出口5.5亿只手表,瑞士出口1200万只,但瑞士手表平均价格2000美元,中国手表只有4美元,差距500倍。我国2022年进口手表1300万,不到出口数量的2.5%,但却形成了近20亿美元的逆差。这并不是制造能力的差距,这个数字的差距,需要我们深思其他原因。
01
国内手表的同质性过于严重。机芯外的表壳、表带,中国已经熟练掌握;但在机芯制造上,国内只有两三家企业能够掌握这项技术。而国内几个大牌手表,大都使用日本西铁城的9015机芯,价格不到300元。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有一家手表定价在1500元,其他家也只能被绑死在这个价位。手表最难制造的零件是机芯,它涉及到的两个最关键零件游丝和发条都是精密制造的典范。两者都需要百分之一毫米精度的装配,游丝制造,几乎代表了机械的最高精密水平。瑞士Swatch集团旗下的ETA机芯,曾经一直为全球高端手表供货,但为了保护自有品牌,Swatch在2013年决定ETA机芯只对内供应,减少对外供货。这意味着,瑞士手表业决定弱化机芯品牌,因为机芯就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这一决策保护了自有品牌,但是也使日本西铁城的表芯乘机崛起,同时国内的几家表芯厂家也得到了喘息的机会。02
当前,面对供应链秩序混乱的局面,中国制造需要“再出海”战略,重新国际化。而哪里行业知识强,企业就要去哪里扎根,这时候我们需要有企业站出来和精密制造,死磕到底。手表、仪器、照相机等,都属于精密制造产业。有了这些产业的应用场景,回过头来再发展机床,往往有意外的功效。日本尼得科Nidec是一个极具战略侵略性的公司,它的电脑磁盘马达独占鳌头,在汽车电机领域成为了世界第一。前两年,尼得科买下了它的用户:用于加工齿轮的日本三菱重工滚齿机机床事业部。而之前又收购了意大利一家机床公司。从用户开始,反向进军机床行业,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山东豪迈集团,生产了全球超过80%的高档轮胎模具,包括德国马牌轮胎、米其林都是它的客户。在它购买使用了上千台的德国和日本机床之后,发现也不过如此。于是,干脆也进军了五轴机床,形成模具和加工的双重能力。03
手表机芯的打磨要求极高,倒逼高精密制造能力越来越完善,但即使解决了制造能力,却还有一个更棘手的问题:国内手表厂,不愿意使用国产品牌的机芯。国产机芯虽然品质有突破,但处境非常尴尬:国内同行不愿用,而瑞士手表不肯用。国产高品质机芯不是造不出来,而是用不起来。我国的双陀飞轮机芯,精密度很高,价格只有瑞士的八分之一。但瑞士手表业对此根本不加理会,也从未将中国表芯纳入供应商行列。在一个品牌主导的世界里,制造所在地比制造品质更重要。中国品牌没有雄起,稀释了中国制造已经具备的优势。这也解释了我国为什么“劳动力红利减少”?因为品牌一直在没办法突破自己的价格上限;而劳动力成本则在节节爬升。二者的一静一动,造成了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劳动力成本高并不是问题,德国工人的工资,一直是业内翘楚,但丝毫不影响他们制造业的强大地位。所以要想重新释放劳动力红利,就需要打破品牌“一动不动”的僵硬状态。强势突破自己的天花板,我国的供应链优势才能进一步显现。手表行业需要联合起来,上下游同时发力,才有可能将中国手表推离低价浅水区,驶向深海。因此,手表制造行业的体量在很多行业面前也许不值一提,但它依然值得高度关注。品牌大有可为,劳动力的经验优势才可以继续保留。最重要的是,它保留了中国精密制造的冲力,为中国制造创新留下了未来的火种。04
人形机器人将要面临爆发,机芯制造的能力,就会体现出来。特斯拉的擎天柱机器人,有着28个减速器。而这些精密减速器的制造能力,完全可以由手表机芯的制造延伸开来。第二十一届中国制博会将于2023年9月1-5日如期召开,集中展示高档数控机床、工业自动化、工业机器人、高端智能装备、新材料、人工智能、橡塑工业、通用机械和专用设备、工业测量、数控刀具、节能环保、印刷包装、特种车辆及大型设备等,期待您的莅临!
扫码关注
业内好文
尽在制博会
点击蓝字咨询展会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