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收录于话题
01●
展览也谈可持续?
2015年,联合国宣布了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正式可持续发展树立了具体目标。它涵盖了环境、社会和经济三个层面,在保护环境、实现社会资源分配公平的基础上,追求经济增长,与自然共存共荣。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可持续发展与展览的融合是当下的热门趋势,它将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理念与策展相结合。这种融合不仅可以提供对可持续发展议题的更深入理解,还可以通过艺术的表达方式激发观众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和积极参与。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更加将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确定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Museums, 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并指出博物馆能够创造连锁效应,促进积极变革。
●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海报
在策展领域,可持续发展目标也催生了创新的表达方式。如同博物馆一般,广州设计周一直以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美好生活为几任。作为亚洲首屈一指的设计产业资源价值平台,我们早在2007年就开始可持续发展设计相关的设计探索。作为国内最早推广“低碳设计”、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平台,秉承着设计为民生的价值观,广州设计周连续三年用“可持续策展”的方式,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其中,“百万火机创作展”系列策展便做为2022广州设计周里最炙手可热的主题展览之一,以艺术家赵海涛先生为代表,展示了可持续艺术的力量。这些艺术家通过作品传递出对气候变化、资源利用等议题的思考和关注。
●2007广州设计周气候酷派先行展展览现场
●2021广州设计周《图森可持续发展设计实践展》展览现场
●2022广州设计周《百万火机创作展》展览现场
02●
可持续策展
展览是一种具有强大感染力的媒介,能够高效传递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目标。策展人通过侧重作品互动性和行为性的多元策展思路,唤起观众深刻的思考和认同。跨界合作和创新思维,汇聚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孕育出创新的思维和解决方案,为可持续发展开辟新的道路和前景。通过精心构思的艺术、设计作品和创作表达,引导着观众的意识觉醒和观念转变,激发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关切与思考。更进一步,配合展览之外的社会参与与行动号召等公共项目,还可以积极鼓励观众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唤起他们的行动力和责任感。可持续策展以独特的策展语法和展陈形式,将复杂的议题变得直观易懂。它在呈现相关作品的同时,激发人们思考和行动,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可持续和美好的未来。
●疯子计划《百万火机创作展》展览海报
自嘲一辈子与火机较劲的阮俊康,人称“火机哥”。褪去企业家身份变身策展人,火机哥联袂广州设计周与艺术家赵海涛共同发起“百万火机创作计划”,以废弃火机为创作元素、都市生活为场景,将可持续生活理念化为艺术创作实践。更衍生《百万火机创作展》和《废墟艺术节》两档艺术展览,以唤醒对生活的热爱,演绎一场艺术的重生。
●《百万火机创作展》联合策展人 阮俊康
《百万火机创作展》展出艺术家赵海涛特别创作的作品《点燃,城市的温暖》,将废弃火机材料巧妙地跟自己创作理念、表达的气质平衡的融合,成为可持续发展理念艺术化表达的关键。城市空间,是快节奏,是水泥丛林,是繁华拥挤,也是凉薄、没有情绪的。而我们可以用艺术的思索,赋予城市色彩与情感。火机的概念,代表着烟火气,代表着情绪,代表着光和温暖,代表生生不息;《废墟艺术节》所带来震撼人心的美,并非是光彩夺目与璀璨奢华,而是化腐朽为神奇的蜕变。艺术家刘德志在“百万火机创作计划”实践中,关注旧物的残缺和侘寂之美,以惜物之心,通过作品《废墟上的艺术》解读废弃之物蕴含的巨大力量,本来已经失去生命力和存在意义的废弃物,也可以在废墟上开出艺术之花。
●艺术家赵海涛 《点燃,城市的温暖》
●艺术家刘德志 《废墟上的艺术》
03●
艺术创作中的可持续
在主题策展所呈现的艺术创作中,可持续的概念也通过多种形式呈现。一方面,艺术家或设计师可以通过作品内容来探讨可持续和环保议题,例如利用视觉、听觉等多种媒介呈现自然生态的美感与价值,强调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唤起人们对环保的意识和关注。例如,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并让人们意识到地球当前状况的惊人状态,北欧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在他2015年的艺术装置《Ice Watch》中将融化的冰山放在巴黎万神殿前。
●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Ice Watch》
以建筑探索当代中心范畴的美国Millins建筑工作室,利用作品《建筑的鬼田》(The Ghost Acres of Architecture)将建筑过程消耗的天然资源数据,映射在功能性建筑经典代表纽约西格拉姆大厦,质疑建筑生产的实践。
●Millins建筑工作室《建筑的鬼田》
另一方面,艺术家们也可以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践行可持续,例如使用可再生资源、回收再利用材料、节约能源等,消除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之间的关联,提高资源效率,促进可持续生活方式。正如诞生自“百万火机创作计划”的作品《点燃,城市的温暖》,是艺术家赵海涛用废弃火机元素,映射城市生活场景,并进行大胆解构,引发人们对物品生命延续的关注,对可持续城市生活的热情,探索当代人居美学的形式。
●疯子计划《百万火机创作展》展览现场
在赵海涛先生的眼里,人与物品可以互相感知,共生共存,不起眼的废弃火机并不是使命的终结,通过排列重组、艺术性的思考,足以蜕变出全新的形态,将这种理念投射到现实,我们可以发现人居空间,城市生活可以更美好。这些五颜六色的打火机结合赵海涛老师的画作,用艺术的渲染力,为城市染上色彩,带给其活力及热情,让观展者,通过近距离的观察、触摸和感受,感知废弃旧物重生的过程,了解物质延续的意义,领悟生活无限美好的可能。
在“百万火机创作计划”的推动下,艺术家继续展开在另一个美术馆驻地创作。百万火机装置系列新作——《水火之融》,是赵海涛先生延续此前的可持续艺术创作手法,结合场地本身特征和废弃打火机材料的特性,亲自打造的另一个“小小儿童美术”馆,旨在让孩子们体验废弃物再创意的乐趣。如艺术家所言:“废旧物件在我眼里有一种时间赋予的灵魂。激发了我的丰富想象力,创作起来非常自由!”
●艺术家赵海涛在另一个美术馆驻地创作
●艺术家赵海涛《水火之融》
赵海涛先生一直致力于废弃物再生艺术创作的学术研究与形式探索,更是有着强烈的创作欲望,笑称“管不住自己的手”。他的创作通常不会提前策划,而是希望亲自去感受场地、材料等不同因素的变化带来的那种兴奋和乐趣。这也是艺术家自认为艺术与设计的区别所在。赵海涛先生刻意不让自己的创作定型,在他的所有创作中,都不会出现重复的作品。永远都在探索与众不同的创作形式,远离格式套路,使得他赢得业内专业人士的认可。
●艺术家赵海涛用废旧陶瓷片制作的艺术装置
●艺术家赵海涛用废弃的煤气罐创作作品《燃烧的瀑布》
没有目的性、没有功利性的传播艺术的美好是艺术家赵海涛一以贯之的创作理念。他相信,艺术是一种自由的表达方式,能够触动人心、唤起情感,让人们重新审视世界和自己。
在当今世界,可持续艺术策展在唤醒意识和激发社会行动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艺术的力量,我们可以共同思考和创造一个更加可持续和美好的未来。“百万火机创作计划”集合多方力量,共同以创造力和想象力呈现了一个可持续未来的愿景,试图为大众提供更加深入的认识和思考空间。
广州设计周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策展实践中,强调艺术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推广可持续发展目标与环境保护的理念。策展人与艺术家们通过视觉、听觉等层面传递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目标,同时也能够在创作实践中践行可持续,为环保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扫码咨询
了解更多超级策展
▼
扫码了解「世界的中国」2023广州设计周欧洲盛典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