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储能热管理成为核心,液冷技术快速发展
风冷技术:空调制冷,风道交换热量风冷的核心是空调和风道。目前,在功率密度较小的集装箱储能系统和通信基站储能系统中主要采用风冷技术。一方面是因为风冷系统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并且易于实现;另一方面是因为储能系统对能量密度和空间的限制不像动力电池系统那么苛刻,可以通过增加电池数目来获得较低的工作倍率和产热率。以集装箱式锂电池储能系统为例,该系统由标准集装箱、锂离子电池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储能变流器、空调和风道、配电柜、七氟丙烷灭火装置等组成。企业布局:储能热管理主要企业
根据有关机构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热管理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1亿元。目前储能热管理中液冷方案关注度更高,市面已有成熟方案,新进入者众多,主流供应商仍在加速研究迭代,有望成为未来储能热管理的主流温控方案。由于储能热管理属于单一项目制,因此具有定制化和个性化的特点,需要企业拥有在面对众多客户和不同项目时能具有高效的方案制定和落地的能力。此外,储能系统对经济性要求高,因此热管理企业必须降低综合成本。目前,在储能热管理赛道中,同飞股份、英维克、高澜股份、申菱环境、博格思众、松芝股份、奥特佳、黑盾股份、空调国际等企业均有布局。
储能热管理技术与精密空调、家用空调及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技术同源,目前切入储能热管理赛道的主流企业大多有相关业务/技术积累。储能热管理主要参与者据出身可分为数据温控厂商、冷水机组厂商、汽车热管理厂商、空调主机厂商。
图:储能热管理主要参与企业
当前,短期来看,下游储能集成商及电池厂商格局稳定,综合服务好、大客户粘性高的热管理企业拥更大势能。
中期来看,储能安全新国标已正式发布(国家标准GB/T 42288-2022《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规程》将于2023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预计储能消防和温控系统的价值量或将提升。正式版新国标较征求意见稿进一步趋严,但下游客户需求多样化,因此具有快速响应能力、柔性定制能力的热管理厂商将处于领先地位,占据更多市场份额。长期来看,海外已有国际IEC、欧盟CE、欧洲VDE、美国UL、澳洲CEC、日本JIS、联合国UN38.3等储能资质认证,预计未来我国将在头部储能系统集成商带领下形成热管理体系标准化方案,因此拥有稳定的模块化生产能力的厂商将长期受益。
图:英维克具备液冷全链条设备生产能力
图:同飞股份主要产品示意图
图:高澜股份在美国的新能源发电热管理项目
图:奥特佳在研的储能相关项目
图:美的储能热管理液冷机组新品
图源:以上图片来自各企业官网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推荐:容声冰箱创始人潘宁,造冰箱销售45亿,成亚洲电器大王,为啥事业巅峰被逼辞职?
你的制冷压缩机冷冻油用的对不对?赶紧看一下这份更换周期、指标与方法!
想要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请加微信号“制冷网”
zhilengwang001
(长按扫描二维码添加)
- 除此之外 -
制冷妞还会挑选精准粉丝,加入制冷圈微信群
享受与更多制冷圈行业人士的交流沟通的机会、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