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近日,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信”)斥资30亿人民币,成立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资料显示,新公司经营范围包含数字技术服务;量子计算技术服务;信息安全设备制造;云计算设备制造;商用密码产品生产;5G通信技术服务;卫星移动通信终端销售等。
法定代表人为吕品,新公司由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中国电信不断加码量子通信近年来,信息安全成为了用户关注的焦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如今互联网对于日常生活的渗透深入,在大家已愈发离不开网络的当下,其实网络也已经并不那么安全了。
各行各业围绕着用户的数据,早已形成了一条完整且极其成熟的黑灰产业链,有人专门负责入侵网站,实施“拖库”盗取用户数据,有人负责“撞库”或“洗库”,还有人专门做兜售这些信息,将其变现。
对于金融行业、大型企业,以及政府机构来说,对于信息安全有着迫切的需求。而正因为量子通信技术的绝对安全性,它在军事、国防和信息安全领域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早在2014年,中国电信就与国内首家从事量子信息技术产业化的创新型企业国盾量子公司合作,共同参与上海量子通信产业园(一期)项目陆家嘴金融量子保密通信应用示范网建设。
2016年,中国电信与国盾量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究推进量子保密通信产业化工作。同年12月,中国电信“量子保密通信产业化基地(实验室)”在上海揭牌。
2020年,中国电信启动“量子铸盾行动”,提前布局量子安全产业。
2021年中国电信与科大国盾量子合资成立中电信量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量子安全等应用的落地和推陈出新,推动量子通信服务于政务、金融、电力、国防等领域。
2022年5月,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中国电信发布业内首款基于量子信息技术的VoLTE加密通话产品——天翼量子高清密话,为用户提供“管-端-芯”一体化安全防护。
2022年8月,中国电信提供技术支持的合肥量子城域网正式开通。该项目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用户最多、应用最全的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网,含8个核心节点和159个接入节点,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光纤全长1147公里,可为市、区两级党政机关提供量子安全接入服务和数据传输加密服务,全面提升电子政务安全防护水平。
除量子城域网、量子密话外,中国电信还推出量子安全移动办公、量子安全燃气表等业务应用,通过量子安全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服务大众民生。
量子通信的商业化量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具备较强的战略意义,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实施高新技术战略竞争的焦点之一。
在2020年10月16日举办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二十四次集体学习中,强调要培育量子通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量子科技向实用化、工程化转化。
量子技术主要可分为三类,分别为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测量。其中,量子计算主要用于加快计算机处理信息的速度;量子精密测量能提高具体测量中的精度和灵敏度;
而量子通信主要是指量子加密通信,用于增强信息的安全保障能力。量子通信是当前量子三大主要应用中最接近商业化的领域。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已经具备较多商业化的成果应用。当中包括:
2016年8月,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高速星地量子通信,初步构建了“天地一体化”的量子通信网络。
2019年9月,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对一类预言引力场导致量子退相干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实验检验。这是国际上首次利用量子卫星,在地球引力场中对尝试结合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的理论进行实验检验,极大地推动了相关物理学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
2017年10月,建成长达2000多公里的世界第一条量子通信保密干线,承载重要信息的保密传输。并相继投建了“武合干线”、“济青干线”等骨干网络,建设进程不断加快。
近年,“金华量子城域网”、“武汉量子城域网”、“济南量子城域网”“海口、北京量子城域网”、“萧山量子城域网” 等量子城域网络相继建成。
此外,我国量子通信相关的专利居于世界前列,根据《量子通信技术专利布局及发展趋势研究》,截至2021年5月27日,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专利申请数量为2599 件,为当前世界各国中专利申请最多国家。
▼最新活动▲▼精彩视频▲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