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维科网人工智能→主页右上角→设为星标
五月最后一天,AI 领域名扬海内外的学术大牛马毅更新微博,宣布接任香港大学计算机系系主任。
马毅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顶尖研究水平为他带来了诸多荣誉。他于 2013 年当选 IEEE Fellow,2017 年当选 ACM Fellow,2020 年当选 SIAM Fellow。最新任职情况
马毅在 6 月 1 日正式出任计算机系主任一职,姚兆明教授作为副主任协助其工作。同时担任香港大学火枪手基金会数据科学研究所(IDS)所长,以及香港大学火枪手基金会及计算机科学系讲座教授。香港大学官宣此事。
其中,他担任所长的香港大学火枪手基金会数据科学研究所(IDS)也是非常流弊的机构,机构于 2022 年 1 月成立,获同心教育文化慈善基金会捐赠一亿五千万港元。该研究院的咨询委员会还有沈向洋、汤晓鸥等大牛坐镇。
马毅的教育和工作经历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大牛、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知名学者,马毅教授的履历十分亮眼。
他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曾在 1994 年获得了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毕业获得清华自动化与应用数学的双学士学位。硕博就读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于 1997 年获 EECS 硕士学位,2000 年获数学硕士学位与 EECS 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还获得了 1999 年 ICCV 的 David Marr 最佳论文奖,后来论文上获奖不计其数。目前,马教授共计发表了 160 多篇学术论文,研究主题包括 3D CV、可扩展性优化和机器学习、大规模 3D 几何重构和交互以及低维模型与深度网络的关系。2016 年,马毅被汤森路透的 Clarivate Analytics 评为全球高引学者,并被 Semantic Scholar 评为世界计算机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作者前50名。
2000 年至 2011 年间,马毅前往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任教,成为该校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教授。期间还做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EECS 系访问教授、微软亚研院 CV 方向首席研究员、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等职务。2018 年,他加入了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和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去年 11 月,马毅 50 岁生日之际,他宣布自己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停薪留职”。今年 1 月,马教授正式加入香港大学,出任数据科学研究院院长。
时间再近一点,就是昨日正式出任计算机学院院长的动向了。入职后可能承担的工作
马毅出任计算机学院院长,最紧要的便是“推进港大计算机系衍生公司 Stellaris AI 研发的大规模语言模型「Stellaris GPT」(SGPT)”这一任务。这个模型完全是由Stellaris的AI团队自主研发,该模型提供了一个没有版权或法律风险的人工智能驱动的语言模型/系统。Stellaris AI 公司背后的骨干都是明星团队。研究团队包括港大-渣打慈善基金金融科技学院总监、计算机科学系姚兆明教授和他的前博士生、Stellaris AI首席执行官武继坤博士。
Stellaris AI 今年刚刚成立,其目标旨在构建有影响力的AGI,应用在在医疗、金融及教育相关场景中,令香港,以至全球受惠。已是人间五十翁,依然策马啸长风。
祝福马教授!我们共同期待在马毅教授带领下,SGPT 大模型取得重大突破,惠益学界和业界。
▼最新活动▲

▼推荐阅读▲“中国首富”刘强东“劫富济贫”称对不起2000多名高管
美国科技行业迎失业潮,Meta史上首次大规模裁员
英伟达与微软扩大合作,开发云端AI超级计算机
百度“换档提速”,第三季度净赚58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