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SMB,360来了
SMB(中小企业业务)是国内安防产业构成中重要的板块,因为它们基数庞大,扎根一线,历来都是必争之地。不管是老牌企业,还是行业新军,都会把目光在SMB上聚焦一番。
5月31日,360智慧生活视觉大模型及AI硬件新品发布会在京召开。会上推出了360智脑·视觉大模型及多款AI硬件新品,并宣布360智慧生活正式进军SMB市场。
360也要做安防了,而且目标还是已成红海的SMB市场,从家庭场景到企业商用,360能实现大步跨越吗?
01.
SMB需要什么
纸上得来终觉浅,我们不妨从SMB市场的现状来找寻答案。
为什么说SMB是红海,第一是因为SMB内部竞争够卷。
渠道商、分销商、集成商/工程商是SMB的主力军,早期这些角色分工还算明确,但随着国内安防市场从爆发增长到稳定增长的过渡,SMB的利润空间也一直被压缩,于是乎内部角色划分也逐渐模糊,但目的都是拿下更多的项目。
在产品同质化、价格透明、跨行竞争、厂家政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SMB企业都戏称自己是“搬运工”。
第二是因为SMB市场的格局难破。
安防SMB看似传统的业务模式,实则有很宽的行业护城河。
国内几大安防厂商经过近20年的渠道拓展,在市场的深度和产品的广度上均建立了强大的矩阵体系。
这几年也有不同类型的公司尝试过探索SMB市场,但如果还是通用型的产品,实践证明效果并不佳。
那SMB市场就完全没有机会了吗?
渠道商、分销商、集成商/工程商他们是最接近客户的群体,帮助他们接触到更多客户,帮助他们解决更多客户需求,也许就有机会。
02.
360的新技术
造成SMB内卷的本质最大的原因是方案和产品的同质化,市场需要新技术的刺激才会带来新的活力。
在我有印象中有两次技术变革是给SMB带来了红利的,一次是2010年前后的IP化(模拟到数字),再次是2017年前后的智能化(安防+AI)。
安防+AI给行业带来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让安防产品应用的场景越来越多。
但是发展至今,似乎也遇到了瓶颈。
我们回想一下智能化这几年来,行业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和应用最广的就是人、车这两个领域的识别。
人、车识别有几个特点,一是应用场景相对标准化,二是数据采集比较容易,三是跟之间非智能化产品的衔接度高。
因为这些特征,造成现在安防+AI很多都挤在这两个拥挤的赛道厮杀。
AI让大家憧憬的又一次百花齐放的新秩序还没有建立,但是行业对AI的期望又很高,面对客户提出的大量碎片化、定制化的需求,SMB常常心余力绌。
今年火热的技术——大模型,当它跟视频产生结合的时候,似乎给行业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360这次发布会的重点也是行业大模型——360智脑·视觉大模型,通过“智能硬件+行业大模型”、“互联网思维+大模型思维”,力求加速行业从看见到智见,从感知到认知的变革。
360视觉大模型为何会选择安防这个赛道呢?
首先,360认为当前安防硬件的智能化程度还远远不足,在AI普惠的路上安防还有巨大的市场空间,360的硬件90%都是带算力的,以后这个比例还会更高。
除此之外,360也看到了前面提到的AI现在落地过程中的局限性,视觉大模型可以有效的弥补一些问题。
360视觉大模型是将视觉感知与大语言模型相结合,并针对安防场景做数据微调而得,视觉感知+360大语言模型+场景数据微调=360视觉大模型。
360视觉大模型现阶段主要聚焦开放目标检测(OVD)、图像标题生成、视觉问答(VQA)三项能力。
开放目标检测是通过学习互联网上海量的图文对数据,让模型能够融会贯通的学习到更多的目标类别,即使遇到数据以及中没有的目标,只要能够用语言描述清楚,大模型就可以检测识别。
这样在很多细分场景里面,面对个性化的需求,就不一定需要定制算法去解决,可以尝试通过OVD的方式,得到一个快速且低成本的识别效果。
比如想要识别画面中的建筑、桥梁、广告牌,甚至是识别某个区域的汽车,都可以基于大模型语言来实现,不用再费时费力去定制算法。
OVD有非常强语言的理解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语言组合描述,开放性的去检测想要检测的目标。这个应用空间是非常巨大的。
图像标题生成,是理解图片的一种高级形式,能够满足用户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需求。
简单的理解就是图片生成文字,大模型会根据它对视频图像的理解,给我们描述和总结。
以一个智慧巡店的场景为例,以视频图像为依据,大模型可以告诉我们店面存在的问题(例如物品摆放、现场环境、人员行为等),并自动打分,甚至生成报表。
如果是用算法去实现这些功能,显然对算法和数据样本的要求是巨大的。
视觉问答,则是基于对图片的识别、理解、推理,回答使用自然语言提出的各种问题,做到真正的人机互动。
科技普惠的核心是让用户能够零门槛的去享受到科技的进步,360视觉大模型作为“新技术”,将智能硬件和大模型做了很好的融合,降低了安防+AI的开发门槛,拓宽了安防+AI的应用场景,对SMB市场势必会带来一波探索,360也是带着信心和决心进军SMB市场。
03.
360的新模式
SMB市场的激烈竞争是显而易见的,360作为互联网大厂,之前的智能硬件聚焦C端,现在切入B端,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针对SMB市场,360也做了新的布局。
首先是产品层面做到补齐。
之前C端设备的市场规模虽然大,但是产品形态单一,主要围绕室内云台摄像机做文章。
放到B端,这显然是不够的,360已经在视频监控前后端产品线推出了包括室内摄像机、室外球机、半球、可视门铃、无线枪机、有线枪机、NVR等七大系列的产品,通过完善产品矩阵,满足SBM多场景的需求。
其次是品牌和渠道的区分。
做SMB市场必然会面对价格保护、品牌建设的问题,360针对SMB市场专门推出了面向安防分销渠道的子品牌——360炫视,线上线下产品策略完全独立,通过360视觉云+360炫视完成从C端带B端的市场转变。
第三是渠道建设。
这也是开拓SMB市场做重要的工作,360在营销中心专门建立了安防营销团队,分散到全国各地做招商和服务工作,目前已经有上百家代理商,今年还会召开大量的地市招商会。
同时,360还计划打造一批标杆客户和项目,比如连锁巡店、停车管理等,这些项目会由专门的直客团队服务。
最后是解决方案。
SMB市场不缺产品,缺的是能解决客户需求的各类方案。
360针对SMB市场,在产品和方案的结合上也做了升级。推出360视觉云平台,它是一个互联网化的SaaS平台,相比目前其他安防平台,它最大的特点是简单、智能,具备B端的专业性,也保持了C端的易用性,能满足渠道、工程、用户不同角色的需求,减少产品售前售后的压力。目前平台已经有接近一万的注册企业。
智能硬件+线下服务+SaaS平台,智能化、数字化赋能合作伙伴,这是360进军SBM市场的新模式。
04.
机遇&挑战
360作为互联网大厂,品牌和流量都是顶流的,加上之前在C端智能硬件上积累的大量用户,在拓展SMB市场时有天然的亲和感和认知。
其次,360其他产品的流量也会帮助360炫视获得大量的曝光。
“智能硬件+视觉大模型”是360进军SMB市场的重要砝码,在视觉大模型的建设上,360有先天的优势。
第一,作为国内首批推出大模型的厂商,360已经训练了一个千亿级参数的大模型,一个基于图文、基于自然语言理解的智脑。
第二,360智能摄像头的用户数量也是千万级别,巨量的安防的行业数据对行业大模型进行微调,训练出的视觉大模型是可靠的。
大模型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细分算法或者叫做小模型就不重要了,大模型对小模型是一个协同关系,而不是取代关系。
云端大模型+边端小模型,才是一个理想的、整体的协同场景。
因为在实际的使用场景中,现阶段大模型的配置成本还比较高,它只能对一些关键的图片进行配置分析,所以还需要依赖端侧的小模型,基于特定的规则,选出有价值有意义的图片,由云端的大模型去进行二次处理,实现场景的需求。
另外,行业大模型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碎片化需求。
像我们讨论ChatGPT是不是取代人类一样,它更多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力的工具,能够让我们高效的去解决一些专业问题。
有了行业大模型这样一个有力的工具,可以让项目的交付和反应更加的灵活,像之前说的一些长尾的个性化的场景,原来需要重新收集数据,标记数据训练的,通过大模型可以很快的去解决,很好的去做一些冷启动。
所以,大模型存在的价值还是工具。
“智能硬件+行业大模型”“互联网思维+大模型思维”,360进军SMB市场有独特的打法。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期待360给行业带来的新活力,交出的新答卷。
更多精彩视频
往期回顾
01
重大利好!安防行业再迎三年黄金发展期
02
走进重庆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探索技术、应用的新升级
03
安防国标GB/T28181 新版本即将发布实施
04
《2022中国安防行业年度盘点》正式上线!
更多资讯,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