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2023年6月14日,由中国粉体网主办的“第二届半导体行业用陶瓷材料技术研讨会”在江苏苏州白金汉爵大酒店(相城店)隆重召开!本届大会旨在为半导体和先进陶瓷行业搭建沟通平台,交流先进技术,互通行业信息,促进产业链合作,推动国产替代进程。本次会议汇聚了半导体、陶瓷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技术人员共计300余人。
会议精彩报告
清华大学潘伟教授分析了国内外半导体装备用先进陶瓷的市场前景及产业规模,并详细介绍了半导体精密陶瓷零部件制备工艺及一些典型的精密陶瓷部件在半导体设备中的应用场景,同时指出了我国高技术陶瓷产业的挑战与机遇。
湖南大学肖汉宁教授阐述了不同碳化硅材料的性能特点及优势,详细介绍了碳化硅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工艺以及碳化硅在半导体设备、半导体功率器件中的应用场景,并对碳化硅功率器件应用的市场结构及全球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规模进行了分析。
张伟儒总裁阐述了氮化硅陶瓷的发展历程及特性,根据高导热氮化硅陶瓷材料的应用要求,介绍了氮化硅陶瓷工程化技术的进展,分析了目前氮化硅陶瓷产业化应用的发展趋势及发展重点,并对中材高新氮化硅未来规划及陶瓷基板发展目标作了展望。
胡元云院长介绍了佳利电子的产业发展情况,阐述了HTCC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对HTCC在半导体封装中的应用作了详细报告。
缪锡根总监详细介绍了堇青石的晶体结构、显微结构、性能特点、制备工艺,并分析了一些典型的堇青石结构件在半导体制程设备中的应用及加工难点,并对堇青石陶瓷部件在半导体领域中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邓丽荣经理阐述了SiC的性能特点及应用,并详细介绍了其团队在3C-SiC新材料的合成和产业化方面的研究,以及对3C-SiC在晶体生长和导热、吸波以及超精密加工方面的应用效果作了详细报告。
陈玮教授对α-Al2O3的应用、生产及不同添加剂对α-Al2O3的综合影响作了阐述,并介绍了超细α-Al2O3的制备工艺及应用进展。
夏长泰研究员从专利视角简要分析氧化镓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的发展趋势,介绍了氧化镓性能特性、应用及氧化镓单晶的制备工艺等。对比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历程,夏长泰研究员表示氧化镓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未来氧化镓的发展空间很大。
高级工程师杨金分析了国内外半导体设备及半导体零部件的市场规模及发展现状,详细介绍了第三代碳化硅芯片制造装备的种类特点及精密陶瓷在半导体设备中的应用,并对精密陶瓷在半导体装备中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高级工程师孟姗姗阐述了氧化铝陶瓷在泛半导体中的应用及氧化铝陶瓷的制造工艺,详细介绍了公司产品及产业现状。
姜滔博士介绍了振华云科的产业情况,阐述了半导体用大尺寸精密Al2O3陶瓷吸盘的特点及应用场景以及微波集成电路用高纯氧化铝陶瓷的制备工艺及性能测试,最后详细介绍了LTCC技术及制备工艺,分别对比了公司几款LTCC材料性能特点,阐述了LTCC的应用。
洪若瑜教授围绕氮化铝粉体的生产、改性和烧结等工艺,介绍了氮化铝粉体的制备、氮化铝基板的生产方法及金属化工艺,分析了氮化铝粉体的产业发展现状,并对氮化铝粉体产业发展作出了展望。
展览现场精彩瞬间
本届大会期间,陶瓷产业链上的40余家企业现场展示了各自的先进产品,参会嘉宾参观了企业展台,并与企业界精英、专家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
总结
半导体产业是关乎国家经济、政治和国防安全的战略产业,精密陶瓷部件作为半导体生产设备的关键部件,其研发生产直接影响着半导体装备制造业乃至整个半导体产业链的发展。因此,发展精密陶瓷部件国产化是化解我国半导体产业“卡脖子”窘境的关键。
(中国粉体网苏州报道/空青)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进粉体产业交流群请加中国粉体网编辑部微信:18553902686
2023先进正极材料技术与产业高峰论坛
在锂离子电池中,正极材料的成本占比高达30%-40%,是最为关键的原材料之一。当前,受电动车、储能等市场的带动,磷酸铁锂,三元等正极材料正处于市场高速发展阶段:老牌厂商,上游跨界,企业转型……各投资项目不断刷新产能上限。材料性能也不断取得突破,以适应终端应用对电池长续航,高安全性的迫切需求。
同时,锂资源价格的大幅攀升也迫使企业开始寻找中低端市场的替代品,钠离子电池获得市场青睐,并在短期内获得了极大关注。以普鲁士白为代表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市场热度不减。
在此背景下,针对各类正极材料的产业化技术与国内外市场状况 ,中国粉体网将于2023年8月15-16日(14日签到)在重庆举办“2023先进正极材料技术与产业高峰论坛”,旨在为正极材料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搭建深度交流的平台 ,开展产、学、研合作 ,助推正极材料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会务组:
联系人:解经理
联系方式:15010096957(同微信)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