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关于边缘的概念,The Journal of Prosthetic Dentistry(JPD)的修复词汇汇编中最早在14c就被提出“边缘margin”的概念了,在近20年从第7版到最新的第9版词汇中,margin的定义是比较固定的。边缘(margin):是指冠、嵌体或其他修复体的外部边界(the outer edge of a crown, inlay, onlay, or other restoration; a boundary surface of a tooth preparation is termed the finish line or finish curve)。从两个方面理解即首先缘这个概念是针对修复体而言;其次,这个交界面并不是并不是一条线,交界部分是一个立体的结构,一个曲面,它有宽度、角度等等。
另一个概念边缘线(finish line)又称边缘完成线、边缘终止线、终止线。它最早在1899年被提出,在GPT-8之前的版本中“边缘线”曾被解释为“牙体预备的外周延伸部分”(the peripheral extension of a tooth preparation)或“预备牙的末端部分”(the terminal portion of the prepared tooth)。显然,这两种解释较为模糊,在第九版更新保留的定义是“经预备后的牙体组织与尚未预备的牙体组织之间的交界,也是不同材料的交界处”(in dentistry, the junction of prepared and unprepared tooth structure with the margin of a restorative material; the planned junction of different materials)。
在2018年British Dental Journal(BDJ)第2版临床指南则对边缘(margin)和边缘完成线(finish line)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分。它分别对“预备体(preparation)”和“修复体(restoration)”上的边缘以及边缘完成线进行了讨论,通过图1可以看出,该指南进一步解释了边缘作为一个立体结构有一定的宽度,而边缘完成线仅仅包括边界线。
图1 margin & finish line
另外,我们常常在临床上提到的名词——肩台,是目前国内的教材中对边缘介绍时主要提及的概念,而针对边缘并无明确的定义,容易对初学者产生误导。实际上肩台(shoulder)属于牙体预备边缘设计中的一种。
JPD对肩台边缘(shoulder finish line)解释为“牙体预备中龈面和轴向外表面形成近似直角的边缘设计(a finish line design for a tooth preparation in which the gingival floor meets the external axial surfaces at approximately a right angle)”(GPT-9)。作为边缘终止线的一种设计,和我们知道的刃状/斜面/浅凹型边缘都属于并列的关系,切忌将肩台与边缘的概念混淆。
小结:①边缘(margin)是一个立体结构;②边缘终止线(finish line)是边缘交界处的一条线;③肩台(shoulder)是一种边缘设计。
这里仅就临床最常见的全瓷冠的边缘特征及要求进行讨论,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位置;②宽度;③角度;④形态。(图2)
图二
(1)位置
位置是指边缘终止线相对于牙龈的位置。通常分为龈上/龈下/齐龈三种。
龈上边缘:边缘位于牙龈以上,不损伤牙龈,适用于后牙等非美学区;而美学区需要慎用(需要基牙颜色正常,并且修复体与基牙颜色高度匹配)。
龈下边缘:边缘位于牙龈下0.5~0.8mm以内,适用于牙色深、固位不良,抗力不足等情况,需要精密的牙体预备和精细的修复体制作,否则易导致软组织炎症。优点是可用于调整“穿龈轮廓”(emergence profile)。
齐龈边缘:边缘平齐牙龈,排龈后可获得类似龈上边缘,便于精密修整,对于有潜在的牙龈退缩和牙体变色的基牙慎用。
临床上要特别注意由于飞边形成的假性位置,尽量避免图上所示的这些不良的边缘制备。
图3 J-margin
(2)宽度
宽度指从预备体轴壁到边缘最外界的水平距离(BDJ)。为了方便测量,通常选取在边缘终止线上1mm左右朝牙齿长轴方向作一条垂线,这条线与轴壁之间的水平距离就是宽度。
对于各种材料以及不同修复方式所需要的边缘宽度如下。(图4)
图4 各种材料以及不同修复方式所需要的边缘宽度
(3)角度
角度指经预备和未预备的牙面连接处形成的角度。比如我们常说的肩台边缘就是形成一个近90度的内圆角。
(4)形态
由于边缘是一个立体的结构,不同的角度和宽度就影响了它最终的形态,例如刃状/羽状/斜面/浅凹/深凹/直角肩台/带斜坡直角肩台边缘等。(图5)
图5 常见边缘形态
刃状边缘、斜面边缘及带斜坡肩台边缘由于适应证较窄、操作难度较高等原因在临床中较少使用;而浅凹形边缘和直角边缘则因其广泛的适应性及简单便宜的操作性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在进行修复边缘的选择时,以下因素都会影响边缘形态和尺寸的设计,在临床上需要我们从美学/功能/固位力和抗力/修复体类型及材料/边缘预备的难易程度/边缘是否能清晰地反映在印模和代型上/自洁性/修复前后的牙周健康等等进行综合考量。
随着口腔材料学的不断发展,目前可供选择的固定修复材料种类日益增多。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美学、力学性能和加工方式,也有对应的不同目标牙体边缘的形态与尺寸设计要求。(见图6)
在确定了修复体材料后,医师还应明确预备体边缘相对牙龈的位置关系。目标牙预备体边缘的位置与牙周健康、美学性能及临床操作难度密切相关。对于美学区修复而言,目前主流的边缘位置主要有齐平龈缘和龈下龈缘两种设计。
预备体边缘形态可分刃状边缘、斜面边缘、浅凹型边缘、直角边缘等设计。其中,0.3~0.7 mm的90°内圆角形、135°浅凹形肩台是目前适用于瓷美学修复的肩台形态与尺寸。这两种肩台均具有肩台边界容易辨认、密合性好、美学效果佳等特点,135°浅凹形的形态还具有保留更多牙体及粘接剂易于排出等优势。
图6 不同材料对应的目标牙体边缘的形态与尺寸设计要求
[1]The Glossary of Prosthodontic Terms[J]. The Journal of Prosthetic Dentistry, 2005.
[2]The Glossary of Prosthodontic Terms: Ninth Edition.[J] .J Prosthet Dent, 2017, 117: e1-e105.
[3]Wassell R, Nohl F, Steele J, et al. Extra-coronal restorations: concept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M]. Berlin: Sprin-ger, 2018.
[4]Field J., Steele J., Wassell R. (2019) Fundamentals of Tooth Preparation. In: Wassell R., Nohl F., Steele J., Walls A. (eds) Extra-Coronal Restorations. BDJ Clinician’s Guides. Springer, Cham.
[5]于海洋, 岳莉, 刘伟才, 刘峰, 牛丽娜, 邵龙泉, 廖红兵, 骆小平, 李鸿波, 江青松, 于皓, 赵彬, 吴哲, 李长义, 吴国锋, 王焱, 牟雁东, 刘云松, 张海洋, 陈吉华, 刘洪臣. 瓷美学修复中预备体边缘与修复体边缘的专家共识[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0(2): 123-133.
[6]罗天、李俊颖、于海洋. 制备高精度牙预备体肩台的临床路径和预备方法[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0, v.38(06):115-120.
[7]于海洋, 赵雨薇, 李俊颖,等. 基于牙体牙髓、牙周及功能健康的显微微创牙体预备[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37(3).
[8]于海洋. 关于牙体预备里的数字追问——从目测经验类比到数字引导[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39(1):11.
END作者:杨光
指导老师:梁珊珊
编辑:王婧宇
欢迎关注公众号:luojiachenxiu
定期发布口腔修复学前沿动态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
转载请注明出处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