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水系锌离子电池构成
水系锌离子电池通常由水系电解液、隔膜以及提供容量的正负极材料构成。隔膜一般采用亲水多孔的纤维滤纸或玻璃纤维;电解液通常采用弱酸性的锌盐水溶液,比如硫酸锌(ZnSO4)、三氟甲基磺酸锌(Zn(CF3SO3)2或Zn(OTf)2)、氯化锌(ZnCl2)等,起到传递载流子的作用;正极材料由储锌材料、导电助剂与粘结剂均匀混合,共同涂覆在集流体上构成,其中,储锌材料为一些具有合适氧化还原窗口的化合物,多数具有层状、框架或者隧道结构;正极的集流体一般采用钛箔、不锈钢网、碳布、碳纸等高导电性材料;负极一般采用高纯锌箔。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正极材料作为储存Zn2+的宿主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水系锌离子电池的工作电压和放电比容量。因此,为了提升水系锌离子电池在规模储能市场中的竞争力,开发电化学性能优异的正极材料具有重大意义,正极材料的充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成为制约现阶段制约电池大规模应用的最主要因素。由于锌离子在正极材料中的嵌入和脱出过程中易引起高静电交互作用,使得正极材料需要兼顾高容量和高结构稳定性的特点。具有隧道结构且层间距较大的材料如锰基化合物、钒基化合物和普鲁士蓝类似物是目前研究最多的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存在问题及优化
锰基化合物正极材料普遍存在电子导电性差、Zn2+反应动力学缓慢、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和正极材料溶解等问题,导致其比容量迅速衰减、循环稳定性差,降低了其在电池体系中的应用价值。针对以上问题,通常采用缺陷工程、界面改性、阳离子掺杂和构建复合材料等方法来进行改善。钒基化合物正极材料目前存在Zn2+在电极中扩散阻力大、钒在水性电解质中溶解以及结构不稳定等问题。研究学者们大量研究,通过插层处理、结构形貌优化、与高导电物质复合、缺陷引入或电解质优化等方法使得电池容量以及循环稳定性得到提高。同时,人们致力于研究新型钒基正极,并探究应用钒氧化物、钒酸盐、磷酸钒等钒基化合物作为水系锌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普鲁士蓝类似物由于材料导电性差、活性位点少,导致其比容量较低,降低了其能量密度;此外,循环过程中电极的相转变过程也会引起比容量衰减,并降低其循环性能。为解决这些问题,通常在晶体框架中引入空位或与其他氧化还原活性位点来提供额外的比容量。参考资料:魏春光等,《水系锌离子电池的研究和产业化进展》甘億等,《水系锌离子电池的稳定性优化策略》杨文博等,《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现状与展望》孙晴等,《水系锌离子电池的最新研究进展》赵海南,《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设计和电解液改性的研究》都业弘,《水系锌离子储能电池钒基氧化物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秦杏花,《水系锌离子电池钒基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进粉体产业交流群请加中国粉体网编辑部微信:18553902686
2023先进正极材料技术与产业高峰论坛
在锂离子电池中,正极材料的成本占比高达30%-40%,是最为关键的原材料之一。当前,受电动车、储能等市场的带动,磷酸铁锂,三元等正极材料正处于市场高速发展阶段:老牌厂商,上游跨界,企业转型……各投资项目不断刷新产能上限。材料性能也不断取得突破,以适应终端应用对电池长续航,高安全性的迫切需求。
同时,锂资源价格的大幅攀升也迫使企业开始寻找中低端市场的替代品,钠离子电池获得市场青睐,并在短期内获得了极大关注。以普鲁士白为代表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市场热度不减。
在此背景下,针对各类正极材料的产业化技术与国内外市场状况 ,中国粉体网将于2023年8月15-16日(14日签到)在重庆举办“2023先进正极材料技术与产业高峰论坛”,旨在为正极材料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搭建深度交流的平台 ,开展产、学、研合作 ,助推正极材料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会务组:
联系人:解经理
联系方式:15010096957(同微信)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