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距第4届中国环博会成都展开幕仅剩 4 天
作品来源:环保圈作者:中国环博会迎接成都大运会
全国首座全地埋花园式垃圾转运站上线
今年4月18日,历时两年多建设,位于成都市三环路旁的全国首座全地埋花园式大体量垃圾压缩转运站——武侯区城市资源处理中心正式上线运营。保障市政排水和环卫
为大运会贡献“环境力量”
事实上,成都环境集团为大运会提供的环境服务保障还不仅于此。在市政排水保障方面,成都环境集团旗下的兴蓉市政公司全体上下员工鼓足干劲、全力以赴,切实做好成都大运会各项保障工作,为成都大运会顺利召开保驾护航。据了解,成都大运会举办期间正值主汛期,暴雨多发频发。面对挑战,兴蓉市政公司综合研判、科学分析,统筹谋划,先后召开了5次成都大运会专题工作调度会,制定并印发了公司《大运会排水设施运行保障工作方案》,还成立了成都大运会排水设施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部署开展公司管护范围内成都大运会排水设施保障工作。他们加快补齐排水设施短板,汛期前就完成了成飞片区雨污分流改造项目、“5+1”区域市政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市第九再生水厂进厂干管维修项目,并启动首轮第二批次市政排水管网普查及重大病害治理,完成排水管网及下穿隧道局部问题消缺,提高收集输水能力。西部第一环保企业
运营及在建供排水规模880万吨/日
能够成功保障大运会环境服务的背后,是成都环境集团“西部第一环保企业”的硬实力。据了解,成都环境集团是一家70余年专注于水务环保产业的国有企业,成都市国资委持股90%,四川省财政厅持股10%。近年来,集团按照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要求,抢抓生态环境产业发展机遇,制定战略性目标,推进战略性转型,确立了“锚定一个总体目标+实施三轮核心驱动+构建六大产业体系”的“一三六”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全国领先的专业化、特色化城市运营商。目前集团下属子公司88户,包括含1户A股上市公司,在职职工近7000人,总资产760亿元。作为一家立足西部、面向全球的区域环保龙头企业,成都环境集团具有三大特点,在产业规模、业务范围和资本运作方面等方面构筑了三大优势。1、产业规模西部第一、全国前列集团推动供排净治一体化和固废全周期管理,加快形成覆盖原水、供水、排水、环境水体,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建筑垃圾,以及衍生产业的“投建管运”体系和产业链条。运营及在建供排水规模约880万吨/日,运营及在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规模约12000吨/日、垃圾中转规模4500吨/日、危废处置规模15万吨/年。2、业务范围立足成都、面向全国成都环境集团在四川成都、广东深圳、江苏徐州、海南文昌、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河北石家庄、山东东营等全国9个省份、10余个城市运营水务环保经营性项目,形成了跨区域、规模化、全国性经营格局。3、资本运作渠道畅通、能力突出集团获得国内最高AAA级主体信用评级,控股1户A股上市公司兴蓉环境(股票代码000598)。通过集团与兴蓉环境双AAA平台,运用政府专项债、公司债、绿色债、中期票据等多种工具,搭建畅通高效资金渠道,全力打造产融结合标杆国企。正是基于这些突出的硬实力,成都环境集团才有把握迎接大运会,全力做好相关保障工作。前不久,6月2日,成都环境集团还刚刚开展了2023年“迎大运·保安全”汛期综合实战演练。这次演练由集团项目管理部(环境安全部)主办,兴蓉市政公司、自来水公司联合承办,演练内容设计科学、组织周密、重点突出,依托临近闭幕式场馆的实地场景,实战化演练了下穿隧道应急排涝、供水管道应急抢爆等内容。本次演练,全面检验了集团各级应急响应机制、应急指挥体系、统筹协调机制、抢险救援能力,进一步提升了集团在供排水领域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能力,为本次大运会赛事期间的供排水保障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集团将全力做好成都大运会供排水保障准备,为成都大运会举办创造安全稳定环境。![]()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