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医学无止境,任重而道远,为了给大家带来更多口腔医学实用干货,为所有口腔医生提供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我们正积极与各大口腔医学平台及媒体合作,匠心打造“口腔大讲堂”系列,每周为大家带来口腔行业的学术研究,分享临床技术,推广口腔科普。
风云变幻中,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学习者掌握未来。本期和大家分享来自珞珈晨修的一篇文章:《牙体预备标准化操作——读书笔记》
这是 珞珈晨修 的第 114 篇推文
牙体预备在修复医生临床中非常重要,如何在一个合理的时间内进行一个完美的牙体预备对于很多医生,尤其是年轻医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而一个标准化的操作准则无疑是为广大医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标准。即使按照教材中所给出的预备步骤还是有很多年轻医生无法预备出一个良好的基牙状态,究其原因是在每一步的细节上都有些许的差距所导致的。
本文分享的就是作者在临床及培训经验中所总结出来的更加细节的牙体预备九大标准。
01正确的外形——车针严格定深&硅橡胶背板双重检验
基牙外形不正确直接影响修复体的美观效果:如唇侧形态不正确,技师便没有足够的空间制作出美观的唇侧颜色和形态.前牙基牙外形不正确还会影响咬合,因为改变了切道斜度,也会影响固位。
这时需要我们对mock-up进行认真的检查和必要的微调后重新制作硅橡胶背板,尤其是对于牙列不齐的患者更是需要注意。
肩台宽度相对均匀一致——适合的车针
肩台窄会影响技师的制作,修复体的精密度和强度、美观均受影响;肩台宽则会损伤过多牙体, 降低牙体抗力,损伤牙髓。所以,只有肩台宽度适度、不宽不窄才是好的。因此,我们要做到肩台 360°宽度基本均匀一致
选用了适合的车针后,就可以用车针做尺子,测量肩台宽度。如1.2mm 的车针预备0.8mm宽度的肩台,就可以控制车针的2/3宽度在肩台内,1/3宽度悬在肩台外。
初学者可以先预备窄一些,然后逐渐加宽肩台。
肩台的360度、光滑、连续——体位、头向、切线、轴向、比例,预备分步
如果肩台不够光滑、连续,在印模、铸造等步骤都会影响修复体的精度。
初期的预备可以将肩台分为八个部分,按照正确的体位和头向调整后逐一解决。需要精准调整头向,将八个部分之间不连续的部位进入切线观察,确定轴向和比例后,每个不连续部位只要正确修整一到两针,即可做到360度肩台的光滑、连续。
清晰、锐利的360度边缘完成线——预备轨迹重复、用力适当、支点稳定
清晰、锐利的边缘完成线有利于基台与修复体的边缘密合度。
首先需要车针的运动轨迹高度重复。
其次如果手机轴承有问题,或医生备牙时用力过大、支点不稳定,或在肩台最终预备时使用了砂粒过于粗糙的车针,或预备肩台时速度超过最大转速的75%,就容易造成釉质崩脱、飞边。
全程保护牙龈——牙周治疗、排龈合适
不要在牙龈炎症状态下预备牙齿和制取印模,也不可在操作中损伤牙龈,以避免牙龈出血。
要注意所选用排龈线要易于填塞入龈沟, 而不是弹性十足容易弹出来,这样往往会造成牙医使用过大的排龈力量,造成牙龈附着的撕裂和过深的错误排龈深度。
去除排龈线时,一定要注意用生理盐水湿润排龈线,避免取出排龈线时撕裂牙龈内皮。
去除多余水门汀时,手法要轻柔、精准。
全程保护牙髓——分析设计、预备、临时修复体直至正式修复体粘接等环节的所有刺激因素
在分析设计阶段,就要重点考虑牙髓的保护。牙髓外1mm厚的牙本质活力核心区是否能够全部保存,这是能否避免牙髓炎的一项重要因素。
牙齿排列问题明显,可以通过正畸来避免侵犯。
在预备阶段,也要很好保护牙髓,避免刺激牙髓,注意温度时刻冷却,不要用力预备或常用气枪吹活髓牙体。
临时修复体不能不粘接或封闭不全。
选用对牙髓刺激相对较小的粘接系统。
正确龈下肩台预备深度,轻松制取出360度龈沟——先排龈后预备
只要在预备中注意肩台预备深度不要过深,车针保持稳定不损伤牙龈,使得牙龈保持健康,就可以轻松取出360度龈沟。
应该以预备牙体少、技术难度低的龈上肩台为首选。只有在美观需要、固位需要、缺损或龋坏到龈下,以上三者满足一种时,方可考虑龈下肩台。
选择龈下肩台时需要首先预备到齐龈, 然后按标准进行排龈。在龈下预备阶段,车针要离幵排龈线不少于0.3mm。这样既可以避免磨到排龈线,又可以避免侵犯生物学宽度。
肩台高度抛光——红标、黄标等车针,釉凿
有文献证明,肩台抛光有助于达到很好的边缘适合性。医生可以使用红标车针做肩台的二次预备之后用黄标车针进行肩台的抛光。也可以使用釉凿,比较简单,容易上手,但抛光效果略差于车针。
09腰椎和颈椎的自我保护——牙椅、医师椅,口镜、放大镜、显微镜
很多医生患有严重的颈椎、腰椎疾病,甚至将此视为口腔医生的职业病,认为不可避免,这是十分错误的。
不能弓腰驼背,不能不用口镜只靠颈椎、 腰椎的扭转,不能不调整患者椅只用医生的颈椎、腰椎去迎合。
在操作中,首先要通过医师椅和患者椅的调整,使得医生双臂与患牙位于相同高度,调整医师椅椅背升到最高且内倾,使得医生后背被椅背支撑,可以明显减少医生的劳累程度。时刻体察自己的后背是否弯曲,一旦弯曲,就说明患者椅不正确,一般通过提高患者椅, 就可以避免后背的弯曲。此外对于不易看清的地方还可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而非改变自己的姿势凑近去看。
参考书籍:
王海鹏等著;牙体预备标准化操作[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8。
作者:陈甜
指导老师:王革
编辑:高欣
欢迎关注公众号:luojiachenxiu
定期发布口腔修复学前沿动态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由珞珈晨修授权发布,感谢原创者分享。中部国际口腔展旨在打造口腔医生学习与交流平台,大家还想看什么内容,欢迎在以下评论区互动留言。
2022再相会
展会名称:2022中部国际口腔展 Dental Show Central China 20222022口腔医学人才供需见面会 Meeting on Supply & Demand of Stomatological Personnel of 2022展会地点: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汉阳)Wuhan International Expo Center展会时间:2022年11月11日-11月13日Nov.11th-Nov.13th参会咨询电话:027-8736 2537邮箱:whcwcde@163.com↓↓↓ 点击“阅读原文”,锁定2022黄金展位![]()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