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关键词 | EVA+POE 双箭齐发
共 3085 字 | 建议阅读时间 8 分钟
7月10日,斯尔邦石化官网发布了江苏虹景新材料有限公司10万吨/年聚烯烃弹性体(POE)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公告,面向社会各界对项目建设内容提出建议和意见。
EVA+POE “ 双箭齐发 ”
6月27日,东方盛虹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目前及未来几年仍将是光伏组件封装的主要材料,公司将在光伏级EVA和POE完全自主生产的基础上,打造成为世界级光伏胶膜原料企业。
光伏胶膜主要用于光伏组件封装,起到粘接作用并提供组件结构支撑,对电池片有保护和增效作用。东方盛虹年报显示,公司旗下的斯尔邦石化是目前全国唯一同时具备光伏级EVA和POE自主生产技术的企业。
POE粒子作为光伏行业的组件材料之一,约占光伏组件成本的4%~8%,尽管占比并不是很大,但是重要程度相当高,直接影响光伏组件的质量及使用寿命。
全球POE供应状况最早的POE产品是美国陶氏公司在1993年生产成功的Engage系列,后来又对其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2021年,全球POE产能上限为271万吨/年(同一套装置可切换生产POE、POP及其他产品),产量约100万吨,主要生产企业包括美国陶氏公司、埃克森美孚、日本三井化学(Mitsui Elastomers)、韩国LG 化学、韩国SSNC(SABIC SK Nexlene Company、SK与SABIC联营公司)、北欧化工(Borealis Plastomers)等。前3家生产商陶氏公司、埃克森美孚和三井化学的产能合计占全球产能的77%。
从生产区域来看,陶氏公司、埃克森美孚、三井化学均将POE工厂放在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主要目标市场瞄准中国大陆。
据民生证券预计,2023年全球光伏装机量将超过350GW,同比增速超过40%,预计2025年,光伏胶膜的市场需求量将超过60亿元。面对如此庞大的需求市场,之前我国对POE胶膜的需求几乎都是依靠进口来满足,生产厂商都是海外厂商,例如陶氏化学、LG、三井等。
破局者出现由于催化剂的技术壁垒、聚合工艺的缺失、原料α-烯烃供应有限,国内POE生产长期处于空白状态,消费全部依赖进口。
不过,对于这个曾经100%依赖进口的POE粒子材料,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破局者:2022年9月26日,东方盛虹子公司斯尔邦石化800吨/年POE粒子中试装置项目一次性开车成功,产出合格产品。
为了打破国外垄断,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浙江大学和万华化学等纷纷开展技术攻关。随着国内技术的不断突破,POE发展将很快进入产业化通道。目前,国内POE在建/拟建项目共8个,总产能130万吨/年,预计2025年前投产70万吨/年。现有在建项目中,进展最快的两个为惠生集团10万吨/年和万华化学一期20万吨/年项目。惠生集团POE中试装置在2020年建成,并且顺利开车,预计在2023年建成投产10万吨/年的装置;万华化学自主知识产权的POE产品在2021年9月完成中试,预计2024年投产一期20万吨/年,2025年投产二期20万吨/年项目。茂名石化1000吨/年POE中试装置于2022年9月一次开车成功,产出合格产品,该装置采用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自主开发的烯烃溶液聚合技术。东方盛虹江苏斯尔邦投资建设的800吨/年POE中试装置于2022年9月开车成功,产出合格产品,POE工艺包采用加拿大Wallkan公司溶液聚合工艺,POE总体规划产能为50万吨/年,将分期建设。
截至目前,国内已经有多家企业开始布局POE项目,面对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这条新赛道的前景可谓是清晰可见。截至2022年12月,国内拟在建POE产能达到210万吨。
建议有技术者可入目前国内POE完全依赖进口,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市场前景看好。未来5年,在光伏、汽车两大领域的驱动下,POE需求量仍将保持高速增长(CAGR为17%)。
由于POE技术难度大、投资高,通常由大型石化企业投入研发及生产。目前国内相关单位已成功完成POE中试试验,并有多家企业在建或规划建设产业化项目,这些项目均有自主研发技术或合作方技术。国内POE大规模生产即将取得突破,但前期产品在牌号系列化、性能等方面与国外产品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预计短期内国产POE完全替代进口存在较大难度,2025年仍将保持较大规模的进口量,国内POE需求的60%将被满足。
因此,建议国内将有生产技术的企业,可以进入该行业,提前布局和占领市场,以获取主动权和更大的经济效益。
POE及α-烯烃项目盘点●诚志股份加快推进POE
2月25日,诚志股份公告称,拟通过全资子公司青岛华青以股权受让方式收购华青化工100%股权。在完成上述收购后,公司拟以上述宗地作为公司投资建设POE项目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项目的建设用地。
●卫星化学1000吨/年POE投产在即
卫星化学1月13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自主研发的POE项目正在实施,小试产品已送下游客户测试。目前,POE核心原料α-烯烃已建成1000吨/年装置,3月30日,卫星化学发布公告称该项目已经成功开车。
●宝丰20万吨/年1-丁烯等已进入施工期
近日,宝丰能源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内蒙项目的工艺具备生产高碳α烯烃产品技术。该项目主要建设3×220万吨/年甲醇装置(含7×110000Nm3/h氧气的空分,3×56.2万Nm3/h有效气(CO+H2)的气化、变换及热回收和低温甲醇洗,3×6.5万吨/年硫磺回收)、3×10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装置(含烯烃分离)、3×5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3×55万吨/年聚乙烯装置、20万吨/年C4制1-丁烯装置、20万吨/年蒸汽裂解装置。除生产聚丙烯和聚乙烯外,还同时副产硫磺、重碳四、C5+、乙烯焦油、MTBE等产品。
●荣盛石化35万吨/年α-烯烃
2022年8月17日,荣盛石化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高端新材料项目。该项目拟新建400万吨/年催化裂解装置、35万吨/年α-烯烃装置、2×20万吨/年POE装置等。
●卫星化学1000吨/年α烯烃工业试验装置项目
12月14日,徐圩新区环境保护局就受理连云港石化有限公司1000吨/年α烯烃工业试验装置项目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公示。
●中捷精创新材5万吨α-烯烃
广东省能源局公布了关于《湛江中捷精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捷精创新材“)东海岛年产5万吨α-烯烃、10万吨POE和20万吨锂离子电解液项目》节能报告的审查意见。
●天津南港20万吨/年α-烯烃项目
11月15日,国内规模最大线性α烯烃生产装置——天津南港乙烯项目20万吨/年LAO装置首台环管反应器,国内首创采用单台6组环管“日”字型整体成框装配吊装一次成功,大幅减少了安装过程中高空作业安全风险隐患,缩短了施工周期,工程建设安全质量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开创了国内环管反应器安装新篇章。
●内蒙古煤基千吨级α-烯烃中试项目签约
近日,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与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昆仑工程有限公司围绕煤基a烯烃提纯分离技术研发应用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中试项目EP+CM合同,并举行了煤基高碳烯烃综合利用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
●中国石油“辛烯等α-烯烃合成成套技术工业试验”项目
2021年8月30日,中国石油辛烯等α-烯烃合成成套技术工业试验项目如期中交啦!大庆石化建成国内首套3000吨级1-辛烯合成工业试验装置,工业试验成功后,将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万吨级成套技术工艺包,填补国内1-辛烯生产技术空白。
●山东某石化5万吨/年高碳α-烯烃项目
2020年5月,滨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对京博石化5 万吨/年高性能POE弹性体及配套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批复。该项目以乙烯、1-辛烯为原料、合成聚烯烃类树脂 POE, 年产 POE 弹性体 5 万吨/年。京博石化还拟同步建设 5 万吨/年高碳α-烯烃及配套项目。此外,京博石化650 吨/年中试装置已经建设完成。
内容来源:中国化工信息周刊、斯尔邦石化、盛虹集团、平安证券、烯烃及高端下游、聚酯多元醇等网络公开渠道,由中国化工信息周刊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