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收录于话题
前言
我读书非常慢,经常停下,《道德经》读了两年,在朋友圈敢发感悟的,偶尔为之。我觉得我能(敢)写点感悟的,才算是我真读过的,写不出的就算我其实没读懂。相比别人,我对我自己读不dong(动和懂)书,也曾经很自我怀疑---是不是我学习能力太差好在朋友圈里的微信好友都很支持,给了些许安慰。我也是不敢简单地把书里的别人的精彩拿出来发文章的,因为那不是我的。年过半百,渐渐悟到了很多东西其实是书里学不来的。什么是“我的”必须是我将书里的内容,结合自己五年基层管理、十年中层管理和十年高层管理的经验,揉在一起,才能“化”出来和值得“奉”出来的。涉及我没有能经历到的领域或层次,往往就不能把书中的相关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所以我想,就我个人而言,读书学习和复盘,是强化了转化效率,但转化的基础还要来自我自己的经历。究其根本,看来我的能力模型是不配“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我更应该追随阳明先生所说的,“事上磨、心中修、尘中炼”。既然是在练中炼,我写道德经自然就不是正襟危坐从头至尾,用中有感悟即发,体会也就不按章节顺序来写了。老子写《道德经》,解答如何成为有道者和圣人;我看《道德经》,却都是在找如何做成功的个人和管理者。个人成长和组织成长,个人战略和组织战略,个人管理和组织管理,内在道理都是相通的,这是我读《道德经》的关键处,学管理,以上都包括。关于这三对词之间的关系,大家可以参看我下面的报告,也许比文字更生动说明我的理解。前言补充
读《道德经》的解读一发布以后,收到了不少企业家和管理者的认可,非常感动。但是也有一些读者反馈文章太艰深看不太懂,个人觉得原因可能是如下三点之一:1、看到古文就蒙住双眼,其实三千年前那次人类文明东西方同步大爆发,留下的财富是真的不能错过的。而我读遍道德经的各种解读里,我的解读恐怕是你能找到的最实用主义的,最切合谋生的入世修行的需求的解读了……2、自身职业走的是“侠”道(尤其金融界咨询界),不明白”将”道的管理体验和视角,这个真的没办法……(详情可见:薛涛: 浅谈环保人职业发展(上):将、侠、王和因玩而坚韧)3、年纪太轻,没有做过管理者(哪怕初级的),这些解读就真的不容易懂,这个只能留给时间了。存下来,慢慢用在你的生活工作体验里思考、验证、同行。2023年7月10号
一、《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亦我而教人。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别人的译文:
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人们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谷”,但王公却用这些字来称呼自己。所以一切事物,如果减损它却反而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却反而得到减损。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强暴的人死无其所。我把这句话当作施教的宗旨。
我的体会:
这是《道德经》最有名的一章,也确实具有相对高阶的地位,贯穿了全书,但是要真懂这一章,很难很难。
如何理解前1/3中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首先,三实为叁,通“参”,字面意思即为描述阴阳矛盾体的相互作用,可为一种暗含之意,俗化到哲学角度,这就是辩证法。
其次,以个人成长规律角度来看,以人逐渐认知社会的过程为例:一生二是学会分对错、好坏,是幼儿开始建立人生观的第一步。然而,伴随着社会经验的丰富,逐步认识到世界是灰度的,也是动态和相互作用的。没有简单的对错,没有简单的好坏,逐渐明白了博弈论、辩证法和概率论,不再偏激,学会独立判断,却又能建立和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并做到和光同尘,也就算入世的门渐渐打开了。
最后,从管理学角度看,必然要面对大量的“既要又要”的问题,无论个人发展还是组织发展,尤其是当下,处于未来三十年的内卷时代(对比前三十年的改革红利时代),这个基本成为定局。既要又要,如何做到?关键处就在这个“二生三”里。我在前文《解读一》中的《道德经》第五章,举了个例子,有助于理解它,大家可以去看。后面,也许还会经常用到这个“二生三”。近两年的论坛报告里,在分析行业趋势和企业战略的时候我也会经常用到它,比如下面这个小视频。
总体而言,做到“二生三”,对于管理者的各方面的综合要求是极高的。他需要通人性(参见下一节的十五章),需要明战略,需要空己利(也参见《解读一》的《道德经》第五章),需要有创新力(认知定义里的“破格”),还需要真正理解老子说的仁与不仁。究其根本,这些要求其实还都是分散各处的基础,它们必须有机的合并迸发,形成一种升维的思路以及对应的解法,此时,就形成了破局。达到这种状态之时,恰恰就是文中所说的“冲气以为和”。
“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这句是蛮好理解的,塞翁失马就是典型一例。但是大家工作和生活中还是经常会忘记这一点,面对外部概率性悲喜事件乱了心性,使得自己陷入“刍狗”的状态(参考解读一第七十七章后记),也由此降低了应对能力。比如对于一个企业而言,面临竞争或者一些外部环境偶发的恶化或者长期的条件缺失,我看到很多人一直过度关注了这里面的负面,其实坏事里面都有好事:比如如果没有竞争,企业自身就会逐渐衰老而突然死亡;比如外部资源有缺,恰恰也会激励企业自强而发展一种不依赖外部一些不可控资源的内生力。E20的发展就是典型的例子,具体可参见下面这篇报道。(详情可见:“与卓越同行 E20二十年筑梦环境”)
反之,好事里面必然有坏事,很多人也忘记了:简单的例子就是自大,把用运气赚到的用实力赔掉;复杂的,我曾经讲过,生态学中有个“最低限制因子规律”,很适合做企业管理和战略中借鉴,具体参见段末链接。但其实,更容易被忽视的,在生态学中也提到了,有时候“最低限制因子”的最低不是太少,太多也是,很多企业家或管理者对此却无法理解或者容易忽视。比如,央企巨头的建筑型企业在谋求转型,目前还很少有成功的,除了归责于国资委的考核模式以外,来自它们的某些资源的“多”,也是一个被忽视的因素。伴随着城镇化的停滞,如果依然只考虑营收,这些巨轮将喧闹的义无反顾的驶向冰山,几乎看见了即将发生的碰撞和沉没,这些必须改变、否则这个场景距离现在,很难超过十年。(详情可见:“薛涛—学习管理(学)容易忽略的三个常识”)
回到文章,“损之而益”于做人也是一样的,居高位的就要用贬义词称呼自己,本身是一种自我提醒。说个题外话,曾经我的一位好友告诉我,怎么识别某些老板看似强大,内心其实是自卑的?他一定从来就不能/敢于自嘲,也不允许他人开他的玩笑,这绝对是充满人生智慧之语。对应的,其实“益之而损”的事更是多见,古人云“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后者是因为认知力不够应对坏事过于慌乱,而前者就是因为被好事冲昏了头脑。所以,越是在顺境,越要谨慎、自省和虚心。我2022年度公司年终总结发言的“三个近义词和三个反义词”,就是把这个“益之而损”,用活生生的组织管理里的例子给诠释了。大家可以参看。
“人之所教,亦我而教人”,这句的意思很直白,好像不用额外解释,但是其精彩处,要到我的解读三的第二十七章我才能解给大家。可见,读透道德经很花时间,因为很多东西暗藏呼应。世界从来都是充满苦难的,很幸运几千年来古今中外有那么多先贤以“奉”助我们度之,这些大小星宿都是文明和“认知”的丰盈者和传递者,度他人时也度了自己,此处,略有一点点摸到我不擅长的佛学的边缘了。说到此处,说一点题外话,生活中什么人是“圣人”,什么人是“有道者”。我个人以为,老子说的“圣人,我可以称之为”星宿”,至少是几十年一出的思想者,甚至千年一遇,比如老子,为大星宿,德鲁克则为小星宿,他们自身已经可以发出思想之佛光,著作类似经文,传递着人生的智慧。“有道者”则如宇宙中的大小尘埃,已然能从尘世中浮起。他们折射的,是来自星宿的佛光,传递的,是来自思想者先贤的智慧在他们身上修世的所得和总结,比如最近火起来的刘润,就是这么一位“有道者”。
强梁者,译文说成强暴者,是其表面粗浅的含义,回到我们关心的企业战略角度而言,虽然不太容易存在“强梁者死”的戏剧化场景,但是企业家在初步冲撞上逆境的时候,往往会低估了这个逆境的时间长度,而会普遍选择“用强“闯之,大部分情况下,反而使得事情变得更糟,最后不得不退下伏低而保生存。进一步深入道德经的全系统来理解,强梁者,其实就是指的不修道的人,也可以对应为“刍狗”,不能控制自己的心性,所以才会一味用强。虽然此处用文语气很重——“不得其死”,却是大慈悲之心,希望传递人生的哲理,强调的,还是第七十七章中所讲的,“有道者一定要“奉”天下的必要性,大家可在我的前文《解读一》中找到对应。
二、《道德经》第十五章绘图:E20创意中心“一口鸟”总监
后记
南怀瑾老先生曾说儒家是粮店,我理解是出道时的必须品,当然也要伴一生;说道家是药店,我理解是中年为求“不惑”态的解药;说佛家是百货店,这个我目前还没悟透。年少时我错过了《论语》,感觉至少多走了十年的弯路。现在正是读“老庄”的年份,但我看到的常规解读,常常把“老庄”理解为躺平或出世的,不能提起我的兴趣,觉得没啥意义。而高人能在其中解出入世的妙处的,往往认知难度会更高,却更加有益。世道愈艰,唯修行者可以穿越之,修“老庄”,不是为了遁世,而是为了获得韧性和更好的“认知”力。对于也许正处于逆境中的一些朋友,我再次分享我的另一个小视频,与各位共勉。
延伸阅读:
薛涛:要避免“二分思维”-评析北大教授的“管理不能大于经营”
本期编辑:陈伟浩
统筹:李晓佳
END“E20水网固废网”公号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若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者视为侵权,本公号将保留对侵权者追究版权责任的权利。申请授权可联系刘女士微信:Liu-T1997。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