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图为调研组在四川永祥股份(树脂)有限公司参观生产车间
“2022年离子膜烧碱30%碱、50%碱和聚氯乙烯单位产品能耗均达到所在行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先进值。对照《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 年版)》,30%碱、50%碱、聚氯乙烯三个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均优于标杆水平。”在四川永祥(树脂)有限公司,当工作人员介绍公司节能降碳取得的骄人成绩时,调研组和同行人员纷纷称赞。为推动公司安全、环保、高效、绿色发展,近年来永祥股份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和装备,实现了工艺升级,节能减碳效果显著。据四川永祥股份(树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柳志勇介绍,公司于2016年淘汰8.5万吨/年隔膜法烧碱生产装置,新建15万吨/年离子膜烧碱,采用德国伍迪公司BM2.7型第六代零极距离子膜电解槽,与隔膜电解法相比节能效果显著提升;2018年公司淘汰4台燃煤锅炉,使用能耗更高的燃气锅炉,锅炉效率上升10%左右;公司持续组织技术人员梳理节能降耗机会,从淘汰低能效电机、提升换热器能效、完善计量设施等方面降低公司能源消耗量。当调研组乘车进入四川和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时,映入眼帘的是清洁的花园式厂区,整齐排列的现代化装置,横竖笔直的大道,还有厂区内高悬的“人人参与环境保护,个个争当绿色天使”“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等标语,处处显示着朝气与绿意。图为四川和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鸟瞰
“我们的环保装置占厂区总装置面积1/3,环保投资占公司总投资40%。” 四川和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昌伦说道。图为调研组在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参观展厅
在永祥新能源数字体验中心,展柜中的几块黑灰色晶硅吸引了调研组的目光。“这是我们公司使用自主研发的‘永祥法’生产出来的高纯晶硅,纯度达99.999999999%,技术和质量指标行业领先。” 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代长宏向调研组介绍道。图为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厂区
提起如今在业内赫赫有名的“永祥法”,就不得不让人回忆起多晶硅产业曾经历的严冬。时光倒回到2008年,受金融危机、欧美“双反”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多晶硅产业发展进入寒冬,多晶硅龙头企业之一—四川永祥也在这样的背景下艰难生存,逆水行舟。彼时,虽然全球光伏产业受到重创,但各国发展光伏产业的决心依旧没有改变,要与海外企业竞争,就要想方设法降低成本。代长宏告诉记者,在这一时期,永祥苦练内功,锻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永祥法”多晶硅生产技术。2014年永祥开始启动四氯化硅冷氢化技改项目并取得初步成功,多晶硅生产成本进一步下降,极大提高了其市场竞争力。“永祥法”在第四代成功将四氯化硅全部转化为生产原料三氯氢硅,变废为宝,成本大幅降低。如今,高纯晶硅核心工艺技术已迭代升级至“第八代永祥法”。电性能方面,产品关键性杂质元素纯度达99.999999999%,多项技术指标行业领先,真正实现了高纯晶硅“中国智造”。代长宏为调研组算了一笔账,生产1GW光伏组件,总耗电3.625亿千瓦时,总折计碳排放19.06万吨。年发电13亿千瓦时,0.28年即可收回生产所需电能,年减排92.9万吨二氧化碳。30年(全生命周期)发电390亿千瓦时,是生产消耗电量的108倍,减排2800万吨二氧化碳。以永祥为例,2023年,永祥多晶硅产能将达到38万吨,可产出组件152GW,累计发电59276亿千瓦时,累计减排二氧化碳42亿吨。绿色基地瞄准高端“标签”近年来,五通桥新型工业基地以绿色科技创新为支撑,全力构建循环经济特色鲜明的一流绿色化工产业基地。不止“绿色”还要“高端”,园区延链发展高端化工产业正在“进行时”。图为润和催化剂股份有限公司厂区一角
调研组来到位于基地内的润和催化剂股份有限公司。在车间里,国产高端催化剂正在源源不断地流进包装袋。图为调研组在润和催化剂股份有限公司调研
催化剂被誉为化工“芯片”,能够提高化学反应效率,促成规模化生产。目前,国内催化剂行业仍处于贸易逆差状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进程逐步深化和对关键领域自主知识产权重视程度的提升,已经涌现出了一批具备较强科研与生产能力的催化剂研发制造企业,其产品已实现进口替代并逐步得到市场认可,部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润和催化剂正是其中之一。图为润和催化剂股份有限公司科研人员正在进行操作
“我们公司在丙烷脱氢、环氧乙烷、CCR连续重整等催化剂上已成功实现进口替代并打破巨头垄断。我们的FCC催化剂产品已经出口到美国、印度、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润和催化剂总工程师王韵金向调研组介绍道。会议室的墙壁上悬挂着“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荣誉奖牌,无不显现出了这家企业的科创基因。王韵金告诉调研组,公司是能同时生产固定床、移动床、流化床脱氢催化剂(铂系+铬系)的生产商,也是能够提供脱氢(固定床、流化床)工艺方法、装置、反应系统工艺的专利商、技术服务商。公司拥有50多项发明专利,具有完整的研发体系、质量控制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公司利用乐山的稀土产业优势,逐步发展成为全球主要的稀土催化新材料生产基地。五通桥新型工业基地是乐山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未来,乐山将进一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支持龙头企业在传统盐磷化工产业基础上,不断向氟化工、锂电新材料、高端磷系阻燃剂、电子级精细化工产品、草铵膦等产业领域拓展延伸,建设中国领先的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打造中国西部重要绿色精细化工基地、世界级高端精细盐磷化工产业集群。与此同时,乐山还将坚定不移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坚持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提升企业本质安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降低能耗、水耗、污染排放量,创建一批绿色示范企业。作者:杨晓宇 刘雅文
本刊投稿邮箱:zgsyhhg@ccin.com.cn
监制:陈葳
编审:杨晓宇
责编:赵晓飞
《中国石油和化工》是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管、主办的国家级行业期刊,以“立足行业、专业报道、独家见解”为宗旨,以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经济政策、最新产业发展趋势、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亮点、企业发展动态、国内外科技创新热点等为主要报道对象,突出权威性、前瞻性、专业性和可读性,是政经学界和企业界决策者、研究者、管理者的必读刊物。我们是专业的、深度的产业财经媒体。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