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蜀绣非遗传人郝淑萍
郝淑萍说,另一个比较难的地方是,字必须要有立体感,除了要有功底外,制作上也很花了一些心思。比如一个字,就需要四种颜色的线,除了考虑不同的色彩搭配外,在绣轮廓时,郝淑萍一般会用两种颜色的线打底。这样一来,字就有了立体感,主次清晰,宛如雕镂。另一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所长胡光俊,主导了成都大运会奖牌绶带的设计和制造。胡光俊和他的设计团队,在宽2.5厘米、长105厘米左右的绶带上,完成精细复杂的纹样设计并用蜀锦技术制作出来。
▲胡光俊研究传统的蜀锦技艺
从1971年到成都蜀锦厂开始接触蜀锦,胡光俊已经从事这个行业50多年,他也是为数不多的掌握整个织造技艺所有工序的人。谈到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上的蜀锦织机元素,胡光俊高兴地说,蜀锦设计和制作,肯定离不开织机。比如2013年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出土的4台织机模型,就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此类织机的实物,填补了世界纺织科技史的空白,有重要的考古和研究价值。“汉唐时期,成都生产的蜀锦就已经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流通的主要商品之一了。”胡光俊说,法国归还中国的敦煌文书复制品上,清楚记载着五代十国时期,西域商人在丝绸之路上招徕顾客、叫卖蜀锦的场景。
▲成都博物馆展出的蜀锦花楼织机 摄影 王勤
蜀锦蜀绣,文明交流互鉴的缩影。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蜀锦,繁盛于汉唐,与南京的云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流通的主要商品之一,被称为人类几大文明区交流互鉴的重要纽带。成都自古以蜀锦闻名,汉代就在成都设立了蜀锦专管机构,置“锦官”管理,因此成都又称“锦城”、“锦官城”。唐代诗人杜甫诗作《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诗句,描述的就是春雨之后成都繁花似锦的美景。“若挥锦布绣,望芒兮无幅。”西汉扬雄则在《蜀都赋》中曾这样描述蜀绣。蜀绣距今有3000多年历史,最早可上溯到三星堆文明,也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自东晋以来,蜀锦和蜀绣就并称“蜀中瑰宝”,通过丝绸之路扬名海外,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郝淑萍绣制的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中国代表团入场引导牌
此次,见证了蜀锦蜀绣在成都大运会舞台亮相的胡光俊感慨,一场世界级的盛会,将让全世界了解、热爱蜀锦、蜀锦这些传统的艺术,“我也相信这一届的奖牌,因为蜀锦元素会更有含金量和特别的意义。” 往期推荐
第十届艺术深圳公布参展机构名单
十个勤天受邀新国潮文展,限量门票预约通道即将开启!
爆了!第十九届文博会“成绩单”火热出炉
来源丨成都发布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或点此进入“文博会+”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