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出炉!短视频大赛获奖作品先睹为快

来源:世展网 分类:摄影器材行业资讯 2023-08-07 18:07 阅读:*****
分享:

2025年上海国际孕婴童肖像摄影展BABY PHOTO

2025-07-17-07-19

距离12

“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第四届短视频大赛暨第二届大学生短视频大赛”自3月1日正式启动,经历三个月的征集,吸引了国内20多个省市的影视制作机构、短视频创作爱好者,以及40余所高校学子的积极参与,收到参赛作品3265部。最终评选产生社会竞赛单元一等奖8部,二等奖10部,三等奖12部;高校竞赛单元十佳作品;以及最佳创意、最佳制作、最佳系列和最佳视觉等奖项各1部,“新时代城市”和“长三角一体化”主题专区最佳作品奖6部。

从3000余部作品中遴选出来的近50部获奖作品,究竟如何优秀?今天小编为大家从中选出三部“新时代城市最佳作品”,它们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画风,从不同的侧面描绘了新时代城市的人文风貌。三部获奖短片都邀请了相关专家予以短评,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深入和全面地解读作品。

冯志斌、孙作兰《沪克那些年》

(社会竞赛单元一等奖作品)

援克不做客

——评《沪克那些年》

跳动的音符,流动的画面,MV《沪克那些年》奏出上海援疆干部牢记使命,扎根克拉玛依,与当地人民一起同心筑梦,谱写出新时代乐章的故事。作品旋律欢快,情感热烈,以说唱的方式传达出沪克两地人民的深情厚谊,描绘出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

自1955年克拉玛依油田开发建设,上海与克拉玛依开启了两城情缘。这是一份双向奔赴的情谊,距离4232公里。援疆干部告别家乡和亲人,带着光荣使命,在克拉玛依奉献青春和才华。画面中新疆人民的一张张笑脸是对这份情谊的肯定与回报,伴随着“故乡呀,千里万里,亲人呐,待我欢聚”的优美旋律,勾勒出克拉玛依人民对上海援疆干部的深情厚谊和离别的不舍。

“援克不做客,援疆做干将”是新时代上海人才援疆的工作理念。作品通过再现演绎的手法,记录了产业援疆惠及民生,教育援疆立德树人,文化润疆润物无声,医疗援疆造福于民,就业援疆赋能增能,科技援疆引领发展,智力支持输血造血,消费协作增收富民的场景,呈现出上海市第十批援疆(克拉玛依)干部昂扬的精神状态、饱满的热情、埋头苦干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新疆时强调,要深刻认识发展和稳定、发展和民生、发展和人心的紧密联系,推动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凝聚人心。对口援疆工作是党中央交办的重大政治任务,正如歌中所唱,“山没有海没有我不管,雨没有但有爱让雨落下来”,援建,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资金的投入,理念的传播,更是心意的相通相知,情感的牵绊,这一份情愫,是援疆干部与克拉玛依人民的,也是党中央对新疆的深情厚谊与深切关怀。

(本文作者系上海政法学院上海纪录片学院副院长邢虹文

邵丹婷、何宜昌《我在浦东链接世界:张晨琬》

(社会竞赛单元二等奖作品)

展现“新上海人”风采

弘扬上海城市精神

——评《我在浦东链接世界:张晨琬》

改革开放后,上海出现了大量的 “新上海人”。短视频《我在浦东链接世界:张晨琬》通过讲述张晨琬这位“新上海人”的故事,弘扬了上海的城市精神,也反映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温馨感人,催人奋进。

上海的城市精神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张晨琬在上海生活与奋斗的历程,正是上海城市精神的体现。张晨琬是四川人,2岁时因病致聋。在老家,她找不到人生方向,来到 Lili Time 咖啡店后,她成了咖啡师、花艺师,业余时间还做直播,使她实现了人生价值。再者,该视频还以较多笔墨表现了上海人的情怀与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Lili Time 咖啡店的创始人章莉莉送张晨琬去花艺学校接受花艺师的培训,让她有更多的舞台展示自己,被更多的人看见;她的同事与顾客对她充满友爱、尊重与关怀。此外,该视频虽然表现聋人这一弱势群体,但是不渲染对他们的悲悯与同情,而是表现他们的自强自立,通过找到自身的价值变得强大与自信。该视频虽然只有4分48秒,但以小见大,通过张晨琬这位“新上海人”的生存处境与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的变化,表现与弘扬了上海的城市精神,观念新、立意高,感染力强。

目前,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短视频以开放、兼容、共享、多元等优势深受大众欢迎,用户增长迅猛。据统计,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首次突破10亿,用户使用率高达94.8%。面对短视频的蓬勃发展,我们要因势利导,特别是要始终牢记“内容为王”这条铁律。实践证明,优质短视频内容的最大特证就是来源于现实生活,接地气;基调积极向上,反映时代精神,传播真善美;知识与信息含量丰富,不空洞;以受众为中心,反映受众关注的热点。总之,无论视听媒介如何变化,只有优质的内容才能吸引受众。

(本文作者系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理事赵建中

刘剑 唐万晴 钱亮 李卜《没有定义的兰》

(社会竞赛单元三等奖作品)

兰是最美的颜色

——评《没有定义的兰》

《没有定义的兰》以蓝天救援队成员叶海兰为拍摄对象,记录了叶海兰工作、生活和救援的环境以及心路历程。凝练的多角度选择使拍摄对象的呈现更为丰满,也与“没有定义”的主题紧密相扣。正如叶海兰对于花木兰的故事有着不同于传统的阐释,“我觉得她从军不是为了她的父亲,她只是在做她觉得正确的事情”,“身份”之于叶海兰也是一个可以包罗万象的名词:她的身份可以是烘焙师,是爷爷奶奶的孙女,是家中宠物的“家长”,同时也是蓝天救援队的志愿者……“没有定义”的身份是叶海兰更多尝试的开始,也是她服务社会的多重能力的展现。以叶海兰为原点,《没有定义的兰》这部作品事实上辐射的是社会生活中每一个平凡的普通人——大家在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工作任务的同时,亦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影响着他人与世界,其影响或璀璨耀眼,或微弱明灭,但都在不同程度上向世界发送自我的信号,并以此确认个体的存在。“身份”究竟会被贴上如何的标签尚未可知或永不能得知,但《没有定义的兰》正是在此种意义上成为了一个全民作品——每个人都可以跳脱既有的身份,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另一个自己。而此种对于自我的发掘也是当下短视频内容的重要呈现部分。事实上,如同DV将记录的权利下放给大众,作为现代科技产物,短视频完成的是创作主体的再度革新——人人都有创作的权利,只要拿出自己的手机。生活中远离视频创作的大众成为创作者的这一刻,其对于身份藩篱的跨越即与短视频呈现的内容主旨形成了一种不谋而合的互文。与此同时,创作主体的大众化使得创作对象的选择更为平民化,有更多平凡却不凡的人就此浮出生活的水面,而这也正是看似普通的短视频书写出的绝不普通的意义。本文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教授黄钟军

令人期待的“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第四届短视频大赛暨第二届大学生短视频大赛”颁奖仪式,将于2023年8月11日(星期五)下午14时,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N1馆(浦东新区龙阳路2345号)举办。

为顺应5G智能影像时代潮流,本届颁奖仪式特意选择在“第24届上海国际摄影器材和数码影像展”现场举办,届时短视频创作与影像拍摄前沿技术和创新解决方案相结合的案例将一一呈现在观众眼前,一场短视频“赛事”与影像行业“展事”深入交融对话的精彩现场秀即将上演!

欢迎广大短视频从业者、爱好者,以及感兴趣的读者朋友莅临现场观摩体验。无法参与现场活动的,届时还可以扫描下列二维码,通过照片直播方式参与活动。

文编  美编

近期征稿

1、关于举办2023华东地区暨全国部分省市微视频(微电影)作品大赛的通知

联 系 我 们

上海市国际展览(集团)有限公司 

电话:021-62792828

邮箱:interphoto@siec-ccpit.com

官方网站:www.interphoto.com.cn

相关摄影器材行业展会

2025年上海国际摄影器材和数码影像展览会P&I SHANGHAI

2025-07-17~07-19 距离12
109085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上海国际孕婴童肖像摄影展BABY PHOTO

2025-07-17~07-19 距离12
78007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中国(北京)国际照相摄影及影像器材展CHINA PE

2025-05-16~05-19 展会结束
93587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台湾摄影器材展览会Photograpny

2025-10-16~10-19 距离103
38789展会热度 评论(0)
X
客服
电话
13924230066

服务热线

扫一扫

世展网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销售客服

门票客服

TOP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