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国内首个由第三方机构编制的《中国石油和化工大宗产品年度报告》(2023版)正式发布。该《报告》已经连续出版10年,得到了石化联合会、国家和地方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各级行业协会、行业企事业单位和广大金融、咨询和科研机构的一致好评,已成为业内翘首企盼的石油和化工大宗产品年度蓝皮书。
本文系《中国石油和化工大宗产品年度报告》(2023版)之苯乙烯篇的缩略版。如需了解该产品及其他产品报告全文以及更有深度的专题报告,请与我们联系。
苯乙烯是仅次于聚乙烯、环氧乙烷、二氯乙烷的第四大乙烯衍生物。
工业领域中,苯乙烯作为合成橡胶和塑料的单体,生产丁苯橡胶、聚苯乙烯、可发性聚苯乙烯等产品,也用于与单体共聚生产工程塑料,如广泛用于各种家用电器及工业仪表上的ABS、SAN树脂等。
世界苯乙烯供需分析及预测世界苯乙烯产能继续增长。2022年世界苯乙烯产能同比增长6.9%,产量同比增长1.4%,装置平均开工率75.7%。
东北亚地区在世界苯乙烯产能占比最大。世界苯乙烯生产主要集中在东北亚、北美和西欧等地区。
2022年,东北亚地区苯乙烯产能占世界总产能的57.0%,位居首位;北美地区和西欧地区分别占13.9%和12.3%。
世界苯乙烯产能主要来自大型炼化企业,产业集中度相对较高。2022年,世界苯乙烯主要生产企业数量约100家,前十位生产企业产能占总产能的46.7%。
其中,中国石化是世界最大的生产企业,占世界总产能的9.8%。壳牌和英力士分别位于第二位和第三位。
2021年苯乙烯的国际贸易总额106.5亿美元,同比增长51.1%,总贸易量为847.9万吨,同比下降15.0%。从价格看,世界苯乙烯平均出口价为1255.5美元/吨,同比增长77.9%。
世界苯乙烯进口主要来自中国、印度和比利时等国家或地区,合计进口量约占世界总进口量的35.8%;苯乙烯出口主要来自美国、荷兰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家或地区,合计出口量约占世界总出口量的50.1%。
未来世界苯乙烯供应增量主要来自东北亚地区,苯乙烯装置规模大型化趋势十分明显。受东北亚地区苯乙烯工业发展的拉动,预计2020~2024年世界苯乙烯产能年均增速为8.7%。
中国苯乙烯供需现状及预测中国苯乙烯产能同比增长14.9%。2022年,中国苯乙烯又有多套装置投产,产能迎来了较大增长。苯乙烯产量也实现了较快增长,同比增长11.8%。
华东地区苯乙烯装置产能占比继续提升。截至2022年底,中国共有50余家苯乙烯生产企业,新增产能主要为镇海炼化、茂名石化、利华益、天津渤化等装置。
从所在地区分布看,华东地区依然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其产能在全国的占比同比提升3.6个百分点。
苯乙烯表观消费同比增长4.2%,自给率同比增加6.5个百分点。中国苯乙烯主要用于电子电器、日用品、建材、包装等领域。
通用/高抗冲聚苯乙烯、发泡聚苯乙烯、ABS树脂、SAN树脂、丁苯橡胶、不饱和聚酯树脂等领域。其中,通用/高抗冲聚苯乙烯和发泡聚苯乙烯是苯乙烯最大的消费领域。
中国苯乙烯进口量同比下降32.4%,出口量同比增长139.6%。苯乙烯进口贸易方式排在第一位的是一般贸易,占进口总量的90.5%。苯乙烯进口主要来自沙特阿拉伯、中国台湾和科威特等国家或地区,约占苯乙烯进口总量的91.4%。
未来几年,中国苯乙烯行业产能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23~2024年,中国计划新增12套苯乙烯装置,预计新增产能660万吨/年。
以上文章摘选自《中国石油和化工大宗产品年度报告》(2023版)
2022年是全面推进“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国际国内环境极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部委的工作部署和指导下,积极应对诸多超预期因素冲击,行业总体实现平稳运行。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国际政治环境、经济环境都将日趋严峻复杂,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在“双碳”目标大背景下,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企业亟需全面了解市场环境变化趋势、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方向。
上下滑动图片 查看报告目录
滑动查看↓2023版《报告》在2022版基础上又进行了双重重磅升级。继原来的大宗产品市场篇、行业热点专题篇基础上,今年又根据广大用户的需求新增加了“全球石化贸易篇”和“特色数据汇总篇”。《报告》采用A4轻铜版纸彩色印刷,分上、下两册,50万字,近3000幅图表,1008页。《报告》数据主要源于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和中心运维的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大数据信息系统(www.cpcifdata.org.cn),每个图表的形成背后,都以系统数十年海量的基础数据作为支撑,力求以数说事,以图示趋。
各篇详细内容如下:
大宗产品市场篇包含能源及其加工产品、无机化工原料、有机化学品、合成纤维单(聚)体、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72个大宗产品,历史供需数据可追溯至2012年;该篇章每个报告均自成体系,72个大宗产品还按产业链关系进行了供需关系串联,形成了若干个细分板块,以便读者了解各产品的上下游供需关系。
行业热点专题篇在广泛征求用户意见的基础上选取了聚烯烃弹性体(POE)、湿电子化学品、高端聚烯烃、己二腈4个专题进行了深入的国内外产业现状对标对比分析,力求每篇均紧扣行业热点、回应重点关切。
全球石化贸易篇关注全球、主要经济体和重点国家(地区)的石化贸易现状和贸易流向,为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石化贸易决策与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共包含中国、全球、欧盟、东盟、RCEP、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省等10篇,每篇均由总体情况、分行业贸易情况、分国别(地区)贸易情况和主要石油化工产品贸易情况组成,均统一按照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的贸易统计体系开展研究,力求实现全球范围内石化贸易的标准化对比分析。
特色数据汇总篇应广大用户需求汇总了近160主要石油化工产品的表观消费测算数据和石化相关主要行业大类的分省经济指标与排名,经深度整理和加工形成了全国石油化工主要产品表观消费测算表和全国石油化工分地区主要经济数据表。
全国石油化工主要产品表观消费测算表包括能源及其加工产品、化学矿及农用化工产品、无机化工原料、有机化学产品、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单(聚)体、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和塑料薄膜等9大类近160个产品的上年表观消费测算数据和同比,指标包括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自给率、进口依存度等;
全国石油化工分地区主要经济数据表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石化化工业、石油化工业、石化化工上下游和石油化工上下游等9大行业分类和组合的分省经济数据、排名和同比,指标包括资产、负债、营收、利润、用工人数、营收利润率、资产负债率和人均营收等。
上下滑动图片 查看报告详细介绍
滑动查看↓订阅与咨询:
常老师 13811125937(微信同号)
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研究团队
责编:许 杰
审核:田升江
审定:关世太
资料来源: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所有。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