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晚间,东方盛虹披露2023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9.00亿元,同比增长117.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80亿元,同比增长3.21%;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已经超过了2022年全年的营收规模。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 1,743.99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368.01 亿元。
据了解,东方盛虹是一家全球领先、全产业链垂直整合并已深入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业务的能源化工企业。公司在新能源、新材料、石油炼化与聚酯化纤领域深耕多年,具备多样化的烯烃制取工艺,逐步形成了一个全产业链垂直整合的化工综合体,依托炼化一体化、醇基多联产、丙烷产业链项目构建的“大化工”综合化学原材料供应平台为基础,向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化学、生物技术等多元化产业链条延伸的 “1+N”产业布局。
从产业链上下游关系来看,上游的炼化板块是下游聚酯化纤产业、新材料产业的基础原材料保障平台。盛虹炼化 1600 万吨/年的炼化一体化项目所产出的乙烯、丙烯、PX、苯、醋酸乙烯、乙二醇、苯酚、丙酮等石化原料,基本可以满足下游 PET、聚酯化纤、丙烯腈、环氧乙烷、EVA、环氧丙烷等产品的原料需求。东方盛虹目前拥有 1600 万吨/年炼化一体化装置、240 万吨/年的甲醇制烯烃(MTO)及 70 万吨/年的丙烷脱氢(PDH)装置,实现了“油头”“煤头”与“气头”三种烯烃制取工艺路线的全覆盖。通过 “油、煤、气”差异化、多样化的原料来源布局,使得公司在成本综合控制、应对周期波动风险、新产品研发及下游高端石化产品的工艺路线选择等方面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性和可能性,也为公司进一步发挥规模经营优势,降低行业周期性波动造成的经营风险,更好地抗周期、跨周期稳健发展构筑了坚实的底层基础。东方盛虹表示,报告期内,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公司坚持稳中求进经营总基调,深入推进新能源新材料战略布局,持续强化产业核心优势,优化产业增长结构,经营运行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展现出全产业链发展的优势和韧性。EVA+POE “双箭齐发”
打造全球最大光伏胶膜原料生产基地 国家“双碳”目标提出后,光伏新能源被普遍认为是碳减排的重点行业。作为生产光伏封装胶膜的核心原材料,光伏级 EVA 和 POE 直接决定着组件的寿命。由于光伏级 EVA 和 POE 生产壁垒高、扩产周期长、转产限制多,国内能够生产光伏级 EVA 和 POE 的企业屈指可数。2022 年 9 月,斯尔邦石化 800 吨/ 年 POE 中试装置成功产出合格产品,标志着斯尔邦石化成为全国唯一同时具备光伏级 EVA 和 POE 自主生产技术的企业。目前,公司正积极推进“百万吨级 EVA”战略目标,虹景新材料在建 3 套 20 万吨光伏级 EVA 装置,后期公司还将规划 10 万吨高端热熔胶级 EVA 装置。同时,公司计划建设 20 万吨/年α-烯烃装置、 30 万吨/年 POE 装置、30 万吨/年丁辛醇装置、30 万吨/年丙烯酸及酯装置、24 万吨/年双酚 A 装置,将利用盛虹炼化一体化丰富的乙烯、丙烯、苯酚、丙酮等基础中间产品,进一步拓展下游材料业务高端应用,通过 EVA 与 POE 双线并进,横向覆盖、链式延伸的光伏材料全产业链布局,朝着“打造全球最大的光伏膜材料产业基地”目标加速迈进。深度布局新材料项目
拓展下游材料高端应用随着 2022 年盛虹炼化一体化、斯尔邦丙烷产业链等项目的全面投产,公司“油、煤、气”三大核心原料平台已全面成型,为后续深入推进新能源新材料战略布局筑牢了产业基础。报告期内,公司利用一体化产业链优势,积极拓展下游材料高端应用,不断向新材料领域布局。主要项目如下:乙二醇+苯酚/丙酮项目:盛虹炼化 2#乙二醇+苯酚/丙酮项目,包括 10/90 万吨/年乙二醇装置和 40/25 万吨/年苯酚/丙酮装置,于 2023 年 3 月投产。POSM 及多元醇项目:虹威化工 POSM 及多元醇项目,包括50.8 万吨/年乙苯装置、20/45 万吨/年 POSM 装置、11.25 万吨/年 PPG 装置、2.5 万吨/年 POP 装置。截至报告期末项目已开工建设。POE 等高端新材料项目:虹景新材料 POE 等高端新材料项目,包括20 万吨/年α-烯烃装置、30 万吨/年 POE 装置、30 万吨/年丁辛醇装置、30 万吨/年丙烯酸及酯装置、24 万吨/年双酚 A 装置。截至报告期末,新建 10 万吨/年 POE 装置处于项目前期阶段。可降解塑料项目:虹科新材料可降解材料项目工程,包括 34 万吨/年顺酐装置,30 万吨/年 BDO 装置和 18 万吨/年 PBAT 装置。截至报告期末,第一期包括 20 万吨/年顺酐装置,15 万吨/年 BDO 装置和 12 万吨/年 PBAT 装置完成项目环评公示,处于项目建设阶段。磷酸铁锂项目:海格斯新能源配套原料及磷酸铁、磷酸铁锂新能源材料项目,包括 180 万吨/年选矿装置、50 万吨/年磷酸铁装置、30 万吨/年磷酸铁锂装置等。截至报告期末尚处于项目前期阶段。主要业务板块介绍
1、石化及化工新材料公司石化及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位于“国家七大石化基地”之一的连云港徐圩新区,经营主体包括盛虹炼化、斯尔邦石化、虹港石化。
(1)炼化板块盛虹炼化是公司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的经营主体。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具备多样化的基础化学品产能,是公司新材料产业的原料保障平台。项目于 2022 年 12 月顺利打通全流程并全面投产,设计原油加工能力 1600 万吨/年,拥有芳烃联合装置规模 280 万吨/年(以对二甲苯产量计),乙烯裂解装置规模 110 万吨/年,是目前国内单体最大的常减压装置。(2)新能源新材料板块斯尔邦石化是公司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经营主体,现已形成丙烯、乙烯及其衍生精细化学品协同发展的多元化产品结构,获得省级“绿色工厂”。已投入运转的 MTO 装置设计生产能力为 240 万吨/年(以甲醇计),系全球单套最大的醇基多联产装置;丙烷脱氢装置(PDH)设计产能 70 万吨/年。截至报告期末,斯尔邦石化拥有 78 万吨/年丙烯腈、30 万吨/年 EVA、25.5 万吨/年 MMA、30 万吨/年 EO 等产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 EVA 生产企业,也是国内最大的丙烯腈生产企业。(3)PTA 板块虹港石化是公司聚酯新材料产业链的重要中间环节,向上承接公司炼化芳烃产品,向下供应公司苏州、宿迁基地聚酯原材料。主要产品精对苯二甲酸(PTA)广泛用于纺织新材料、功能性纤维、聚酯新材料等领域,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截至报告期末,虹港石化拥有 390 万吨/年 PTA 产能,是华东地区重要的聚酯原材料供应商。主要业务板块介绍
2、聚酯化纤东方盛虹分别在苏州、宿迁设立化纤生产基地。根植错位竞争战略,主攻超细纤维、差别化功能性纤维的开发和生产,牵头成立国家级的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打造了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可再生 PTT 聚酯、纤维产业链等,被誉为“全球差别化纤维专家”,重要经营主体国望高科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截至报告期末,已拥有 330 万吨/年差别化纤维产能,其中包括超 30 万吨/年再生纤维产能,以高端 DTY 产品为主。来源:东方盛虹半年报
本刊投稿邮箱:zgsyhhg@ccin.com.cn
监制:陈葳
编审:杨晓宇
责编:赵晓飞
中国石油和化工《中国石油和化工》是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管、主办的国家级行业期刊,以“立足行业、专业报道、独家见解”为宗旨,以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经济政策、最新产业发展趋势、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亮点、企业发展动态、国内外科技创新热点等为主要报道对象,突出权威性、前瞻性、专业性和可读性,是政经学界和企业界决策者、研究者、管理者的必读刊物。我们是专业的、深度的产业财经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