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4日,电动汽车智能底盘大会主题论坛1“智能底盘集成设计与关键零部件”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举办。大会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智能底盘分会、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


(左右滑动查看)智能底盘的发展带来了底盘集成设计和零部件技术创新的热潮,也带动了底盘零部件产业的空前发展,本论坛邀请到汽车行业整车企业、智能底盘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企业高层,以及高校前沿技术研究学者做精彩演讲,共同探讨了智能底盘集成设计与关键零部件设计的新思路和新方案,本论坛由比亚迪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凌和平主持。

比亚迪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凌和平
在演讲环节,来自东风公司技术中心架构开发中心副总监屈新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机械与宇航工程学院助理教授吕辰、比亚迪集团底盘技术开发中心总监廖银生、天津德科智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豪、上海同驭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舒强、格陆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兆勇、上海淅减汽车悬架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向、广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经理助理冯小明、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教授唐小林9位专家发表演讲,以智能底盘平台及关键执行机构技术创新为牵引,聚焦架构集成设计技术、底盘多域融合控制技术、关键零部件技术进行探讨。
东风公司技术中心架构开发中心副总监 屈新田
屈新田以《智慧低碳 架构未来》为主题详细介绍了东风对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下一代底盘架构的构想和规划,以智慧、集成理念,开发高冗余全线控一体化底盘构型及系统集成技术,突破掌握分布式驱动整车控制技术、固态电池技术、高集成一体化热泵系统技术、压铸式一体化车身构型,EHB/EMB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线控悬架以及底盘集成控制技术实现软硬解耦、上下解耦,带来智能化的提升,东风将通过智能底盘技术的革新助力电动化智能化发展。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机械与宇航工程学院助理教授 吕辰吕辰以《自动驾驶交互式预测与规划》为主题进行演讲,介绍了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模块在准确性上取得了显著的提高,但无法改进规划模块的性能,如何让两个模块相互耦合和交互,以做出主动的、类人类的决策成为关键。吕辰分享可微分集成预测与规划DIPP的算法框架,有条件运动预测CMP、以及将博弈论应用在智能车交互决策Transformer框架中的研究成果,让决策道路轨迹规划控制变的更加安全、高效、鲁棒。
比亚迪集团底盘技术开发中心总监 廖银生廖银生演讲题目是《智能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介绍了智能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在重构系统功能,打破底盘电控子系统系统间壁垒,创新功能,拓展整车性能边界的重要意义。比亚迪最新研发的云辇系统,可以实现3向6自由度车身控制技术,通过毫米波雷达、摄像头、激光雷达等多传感单元、综合控制驱动、制动、转向、悬架系统多执行器实现高效的整车运动控制,具体包括iCCT智能舒适控制技术,可以优化加减速工况下的俯仰角;iCVC智能矢量控制技术,采用“前馈”+“反馈”融合控制,提升整车车辆横摆稳定性、循迹性、速度感;以及iADC智能漂移控制技术高阶功能增加驾驶乐趣。
天津德科智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豪王豪以《线控转向在智能驾驶中的应用》为主题进行演讲,介绍了德科智控前轮、后轮线控转向系统技术方案,同时也指出线控转向法规适应性和冗余设计成本增加问题,将成为线控转向落地应用的重要考量因素。其线控转向系统架构采用了双冗余设计方案,实现对ECU电源、CAN通讯、控制芯片、传感器组件、电机绕组的冗余设计。在关键部件上,德科自主研发了冗余TAS和六相多绕组PPK,执行器产品覆盖10kN到16kN范围。在控制系统软件开发和测试层面满足ASIL-D级安全需求,并支持整车厂应用层白盒开发需求。针对后转线控系统,德科目前开发的11kN后转转向已经进入实车测试阶段。
上海同驭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 舒强舒强以《智能制动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为题目,介绍了同驭汽车自主研发的全栈制动电控系统,特别是其EHB产品是国内最早量产该产品的企业之一,目前产品型谱丰富,覆盖包含无人车、乘用车,中大型的SUV皮卡、微面,到7吨的轻卡、轻客、小公交车等全系产品。目前又推出了集成线控制动iEHB产品,集成了EHB、ESC、冗余式EPB、智能轮胎监控和底盘域控五大功能模块,可实现基础制动、线控制动、线控驻车、稳定性控制等功能。除此以外,其开发的集成电子驻车的电子液压制动系统集成EPB控制器,助力整车降本。目前同驭开始进一步研发EMB、线控转向和底盘域控制器。
格陆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兆勇刘兆勇以《智能线控制动系统及底盘域控制器研发及产业化》为题目重点介绍格陆博制动系统的多项技术产品成果。在线控制动系统中,详细阐述自主研发线控电磁阀以及电控单元ECU,其电磁阀部件满足系统快速响应,低NVH、高可靠性等各项关键性能要求,ECU采用先进的Press-fit电路板压接工艺保障可靠性。此外,在OneBox线控制动产品基础上,开发了集成闭环式泵气控制单元系统,EMB及底盘域控制器。其中,EMB已经完成25kN、45kN、60kN夹紧力等系列产品样件开发和基本性能测试。底盘域控制器iCDS也获得定点项目,支持EMB控制、空气悬架控制、减震器CDC控制、转向控制等底盘全方位协调控制功能。
上海淅减汽车悬架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向刘向以《半主动悬架系统应用与实践》为主题演讲,详细分析国内外各个整车厂及悬架系统供应商在自适应阻尼减振系统的系统方案以及关键技术,重点剖析了传感器系统配置方案及优劣势分析,减震器阻尼特性及一致性控制技术、疲劳耐久技术、异响控制技术及在实际产品项目的工程问题解决经验,分析在底盘域控技术下控制器芯片、传感器等解决方案及其控制算法等,最后介绍淅减兼容被动、半主动、外置内置产品共线柔性化生产的工艺路线。
广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中心总经理助理 冯小明冯小明以《商用车EMB 的应用探究及关键技术剖析》为主题演讲,从智能网联汽车的角度提出对商用车底盘高动态响应、高控制精度、高性能、低能耗等需求,并且主挂配备全EMB或局部EMB,可以有效解决主挂制动一致性问题。在商用车各品类车型中,详细分析介绍了客车、轻卡、载货“双前桥”车型、牵引车、载货车采用气压、EMB混合或者全EMB构型方案及其特点。阐述EMB功能安全、热稳定性、耐冲击性的关键技术,并详细分析现有商用车制动系统在电气测试、执行器测试和整车级各项测试验证标准需要进行研制和适应性更新的建议。

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教授 唐小林唐小林教授以《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混合动力汽车节能控制研究》为主题演讲,重点介绍了包含抑制电池析锂的深度强化学习型能量管理策略,保证负极电势大部分处在0V以上区域,从而减少锂离子的析出和容量的衰减;针对单智能体优化效果有限的情况下,采用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并在四驱混合动力汽车上应用MADDPG多目标协同控制策略验证;最后研究北京上海基于车道级高精度地图驱动的深度强化学习型集成控制方法,包含整车加速度、整车转向角、混合动力系统功率流控制,并通过研究结果提出对高速公路加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建议。

会务组联系方式 电话:13248139830(展商名录/门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