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收录于话题
本期药闻看点
政策动态
1.2023医保目录初审名单公布!390个药品通过初步形式审查
热点资讯
生物药遭遇集采
网传目录流出,第九批国采报量或开始
医保基金违规使用和医疗腐败交织,查处行动叠加
2023医保目录初审名单公布
根据2023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以下简称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安排,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国家医保局近期对申报药品进行了初步形式审查,根据公布的信息,2023年7月1日9时至2023年7月14日17时,共收到企业申报信息629份,涉及药品570个。经审核,390个药品通过初步形式审查。与2022年相比,申报药品数量有一定增加。初步形式审查是对申报药品是否符合当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申报条件以及药品信息完整性进行的初步审核。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实行企业申报制。国家医保局根据当年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确定申报条件和要求,各申报主体自愿申报。对药品申报资料进行初步形式审查,一方面可以确保申报的药品符合申报条件,另一方面对申报资料的完整性、规范性进行审核,并根据工作需要就一些资料的真实性向有关方面进行核实,有利于保证提供给专家的信息更加准确完整。同时,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形式审查结果准确,对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结果的药品和部分信息进行了公示,欢迎社会各界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和《2023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分为企业申报、形式审查、专家评审、谈判竞价等环节,形式审查只是其中之一。一个药品通过了初步形式审查,并不表示其已进入医保目录,仅代表经审核该药品符合相应的申报条件,初步获得了参加下一步评审的资格。自成立以来,国家医保局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牢牢把握基本医保“保基本”的功能定位,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事求是确定保障范围;始终坚持稳健可持续,将医保基金和参保群众的承受能力作为目录调整工作的基础,通过准入谈判等方式大幅降低独家药品的价格;始终聚焦群众基本医疗需求和临床技术进步间的平衡,提升可及性,维护公平性。、据悉,在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390个药品中,共涉及目录外西药和中成药226个,目录内西药和中成药164个。值得一提的是,在目录外的226个产品中,既包括业内再次通过国家医保目录初步形式审查的高价药阿基仑赛注射液和瑞基奥仑赛注射液,也包括了今年刚获批上市的注射用德曲妥珠单抗、硫酸氢司美替尼胶囊、阿可替尼胶囊等,还包含了10多年前就获批上市的蒲苓盆炎康颗粒、石辛含片等中成药。此外,备受市场关注的医保目录内药物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利拉鲁肽注射液因协议将于2023年12月31日到期,此次也向国家医保局提交了调整申请,并通过了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初步形式审核。
有一些价格较为昂贵等明显超出基本医保保障范围的药品通过了初步形式审查,仅表示该药品符合申报条件,获得了进入下一个环节的资格。这类药品最终能否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还需要经严格评审程序,然后独家药品需谈判、非独家药品需竞价,只有谈判或竞价成功后才能被纳入目录。
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根据公示期间收到的反馈意见,进一步核实相关信息,确定最终通过形式审查的药品范围,并向社会进行公布。随后,将按照《工作方案》要求推进专家评审、谈判竞价等后续工作。
第九批国采报量开始?
网传目录流出
今日,网络流传出第九批国采报量的通知,共有44个品种,195个品规纳入报量清单。
该通知盖有相关机构的红章,可信度较高。该通知内容供行业人士参考,一切以官方正式公布为准。
据该通知显示,按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相关要求,请各省组织本地区医疗机构开展第九批集采需求量填报工作,要求各省公立医疗机构、军队医疗机构均应参加;其他社会办医疗机构按所在省相关规定参加。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要求严格审核医疗机构报量,各级医保部门需将医疗机构报量与2022年历史采购量进行比对,医疗机构报量低于其历史采购量80%时,要求医疗机构作出说明,对于有历史采购量而不参与报量的医疗机 构需重点关注。
针对2021年和2022年新纳入医保目录的品种(报量品种清单已标识),考虑到这类药品的使用量呈上升趋势,要求报量力争达到历史采购量的100%。为配合卫生部门控制药品滥用,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内品种不设医疗机构报量下限。
该通知内容供行业人士参考,一切以官方正式公布为准。
*上述文章转载自医药云端工作室,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侵犯了作者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删除。
生物药再度遭遇集采
8月17日,《京津冀化学药品、生物制剂集中带量采购文件》正式对外公布,将对84种化学药品和10种生物制剂开展跨区域性药品集采。
涉及的10种生物药是此次集采的最大看点。今年年初,国家医保局曾设立目标:到2023年底,省级集采药品应达到130种,化学药、中成药、生物药均应有所覆盖。可以预见,今后药品集采的工作重点之一会放在生物药集采。
不仅仅是河北,安徽、河南也相继将生物制剂纳入各地跨省集采范围之内。业内普遍认为,已实施胰岛素专项集采的经验,生物药集采规则将越来越完善,今后生物制纳入集采将进入常态化。
本次京津冀集采共涉及10款生物药,其中包括鼠神经生长因子、人白介素-11(含重组不含I)等重磅品种。健识局梳理发现,这些品种的年销售额均超10亿元大关。
尽管这些品种的生产企业不多,市场竞争并不激烈,但根据河北省医保局的要求,符合条件的药品必须参加报价,如不参加就要取消挂网资格。这意味着,即便是独家品种,也必须进入集采。不过,可以让企业稍微放心的是,本次河北省牵头的集采结果,北京、天津只会联动部分药品的价格。
*上述文章转载自健健识局,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侵犯了作者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删除。医保基金违规使用和医疗腐败交织
查处行动叠加
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在《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有关问答》中明确,集中整治的重点内容和措施有:
一是医药领域行政管理部门以权寻租;二是医疗卫生机构内“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以及药品、器械、耗材等方面的“带金销售”;三是接受医药领域行政部门管理指导的社会组织利用工作便利牟取利益;四是涉及医保基金使用的有关问题;五是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在购销领域的不法行为;六是医务人员违反《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
可以看到,医保基金使用的有关问题也是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的工作之一。
在对《2023年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工作方案》的解读中,国家医保局曾明确指出:随着飞行检查工作的持续开展,医药机构“明目张胆”的骗保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但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同时还呈现出手段更趋隐蔽并和医疗腐败交织的特点。7月21日,国家卫健委等十部门联合召开会议,部署开展为期一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国家医保局也是参与整治的部门之一。进入8月,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开展的2023年医保基金飞行检查工作正式实施。
2023年医保基金飞行检查工作的内容包括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医保经办机构,包括对医保内控管理情况,财务管理情况,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执行情况,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业务编码应用情况以及医保基金使用过程中涉及的医疗服务行为和收费行为等。
通过医保大数据,对2022年医保结算费用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耗材排名前30的重点药品耗材进行重点检查,对其他异常增长的药品、耗材等,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欺诈骗保行为,并予以严厉打击。
在医保大数据的运用下,销售排名靠前的药品及耗材可能存在的药价虚高、过度医疗、回扣等行为均可能显现出蛛丝马迹。通过医保数据库,医生用药情况、收取费用情况更加一目了然。
综合来看,这两项工作不谋而合。医院、药企合谋医疗腐败的后果之一就是蚕食、浪费医保资金,在带金销售各方完成利益置换的同时,医保和患者成为最终的买单方。因此打击不规范使用医保基金的行为,某种程度上也能对医疗腐败产生倒逼和震慑作用,而打击医疗医药腐败,最终挤出不必要的违规费用,也有利于节约医保资金。
天风证券在一份研报中分析指出,从短期来看,医药反腐相关工作的推荐对医院场景为主的相关业务(设备、耗材、药品)阶段性有影响,但按照政策要求,预计整体的影响可控,尤其是对于存量相关业务。从长期来看,真正具有临床价值的将会在竞争中优势更加突出,获得更快更高的销售放量。
附:2022年医保结算费用排名靠前重点药品耗材
附:2022年医保结算费用排名靠前重点药品耗材
*上述文章转载自赛柏蓝,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侵犯了作者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及时删除。
END
春日青岛的重逢让我们意犹未尽,感谢每一位医药大健康行业同仁坚定的选择。全国药品交易会定将延续精彩,不负每一份期待与热爱,让我们共享面对面交流的无穷魅力。如果您想
预订药交会展位
87届、88届药交会展位火热预定中!一站参展 纵享商贸对接 & 智慧交流展位有限 欲购从速!扫描左侧二维码
提前预订展位
如果您想
获取展会参观门票
点击 阅读原文 预订87届广州会展位
电话:13248139830(展商名录/门票)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