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汇集行业资讯 传递实时新闻
@
行业动态
28-29日山东半岛东北地区东部等地仍有强降雨,注意防范渍涝灾害
预计未来10天(8月28-9月6日),我国中东部地区无明显高温天气,大部时段光温条件良好,对过湿农田排涝散墒、作物生长发育和结实灌浆有利。28-29日,东北地区东部、山东半岛东部、江南东部、华南中东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低洼农田渍涝风险等级较高,易造成作物根系早衰、倒伏,影响作物灌浆乳熟。台风“苏拉”将于8月30日至9月1日影响东南部海域和沿海地区,福建、浙江沿海地区农渔业生产将受影响。西南地区西部和南部多降水,累计降水量有50-80毫米,部分地区有90-180毫米,四川南部、云南西部连阴雨及渍涝灾害风险等级较高,强风雨也易造成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倒伏、折损,不利作物灌浆成熟收晒。
建议:目前全国大部秋收作物处于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北方地区要做好作物后期田间管理,适时中耕划锄,增加田间通透性,根据作物长势合理施肥,促进作物充分灌浆、提高籽粒重;部分发育期偏晚的地块适当采取促早熟措施,确保秋收作物正常成熟;土壤过湿和有强降水的地区及时排涝降渍,防范农田内涝和作物倒伏。南方地区要加强稻田水肥管理,促进一季稻授粉结实和灌浆、晚稻分蘖拔节和孕穗抽穗。四川南部、云南西部及东南沿海等地在强降雨来临前注意疏通沟渠,雨后及时排出农田积水,防御渍涝害和作物倒伏。西南地区要提前做好收获、烘干机具准备和调运调度,利用降水间隙及时收晒成熟作物,防范连阴雨危害,并做好通风晾晒、储藏工作。各地要做好秋收作物中后期病虫害监测防治工作,落实“一喷多促”和统防统治,防止病虫扩散危害。
十部门印发《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方案》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将布局一批技术水平领先、减排效果突出、减污降碳协同、示范效应明显的项目,并明确了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重点方向、保障措施、组织实施方式等。《方案》将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按照源头减碳、过程降碳、末端固碳分为三大类,聚焦绿色生物化工示范等重点方向。
《方案》提出三方面支持举措。一是资金支持。对属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示范项目,统筹利用现有中央预算内投资渠道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示范项目,将符合条件的示范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同时,鼓励各地区通过预算内投资及其他财政资金渠道,加强对示范工程建设的支持。二是金融支持。加强金融税收政策支持,积极发挥碳减排支持工具、气候投融资等绿色金融产品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为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并落实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等保险补偿机制。三是其他要素保障。加强用能要素保障,将碳减排效果作为节能审查的重点考量因素;加强用地要素保障,鼓励地方探索弹性年期出让、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灵活的土地供应方式保障用地需求。
中国科学院新研究,实现高效输送营养至作物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汪国忠团队,利用硅基纳米材料的表面粗糙工程,在作物叶面实现了对大量元素氮、中量元素镁和微量元素铁的高效递送,为各类营养元素的有效利用提供了一条普适路径。相关成果相继发表在《美国化学会-纳米》和《环境科学-纳米》上,并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据介绍,该系列研究工作为进一步掌握纳米结构对营养元素的高效递送、实现化肥的“减施增效”农业双碳目标以及为未来“纳米农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启示。
华北制药爱诺公司与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合作共建农业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近日,华北制药爱诺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正式签约,双方将合作共建农业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一步做大做强微生物菌剂9912,共同开发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农药新产品。
双方前期合作的重要成果——9912,是以深海菌种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为核心建立的微生物产品体系,由此开发的新型肥料产品可快速补充土壤有机质与有益微生物,在增进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刺激作物生长、提高作物品质、增强植物抗病(虫)和抗逆性、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等方面效果显著。
@
公司新闻
中国中化发布ESG报告
2022年,是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联合重组后的首个完整运营年。为加强ESG治理建设、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中国中化首次编制ESG报告。ESG报告聚焦当下ESG发展趋势,对标国际主流ESG指标,加强企业管理、应对气候变化、废弃物管理、员工权益等相关指标信息披露,以彰显非财务绩效的方式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中国中化始终将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业务开展的重点任务,不断探索先进技术保障土壤与作物健康。2022年,推出土壤健康服务Interra Scan技术,生成高分辨率土壤属性地图,帮助种植者改善耕作系统,促进土壤长期健康;推出TYMIRIUM技术,一种种子处理和土壤应用解决方案,可提供强大的抗植物寄生线虫和土壤传播疾病的活性。
中国中化旗下先正达集团中国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农业农村部、大自然保护协会共同开展润田项目,2022年,累计应用面积已达25万亩,辐射推广面积400万亩,累计培训农民超过3万人次。同时减少了15%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了农田减排固碳与稳粮增收的目标。
2022年,中化现代农业MAP已在全国建成运营600多个MAP技术服务中心,实现2亿亩数字化助力农田管理。MAP在全国服务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超过2600万亩,平均每亩增收8%以上,助力国家粮食增产24亿斤。
脆秆稻是中国中化旗下荃银高科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共同选育出的水稻新品种,可将秸秆变成适宜牛羊食用的青贮饲料。一方面,从源头解决了秸秆全量还田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每年可节省饲料成本约25%。
中国中化旗下蓝星安迪苏的蛋氨酸产品是衔接饲料、养殖的重要载体,可充分弥补植物性原料蛋氨酸不足问题,从而减少饲料粮的消耗及浪费。在畜禽饲料中添加足量的优质蛋氨酸饲喂,预计全年可节约1000万吨饲料,减少饲料粮耕地使用面积700万-1000万亩。
雅本化学基地建设有序推进
雅本化学发布2023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5亿元,同比下降22%;实现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26%;实现扣非净利润0.9亿元,同比下降38%。其中2023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7亿元,同比下降32%、环比下降22%;实现归母净利润0.4亿元,同比下降29%、环比下降17%;实现扣非净利润0.4亿元,同比下降42%、环比下降17%。
公司各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新项目盘活存量资产:1)兰州基地:公司将分4期开发,截至2023年上半年,兰雅精化、兰沃科技主要为实现公司管线内新产品的落地生产,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兰雅药科承接公司创新研发成果放大与产品商业转化前的试验准备,配套部分医药中间体生产;兰农科技处于规划设计中,未来将探索产业链拓展和延伸。2)滨海基地:滨海基地二期项目于5月奠基,主要产品为创新农药中间体,有助于公司深化与重点客户的合作,借助新项目新产品盘活滨海基地存量资产。
中农立华扣非净利1.39亿元,同比增长4.53%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85亿元,同比增长3.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9.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增长4.53%,基本每股收益0.57元/股,研发投入2573万元,同比增长124.62%。
公司布局重要市场的自主登记项目,2023年上半年新开展登记92项;调整产品销售结构,加大杀虫剂和杀菌剂销售力度;对品牌进行焕新升级,推出“为农而立,灼灼其华”的全新品牌理念和品牌 Logo。
利尔化学扣非净利4.81亿元,同比下降54.19%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69亿元,同比下降11.9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0亿元,同比下降54.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81亿元,同比下降54.19%。其中原药销售27.76亿元,同比下降11.9%,制剂销售10.36%,同比下降18.84%。公司核心产品草铵膦产品价格下滑较大,给公司业绩带来较大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为2.02亿元,同比增长14.88%。
丰乐种业扣非净利-1122.41万元,同比减少226.14%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78亿元,同比下降0.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1.07万元,同比减少111.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为-1122.41万元,同比减少226.14%。各产业中,种子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86亿元,同比增长7.05%,主要是水稻产业加大品种建设,增加新品种销量,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2,329万元,同比增长33.27%。农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9.49亿元,同比减少3.74%,主要原因是国内外下游客户消化前期高价库存导致市场需求不足,同时,农化产品降价幅度较主要原材料降价幅度大,其中子公司湖北丰乐收入同比减少4,809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4326万元,同比增加5.73%。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种业拥有国内注册商标151枚,国外注册商标14枚,申请植物新品权保护31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12项,国外授权专利7项;农化行业拥有注册商标295枚,发明专利43项。
中农联合扣非净利-1554万元,同比下降137.34%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7万元,同比下降11.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83.91万元,同比下降128.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为-1554万元,同比下降137.34%。其中原药销售5.01亿元,同比减少12.09%,制剂销售3.37亿元,同比减少10.47%。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4274万元,同比减少11.65%。截至报告期末,已取得54项发明专利,其中4项专利在25个国家取得授权。公司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创制产品氟醚菌酰胺,并成功推向市场。通过多年科技攻关,成功研发出用于防治线虫的新型化合物并获命名三氟杀线酯,该产品已取得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葡萄牙、澳大利亚、印度等多国专利。上半年公司申请化合物、组合物、工艺等发明专利7项,获得国内专利授权1项,2项核心专利分别申请进入16个国家。深化新产品研究及技术创新,完成200多个化合物的合成及300多个化合物的活性筛选。投资设立子公司山东智荟检测科技有限公司,顺利推进GEP药效试验基地的建设。
报告期内,子公司山东联合年产3,300吨杀虫剂原药项目之虫螨腈原药项目基本达到设计产能;10,000吨/年二氯五氯甲基吡啶及5,000吨/年啶虫脒原药建设项目原药车间设备安装进入收尾阶段,中间体车间主体结构施工基本完成;子公司潍坊中农戊炔草胺项目及威百亩项目试生产按计划顺利推进。
甘肃西部鑫宇化学有限公司15000吨/年农药原药、制剂及中间体建设项目验收
近期,关于甘肃西部鑫宇化学有限公司15000吨/年农药原药、制剂及中间体建设项目在相关网站验收公示。项目位于甘肃省玉门东建化工业园内,占地面积194亩。
本次验收内容:一车间:1000吨/年灭草松原粉和2400吨/年灭草松水剂生产线、1700吨/年 2,4-二氯-5-硝基苯丙醚生产线;二车间:1200吨/年2-氨基磺酰基-N,N-二甲基烟酰胺生产线、600吨/年氟草烟(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原药生产线、1200吨/年烟嘧磺隆原药生产线;三车间:300吨/年五氟磺草胺原药生产线、1000吨/年精喹禾灵原药生产线、500吨/年 喹禾糠酯原药生产线及其附属设施(废气处理设施、厂区污水处理站、危废暂存间、储罐区、库房等)。
河北山立科技化学有限公司年产21万吨绿色农用化学品项目公示
近期,关于河北山立科技化学有限公司年产21万吨绿色农用化学品项目在相关网站进行公示。项目拟在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投资6.5亿元建设,项目年产21万吨液体制剂,其中年产200g/L草铵膦140000吨、10%草铵膦6000吨、15%草铵膦3000吨、30%草铵膦1000吨、20%乙羧草铵膦5000吨、23%草铵膦精喹乙羧1500吨、10%精草铵膦50000吨、15%精草铵膦3000吨、20%精草铵膦2000吨。
河北山立科技化学有限公司是河北临港化工有限公司注册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20年5月18日,位于沧州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占地面积约2000亩。
近日,安徽瑞辰植保工程有限公司子公司定远县嘉禾植物保护剂有限责任公司年产5000吨二氯喹啉草酮、二氯喹啉酸合成项目一期工程顺利投产。
@
产品新闻
创制杀虫剂环丙氟虫胺制剂产品正式定名
百施佳是南通泰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创制的间二酰胺结构杀虫剂,其原药环丙氟虫胺是泰禾创制的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合物。环丙氟虫胺作用机制新颖,具有高效、低毒、起效快、杀虫谱广、渗透性好、持效期长的优异杀虫特性,且与现有农药没有交互抗性,用药量低,对环境安全。百施佳适用于蔬菜、果树等作物上常见的小菜蛾、甜菜夜蛾、草地贪夜蛾、跳甲等难防害虫,同时打破了二化螟抗性区域无药可用的困境。
先正达在巴西推出新生物刺激剂,打破水果作物休眠
先正达生物在巴西推出了含有无机氮的生物刺激剂ERGER。ERGER可促进温带水果作物的新陈代谢,打破休眠,为提高作物出芽的一致性与活力创造条件。巴西南部地区温暖的冬季及其频繁出现的温度波动容易引起作物休眠和出芽低的问题。据介绍,这是巴西市场上唯一一款可用于打破苹果、梨、葡萄及其它核果休眠的生物制剂。
今天的新闻就是这些,祝各位听众新的一周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电话:13248139830(展商名录/门票)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