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2022年,40 UNDER 40将携手战略资源伙伴科勒精选,为中国设计黄金一代赋能加冕。科勒精选·住宅设计风格榜将作为40 UNDER 40中国设计杰出青年的联盟赛事,向40 UNDER 40提名从科勒精选·住宅设计风格榜中脱颖而出的优秀设计师!
科勒精选·住宅设计风格榜由科勒中国于2019年发起,旨在发掘年度优秀住宅设计作品,为更多设计新秀搭建展现自我的舞台,传播敢创设计与艺术之美。2022年科勒中国联合广州设计周及设计纪元进一步升级科勒精选风格榜,邀请知名设计师担任评委,表彰年度优秀住宅设计作品,同时助力获奖设计师参与40 Under40中国设计杰出青年等国内、国际设计大奖评选。
科勒精选·住宅设计风格榜评委林琮然,是拥有多重身份标签的创意哲人,有着忙碌的建筑师,策展人,文创策划等身份标签。擅长跨界设计,作品跨足城市规划、建筑、室内 、家具,策展和艺术品创作。他“前卫自然”的设计风格和人文情怀,不断实践了想象的无形和有机,将设计的艺术性和功能性完美结合,为生活创新。近期竣工的溧阳博物馆,成都经开小白楼等,广受世界各大建筑设计媒体的好评。
Q:林琮然老师作为获奖专业户,在国际上斩获很多奖项,在您设计成长之路的不同阶段,对“设计”和“风格”的理解有产生过变化吗?在哪些方面有具体体现呢?
林琮然:设计一定有起因,有时是解决困境,或是带有某特殊目的性。设计的内容永远是多元复杂的,不可能一开始设计就能设定好风格。所谓设计师的风格,是交由他人来定义,人们将透过不断积累的作品,逐渐而形成的一种的风格印象,这是专属你特有的解决或回应世界的方法。比如在疫情时,参与了美国硅谷中央公园地标竞赛,反思透过疫情后世界需要一个新的精神象征,将五个象征五大洲的景观板块,再重新联合到一起,构成一个新的回归的象征。这是第一次参与城市地景艺术,以前卫自然的概念出发,最终与过往设计风格还是保有延续性。所以设计一路上不是倒果为因,而是自然而然的形成。
Q:后疫情时代,消费者的居住习惯和需求都发生了些许变化,未来无论空间设计会有哪些趋势性变化和改变?(或者您现在最想改动优化的是哪个空间或者区域?)
林琮然:大家隔离在家,公共区域未开放、进出小区严格管制。长达两年多,城市到处都处于随时可能封闭的状态,大家对于空间理解越来越清晰。过去人们会模糊所谓的公私领域,打破壁垒的界线,但现在因为防疫,在私领域里,期待保有一个更健康、更舒适、更疗愈、更安全的家居生活,重要是可以解决长时间储存食物的需求,这已经形成居家设计一个主流议题。公共区域如商场、美术馆、办公室反而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设计会更加开放、更加包容、努力拥抱大自然,空间将打破以往的机能导向,精神上会追求一种自由度,保留更多的想象力,让人愿意亲近。
▲诺贝尔科技文化中心
Q:您的很多建筑项目都极具创造性,在设计项目中,社会通识性审美和个人风格是否会有冲突?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
林琮然:过去所谓美学的评判标准掌握在知识分子、或是集中在少数拥有专业话语权的专家,这些人的看法,往往与大众审美意识相反,由每年十大丑建筑可看出来十分割裂,尤其近几年自媒体的抬头趋势,网红形成了主流意见,更推动着行业的发展,这是很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当把这审美权给到不具备专业素养的一般民众,难道他们看的东西、美丑的判别就是有问题吗?我并不这样认为,其实更多人关注设计,所给出更多元的意见,反而有助于推动设计圈形成自由与活力的表现,大众的意见反应现况更具有普世参考价值。那些高高在上的学者专家、或专业领袖的意见,可能在下一秒钟,或者下一个时代,马上会被抛弃颠覆。因此每个人都需要保持接受批判后无所畏惧的内心,要回归到自我实践的道路上,坚守自己所认定的美好、有价值的事,未来发展会越来越多元丰富,新世代的设计,无需人云亦云患得患失,积极去开创属于自己的表达才重要。
▲溧阳文化中心
Q:林琮然老师拥有多重身份标签,建筑师、策展人、文创策划,这样多元化的设计方向为您的工作带来哪些收获?
林琮然:工作形式涉及不同的任务和要求,给到不同的眼界和不同的刺激。过去的君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君子不画地自限。把古代的道理,放在当代设计师或建筑师身上,也是适用的。设计需要借由不同项目的挑战,都能产生出不同的连结,对于设计多重任务是很好的试炼。也许面对一个公共艺术项目的时候,能运用到的是一船烟的想法;可能面对一个建筑,用的是景观小桥流水的形态来设计。这种多元跨界的身份,面对任何尺度和多重设计项目反而拥有更多的联想和回答,不以单一的结果来面对人生,无形会更有意外的收获。
▲成都小白楼
Q:作为评委,你觉得什么样的设计作品在未来设计的发展趋势中会占据优势?更受居住者的青睐?
林琮然:以自然为本。过去设计他人的住家重要的是设身处地,为居住者思考未来的生活,去解决当下的一些问题,替过去做一些梳理。这三个维度,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必须去思考,但如今设计师在为居住者树立生活中必需的三个维度中,更应该放入第四维度一种自然的精神,十年前在台北设计过一个居家,现在来看现代风格十分常规,但当时时刻意留设了阳台一个角,设计了生态小池,让小孩成长时有了自然生态的陪伴,从小有了环保的概念,到现在屋主也还会感谢这角落的设计,疫情后现在居家拥有第四维度才是一个未来性的设计。
▲四面山云山艺术馆
Q:作为2022科勒精选·住宅设计风格榜的评审,您最看重的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呢?
林琮然:除解决为他人设计的三个维度,更可能是希望看到第四维度,自然精神上的思考,设计师如何考虑自然与生活的关系,也许是将好的阳光空气花与水结合到室内生活,这都是我评选关注的重点。
▲CZDHOTEL
Q:优秀的作品都会跟个人品牌相互成就,您怎么看待设计师个人品牌的价值?奖项对设计师的个人品牌价值有什么促进作用?
林琮然:作品在获取奖项,这是值得鼓励的,同时也代表中国设计行业的成长快速,有机会让设计师在奖项的舞台上有更多的注目和鼓励,这是值得大家去努力争取的,因为每位设计师在成长的阶段都应该有一定的目标。奖项和设计师品牌互相连结,更多的时候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设计被更多人看到,不单纯只是为了打造个人的品牌,获奖本身的动机应该是纯粹的。如果只是要做品牌,还有很多不同的渠道,不一定用获奖来提升知名度。获奖者必须面对社会责任的问题,你把做过好的东西进行评选,分享给世界,透过奖项让也让同行间进行学习交流,这应该是出发点和目的性。至于个人品牌价值,只要作品尽可能做到最好,就自然会吸引到欣赏者与行业口碑。
▲兰巴赫LENBACH ROOF 北京旗舰店
在与林琮然的对话中,让我们看到了设计师对设计当下与未来的哲思,对空间与自然的尊重。也许就是在不同环境中努力探索脉络,无尽地挖掘归属感的出口,让所有的答案还原成一扇扇的光影,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也让他从设计探索者到行业推动者,最终,成为更宏大社会价值的承担者。
一次直击内心的对话
一场设计风格的思辨
2022科勒精选·住宅设计风格榜
等风来,等君临
组织机构
支持机构:广州设计周、设计纪元
战略联盟赛事:40 UNDER 40中国设计杰出青年
联盟赛事支持媒体:广州设计周新媒体联盟、iDesign绝对设计、凤凰家居网、太平洋家居网、漂亮家居、巨量引擎、一点资讯、专筑网、ZaomeDesign、设计师designer、YOU design、设计部落、AZ设计师内容社区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2022广州设计周商务合作书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