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收录于话题
近日,广州市卫健委发布了《广州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2021-2035年)(中期成果稿)》(以下简称《规划》),并征求意见。
《规划》指出,到2025年,广州将建立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覆盖城乡、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的医疗卫生服务设施体系。
规划2035年形成“三核四极”的多中心、网络化的医疗卫生总体空间布局结构。“三核”为广州中心城区、南沙新区、东部中心,“四极”包括国家知识中心城、北部增长极、番禺智造创新城、从化绿色发展示范区四个外围综合新城。
01
越秀区
规划至 2025年,越秀区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 19.1-20.0张。规划至 2035年,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 27.41张。
将依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越秀院区、广东省人民医院东川院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越秀院区、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改扩建项目,结合周边闲置物业盘活,释放空间资源支持临床研究、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助力打造与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辐射东南亚的国际一流健康医疗中心。
这些医院将改扩建
1.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越秀院区
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越秀院区
3.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4. 广东省人民医院越秀总院
5.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沿江院区
6.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越秀总院
7. 广州港颐康医院
8.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
9.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越秀院区
10. 广州市越秀区骨伤康复医院(广州市越秀区第二中医医院)
11. 广州市越秀区中医医院
12.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越秀院区
13.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越秀院区
14.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区庄院区
15. 广东省生殖医院
16. 南方医科大学第九附属医院(广东省皮肤病医院)越秀院区
17.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婴院区
18.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越秀院区
19. 广州市胸科医院(广州市结核病防治所)越秀院区
20.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越秀院区
21. 广州市越秀区妇幼保健院
22. 广州市越秀区口腔医院
23. 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恒福路院区
24. 广州市越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这些医院将规划新增
1. 广州市正骨医院(远期新增)
02
海珠区
规划至 2025 年,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 6.5-7.2 张。广州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2021-2035 年)规划至 2035年,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 6.8张。
依托海珠区打造医疗区域性中心的战略定位,重点针对海珠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闲置的特点,规划策略以强化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完善区域医疗设施短板、有序适度扩大医疗卫生设施规模、优化分级诊疗结构与服务品质为主。
这些医院将改扩建
1.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海珠院本部
2.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琶洲院区
3. 广东省第一荣军医院
4.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海印院区
5.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海珠总院)
6.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西院区
7.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海珠湾院区
8. 海珠区人民医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9. 海珠区中医院(新址)迁建
10.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11. 广州市海珠区石溪中医医院
12. 海珠区口腔医院新址迁建
13. 广东江南医院
这些医院将规划新增
1. 海珠区妇女儿童医院
2. 规划三级医院1 官洲街道,1000床
3. 规划三级医院2 华洲街道,500床
4. 规划三级医院3 官洲街道,500床
5. 规划三级医院4 华洲街道,1000床
6. 规划三级医院5 沙园街道,500床
7. 规划三级医院6 瑞宝街道,500床
03
荔湾区
根据《规划》,至2025年,荔湾区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5.6-6.5张。规划至2035年,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7.4张。依托荔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医药健康综合试验区的定位,规划策略以强化优质医疗资源空间布局、推动优质资源扩容为主。
荔湾区人民医院
荔湾区人民一眼效果图
这些医院将改扩建
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广州市慈善医院)
2.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荔湾院区
3.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坦沙院区
4. 广州市荔湾中心医院
5. 广州广钢新城医院
6. 广州造船厂医院
7. 荔湾区人民医院
8.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荔湾龙溪总院
9.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鹤洞分院
10.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荔湾院区
11. 广州市荔湾区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
▲ 点击查看:【德品医疗股份】为中国医院打造更智慧的护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04
天河区
规划至 2025 年,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 5.4—6.2 张。规划至 2035 年,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 7张。依托天河区高水平健康区域标杆的定位,重点针对天河区公立医疗机构主体地位不突出、优质医疗资源配置水平较弱、社区卫生服务网底有待加强的特点,规划策略以均衡医疗设施空间布局、扩容优质医疗资源、扩建基层医疗设施为主。
天河区计划新增多所三级医院,其中,不乏中山系、暨南系三甲资源。
这些医院将改扩建
1.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天河院区
3.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山大道院区
4.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珠吉院区
5.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区
这些医院将规划新增
1. 广东省骨科研究院(长兴院区)〔原规划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研究院 (天河)〕
2. 广州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新院区 (意向选址)
3. 渔沙坦规划医院(原凤凰远期规划医院)
4.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广州市中医医院)天河院区
5. 中山大学口腔医学科学中心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天河院区 )二期
6. 中山大学肿瘤医学科学中心 (天河院区)
7. 中山大学口腔医学科学中心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天河院区 )一期
8. 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科院区
9. 天河区妇女儿童医院
10. 广州国际妇儿中心
11. 广州市医养结合综合服务中心 (含老年大学)
05
白云区
规划至 2025 年,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 6.8-7.5 张。规划至 2035 年,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 7.5张。
依托白云区建设区域医疗服务中心的目标定位,重点针对白云区医疗设施较充足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特点,规划策略以整合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合理均衡布局医疗资源、完善短板区域设施布局、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主。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嘉禾院区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嘉禾院区鸟瞰图
这些医院将改扩建
1.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2.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民航院区
3.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嘉禾院区
4.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白云分院黄石院区 (白云区人民医院 )
5. 广州白云山医院
6.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总院
7.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广州市中医医院)同德围院区
8.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
9. 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白云院区
10. 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
11.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白云院区
12. 广州市白云区妇幼保健院 (迁建)
13.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4. 白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这些医院将规划新增
1. 广东省人民医院白云院区
2. 南方医科大学第九附属医院白云院区
3.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白云湖分院
4.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白云院区 (广州市应急医院 )
5. 白云区公共卫生医院
6. 位于钟落潭镇的1000床三级医院
7. 位于白云湖街道的800床三级医院
8. 位于松洲街道的800床三级医院
9. 位于同和街道的三级医院(广药白云山森林医疗综合体项目 )
10. 广龙地块500床三级医院
11.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白云院区
12. 广州市老年医院
13. 专科医院(健康城二期)
14. 广州市紧急医学救援指挥中心
06
黄埔区
规划至 2025 年,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 5.5—6.5 张。规划至 2035 年,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 8.2张。
依托黄埔区区域医疗卫生服务高地的定位,重点针对黄埔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基层医疗卫生设施分布地域差异大、南密北疏的特点,规划策略以南部老黄埔片区完善提质、盘活存量、中部科学城片区整合优化、补齐短板、北部中新知识城片区重点培育、优先保障为主。
这些医院将改扩建
1.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
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东院区 (脑科学中心)
3.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黄埔院区
4. 广东省工人医院
5.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6. 广州开发区医院(西区院区)
7. 中新广州知识城医院(新龙镇中心卫生院、黄埔区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8. 广州市老年病康复医院(广州市东升医院)
9. 广州市黄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易址新建)
这些医院将规划新增
1.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知识城院区
2. 广东省人民医院黄埔院区
3.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黄埔院区
4.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黄埔院区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
5. 广州开发区医院永和院区
6. 前海人寿粤广医院
7. 黄埔杏林创新谷(黄埔区中医医院)
8.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黄埔院区
9.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黄埔院区
10. 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广州市皮肤病医院)黄埔院区
11. 卫浦医学成果转化谷项目
12. 黄埔区规划新建妇幼保健院
13. 黄埔区规划新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07
花都区
规划至 2025 年,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 3.3-4.2 张。规划至 2035 年,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 5-6张。
依托花都区打造国际健康医疗中心、承接医疗广州非中心功能的目标定位,重点针对花都区医疗资源供给总量不足、空间分布不均衡、缺乏优质医疗资源的特点,规划策略以加快补齐医疗设施短板、增补优质医疗设施、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主。
这些医院将改扩建
1. 花都区人民医院(花都区救治中心) 花城街道 三级 1050 1500 区属 公立医院 现状迁建
2. 广州市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区) 迁建
3.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互联网医院 )
这些医院将规划新增
1. 中山大学附属仁济医院
2. 秀全街道300床二级公立医院
3. 花东镇/炭步镇300床二级公立医院
4.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花都院区
5.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汽车城分院
6. 广东省人民医院花都院区(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7.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花都院区
8. 花都区脑科康复医院
9. 广州市花都区120急救医疗指挥中心
10. 广州血液中心花都区血站
11. 花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08
番禺区
根据《规划》,番禺区规划至2025年,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3.4-4.3张。规划至2035年,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4.5-5.3 张。重点针对番禺区优质医疗资源总体不足、配置布局失衡的特点,规划策略以补足医疗设施短板、强化特色专科建设、扩容优质医疗资源为主。
这些医院将改扩建
1.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番禺院区
2.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
3. 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区
4. 广州市番禺区第六人民医院新院区(雅居乐北苑医院)
5. 广州市番禺区第七人民医院(广州市番禺区石楼医院)
6. 广州市番禺区第八人民医院(广州市番禺区石碁人民医院)
7. 广州市番禺区新造医院
8. 广州市番禺区沙湾人民医院
9. 广州市番禺区化龙医院
10.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
11.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
12. 广州市番禺区第三人民医院(广州市番禺区岐山医院、番禺区精神卫生中心)
13.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高水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这些医院将规划新增
1. 广州市胸科医院(广州市结核病防治所)南部院区(意向选址)
2. 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新院区(番禺南村镇里仁洞村旧改项目)
3. 广州市番禺区第五人民医院新院区(广州市番禺区钟村医院)
4. 沙溪村二级医院
5. 广州富力国际医院
6. 规划选址石碁镇1800床中西医结合医院
7. 茶东村三级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脑血管病院区意向选址)
8. 韦涌村三级医院(广东省省级紧急救援基地意向选址)
9. 罗家村1000床三级医院
10. 沙亭-柏堂1000床三级医院
11. 东乡村1000床三级医院
12. 明经村500床三级医院
13. 官堂村500床三级医院
14. 大平村500床三级医院
15. 福涌村500床三级医院
16. 新造镇500床三级医院
17. 东环街300床二级医院
18. 南村村300床二级医院
19. 屏山二村300床二级医院
20.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番禺院区(广东省儿童医院番禺分院)
21. 广州市番禺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09
南沙区
根据《规划》,至2025年,南沙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4.5-5.5张;至2035年,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6.5张。
依托南沙区打造国际医疗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卫生新高地、国际一流的医疗产业创新中心的目标定位,《规划》策略以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总量提升和结构优化、强化基层医疗能力、聚焦打造大湾区高水平医疗服务核心为主。
支持南沙扩大优质资源供给,增补高水平医院并扩大现有三级综合医院规模,构建紧密型、连续性、多样化医疗服务体系。
支持在南沙区建设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南沙)口腔医院等高水平医院,增强对明珠湾、万顷沙等重点板块的服务能力。
新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南沙院区,填补片区高水平医疗资源缺口,引导区级医疗卫生设施向城市中心布局。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南沙院区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南沙院区效果图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沙院区)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项目效果图
这些医院将改扩建
1.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
2. 广州市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
3. 广州市南沙区第一人民医院
4. 广州市南沙区第三人民医院(广州市南沙区精神卫生中心)
5. 广州市南沙区第二人民医院
6. 广州市南沙区榄核医院
7. 广州市南沙区东涌医院
8. 广州市南沙区鱼窝头医院
9. 广州市南沙区妇幼保健院
院)
这些医院将规划新增
1.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
2. 选址大岗镇330床三级公立医院 规划新增
3. 选址大岗镇300床三级公立医院
4. 选址大岗镇1000床三级公立医院 规划新增
5.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应急救治中心
6.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南沙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国家医学中心)
7.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南沙院区
8.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沙院区
9.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南沙院区
10
从化区
规划至 2025 年,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 3.7-4.7 张。规划至 2035 年,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 6.0张。
依托从化区建设“乡村振兴”“和谐共生”的“健康促进区”的定位,重点针对从化区优质医疗资源不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置较为落后的特点,规划策略以扩容优质医疗资源、强化基层医疗能力为主。
这些医院将改扩建
1. 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从化院本部
2. 广州市从化区中医医院
这些医院规划新增
1.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从化妇女儿童医院
2. 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医养结合院区
3. 广东珠江惠仁医院
11
增城区
规划至 2025 年,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 3.8—4.8 张。规划至 2035 年,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 6.8张。
依托增城区广州东部区域医疗中心的定位,重点针对增城区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突出的特点,规划策略以引进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拓展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优化分级诊疗结构与服务品质为主。
这些医院将改扩建
1.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增城院区(广州市增城区中心医院)
2.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
3. 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
4. 增城区新塘医院(增城区第二人民医院) (新址,原址保留为镇卫生院)
5.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综合医疗院区(意向选址)
6. 广州市增城区中医医院易址新建
这些医院将规划新增
1. 广州科教城医院
2.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增城院区
3. 广州黄敏正骨医院(广州正骨医院增城院区)
4. 龙城国际康复医疗中心(广东龙城医院)(康复医院部分)
5. 龙城国际康复医疗中心(广东龙城医院)(护理院部分)
来源:广州市卫生健康委
END
戳”阅读原文“,查找更多您需要的内容
电话:13248139830(展商名录/门票)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