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收录于话题
找人“砍一刀”在海外火了!
经历疫情三年,全球经济形势严峻,消费降级成为全球消费市场的最大趋势,各国人民不得不在购物决策上更加谨慎,例如提前做预算、购买打折商品等。海外版拼多多TEMU(发音为tee-moo)的入场跟当初国内市场的廉价小超市策略如出一辙,一下子成为全球市场的刚需。
图片来自网络
围攻SHEIN、亚马逊,全球电商大战
目前,TEMU已经进军包括亚洲、欧洲、北美、拉美以及大洋洲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北美、东南亚、日本更是捷报频传,根据SensorTower公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美国电商App下载榜单,TEMU位居第一,SHEIN、亚马逊、沃尔玛都得纷纷让路。第二季度更是跻身全球下载量前十名。
图片来自网络
根据新京报发布,自上线至今,TEMU已经实现对国内制造业品类的全覆盖,先后推动服装、数码、家电、箱包、户外、配饰、玩具、文具等上万家制造业企业成功出海。目前,TEMU平台上的女装、小家电等热销产品已经实现单品日销10000件,单店日销超过3万单。
TEMU一路高歌猛进,同样背靠中国供应链、瞄准低价产品的SHEIN首当其冲。二者对于供应链的争夺逐渐激烈。争议的背后足以窥见TEMU强大的市场影响力。
图片来自网络
全托管模式,企业只是供货商
相较于SHEIN和亚马逊等电商平台,TEMU最大的特点是它采用“全托管模式”,平台是全局唯一的管控者,掌握着选品、定价、上架销售等核心权力,TEMU的卖家虽然在App上有自己的店铺,实际角色却只是产品的供货商,只需要承担上传产品资料,并把货物寄送到TEMU指定仓库,后续销售运营物流全部由平台接手。
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很多国内卖家来说,这种模式相当具有吸引力。不再受制于出海路上的语言、文化、物流以及因地制宜的宣传策划壁垒,只需要保证供货就能轻松赚钱,快捷而高效。
如今海外市场风云变幻,跨境电商一夜之间遭遇洗牌甚至不复存在不再是天方夜谭。全托管模式对于平台的优质供应链以及优质产品无疑也是一种保障,同时也能够拥有更加极致的性价比吸引消费者,守护自己的市场份额。
哪类文化用品企业更适合TEMU?
先说答案:工厂型、源头型企业。
官方数据显示,TEMU的“货物供应+店铺托管”的模式释放出巨大的效应。截止今年3月,5000万以上的注册用户在TEMU App频繁购物,每月成交额达到10亿美元。虽然销量喜人,但这种供货模式下的潜在隐患也渐渐浮出水面。
在平台首页我们可以看到,用户首次下单可以享受30%的折扣,在各个城市和地区都延续了低价策略、开展满减活动、许多商品不仅包邮而且可以免费退换...
图片来自 蓝海亿观网
据蓝海亿观网报道,Temu菲律宾站刚上线1-2天,一些商品出单量已经达到了10万+。产品价格非常便宜,基本是几元钱、十几元钱不等。
辉煌的销量数据背后,残酷的现实是商家为了进军新市场,不得不在平台的强势压价下妥协接受极低的利润。报道中提到一位入驻商家被TEMU反复要求调价达到32次。也有商品虽通过核价成功上架,却因为出现了更低价格的竞品,而被平台强行下架。
文化用品行业普遍的利润率较低,面对平台压价根本没有还价的空间。而工厂型、源头型企业往往拥有强大的供货能力,对价格的掌控更加灵活,但在宣传推广上有极大的短板。因此这类在遇到平台强势压价时可以通过对成本的把控灵活应对,并在成功入驻后可以借助TEMU平台自身的流量打开宣传路径。
其他类型企业如何玩转TEMU?
对品牌型/设计主导型企业来说,平台的低价策略无疑是一场严酷的生存挑战。不停的价格战,只会陷入品质和利润的抉择。那么,对于这类企业来说该如何面对呢?
1. 商品本土化:根据当地消费/风俗习惯,因地制宜的进行选品或设计新品。
2. 瞄准垂直目标市场:专注于特定的细分市场,提供独特/难复制的产品及服务,来吸引有特定需求的垂直消费者。
3. 打造爆款:爆款思路永不过时,保证店铺上架产品的数量,被市场选中的机会才更多,对于热销款要注意库存,不能断货,所以供应链方面一定要有保障,才能跟上热销品的销量,支撑爆款的打造。
4. 增加附加值: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有追逐低价的消费者,也有追求品质和高附加值的消费者,针对后者往往定制化的、限量的、设计感的、安全环保的产品更受青睐。
在全球经济环境下行,消费降级的市场环境下,我们大概率会将目光首先集中于低价这个核心优势,但未来相较于低价的席卷,低价+营销+物流才是综合能力组合拳。
全托管≠甩手掌柜
“
卖家会高度依赖平台,反而被平台掣肘
一旦平台服务出现问题或是政策调整,可能会对卖家“牵一发而动全身”。同时,相较于自运营,全托管一定会从某种程度上限制卖家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因为卖家需要遵守平台的政策,在这种规模化的运营体制下,品牌的定制化要求和特殊打法将会无处发挥。
因此卖家需要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中厘清概念:全托管≠一劳永逸,仍然需要积极参与运营和营销活动,关注产品质量、品牌形象、市场推广等等。不同类型的卖家更要根据自己的产品和经营情况选择如何合理利用平台的供货模式,而不是一味地相信网络的“躺赢”噱头,最后被淹没在跨境电商平台和卖家的厮杀中。
图片来自网络
随着平台之间的生意边际不断交互、延伸,商品价格越压越低,也变相给中国卖家出海带来新挑战。当然电商只是出海的其中一种方式,对于文化用品来说,避免陷入低价、同质化的内卷漩涡,结合“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优势进行创意、科技、品牌力的多维比拼,才是成功出海的王牌。
117届展会回顾
117届CSF文化会圆满落幕 | 点击图片完整回顾
第118届中国文化用品商品交易会
2024.6.13-15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作为亚太地区领先的文化和办公用品贸易平台,诞生于1953年的中国文化用品商品交易会(CSF文化会)可谓是行业常青树,既是国内文化和办公用品行业的聚焦盛会,也是全球文化和办公用品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重要窗口。始终致力于成为集信息交流和商务合作于一体的综合性行业平台,向业界传达新理念、展示新成果、发现新商机,助力文化和办公用品产业发展。了解更多:
CSF文化会官方媒体渠道:
微博
微信公众号
小程序
视频号
官方社群
小红书
百家号
哔哩哔哩
抖音
企业/新品资讯投稿、转载请联系:
Iris.
电话:13248139830(展商名录/门票)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