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河南省高速公路53个在建项目
16个项目有望年底通车
目前,全省高速公路在建项目共53个、总里程3388公里、总投资4612亿元,其中安罗高速上蔡至罗山段等16个项目正在加快施工,年底有望通车,其他公路水路在建项目也在全力推进,预计上半年全省公路水路将完成投资800亿元以上,大幅度超额完成半年投资任务。
在抓好通车和在建项目的同时,河南省交通厅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稳住经济大盘系列会议精神,按照 “能开尽开、能开快开”的要求,将“十四五”计划开工的12个、总投资218.4亿元的公路水路项目,提前到6月底前集中开工建设,涉及公路、水运、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三大类。目前,12个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已经具备了开工条件。
一是兰原高速兰考至封丘段项目。项目总投资70亿元,全长30公里,是我省沿黄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东坝头黄河公路大桥主桥全长9.1公里,采用技术先进的主跨360米的三塔斜拉桥建设,项目的实施将形成豫北新的跨黄河标志性通道工程,对助力乡村振兴、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航道港口项目6个。项目总投资102亿元,其中,航道项目3个,总里程205公里,按三级以上航道标准建设,主要涉及淮河息县、淮滨、固始段,沙颍河周口至省界段;港口项目3个,主要涉及周口港中心港区、沈丘港区刘集作业区和信阳港淮滨港区。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提升沙颍河、淮河,周口港、信阳港“两河两港”服务水平,加快公转水和多式联运发展,促进我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和“通江达海”效能升级。
三是航空港区交通优化提升建设项目5个。项目总投资46亿元、总里程56公里。既有国道107、省道225、省道317等国省道新改建工程,也有梁州大道、渠南路等城市道路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完善航空港区道路交通网络,以交通先行更好服务支撑郑港“双核”引领,助力郑港融合发展。
7项水利工程6月底前开工将增加生态补水能力1.8亿立方米获悉,“十四五”期间,河南省谋划实施25项重点水利工程,目前已开工9项。计划6月底再集中开工等7项工程。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网络型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水资源优化配置、防洪减灾、水生态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据介绍,河南省水利厅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四水同治”、统筹推进“五水综改”部署安排,谋划提出了构建“三横一纵、四域贯通”河南水网总体布局,即:以黄河、淮河、沙颍河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主骨架和大动脉,以控制性工程为节点,以智慧化为手段,以引调水工程和输水干渠为通道,贯通江、淮、黄、海四大流域,构建集水灾害科学防治、水资源均衡配置、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综合治理为一体的现代水网体系。近年来,河南省始终坚持“项目为王”,谋划实施“四水同治”项目1724个,完成投资2860亿元,其中总投资341亿元的“十大水利工程”,已完成投资267亿元。今年,河南省抢抓中央稳经济促增长政策机遇和灾后重建历史机遇,开工建设水利重点工程(含续建)21项(类),总投资1189.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538亿元、占比45.2%;年度计划投资430亿元,截至5月底完成207亿元、完成率48%。“十四五”期间谋划实施25项重点水利工程,总投资2014亿元,目前已开工9项,计划6月底再集中开工汉山水库工程、前坪水库灌区工程、新乡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线项目、三门峡水库清淤工程、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农村供水四化试点工程、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工程等7项工程。这7项工程,既有洪水控制、水源调蓄的重大节点工程,又有城乡供水、引水灌溉的输配水工程,都是配置水源、联通水系、构建水网的重要工程。建成后可恢复和提升供水能力13.3亿立方米,发展和改善灌溉面积855万亩,年新增粮食10.5亿公斤,增加生态补水能力1.8亿立方米,系统完备、丰枯调剂、循环畅通、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水网加快构建。“水利工程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基础设施,覆盖面广、投资带动力强、产业链条长、创造就业机会多。即将开工的7项水利工程,总投资576亿元,增加就业岗位25万个,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孙运锋说。郑州一批基础设施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598亿元
昨日上午,郑州市2022年281个基础设施项目集中开工。此次集中开工的281个基础设施项目,涵盖新基建、交通、能源、水利、市政设施等多个领域,总投资598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09.2亿元。281个集中开工的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推进城市功能完善、“1+8”都市圈互联互通,有效带动我市综合承载力、产业竞争力、开放带动力的全面提升。
航空港区
开工39个项目 郑开同城东部供水工程开建
2022年,航空港实验区围绕交通、能源、百城提升、乡村振兴建设等领域实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128个,总投资1095.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4.2亿元。参加此次集中开工活动的项目39个,总投资115.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5.9亿元。项目主要包括郑州郑开同城东部供水工程、港区输变电打捆工程、燃气利用工程等。这些项目的开工建设将为航空港实验区进一步“保枢纽、保民生、保在建、补短板”提供重要支撑。
郑东新区
19个基础设施项目集中开工 主要集中在龙湖北区和白沙园区
昨日上午,郑东新区举行基础设施项目集中开工仪式,19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3亿元,涵盖灾后重建、重点项目配套道路桥梁、生态绿化水系等各领域。
本次集中开工的魏河两岸雨水泵站、宇正路、金水河黄河东路拦蓄水建筑物工程等19个项目主要集中于龙湖北区和白沙园区。
郑东新区全年谋划基础设施项目371个。永盛明渠疏通、阜外医院雨水泵站、白沙路雨水连通工程等灾后重建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为今年夏季主汛期防汛备汛打下了良好基础。
年初以来,经开区共谋划实施项目214个,总投资1132亿元,年度投资目标230.8亿元,计划新开工项目109个,续建项目86个,前期项目19个,计划竣工投产项目97个。
据了解,本次参与集中开工基础设施项目12个,总投资3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9亿元。包含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计算中心平台建设等5G新基建基础设施项目1个,郑州市东部原水干管工程(一期)、经南十一路(京珠东环路-二十二大街)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2个,经开区滨河新综合管廊一期集中供热管网工程、东南四环连接线及兰心路廊道绿化建设工程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6个,花马沟截污及河堤抢险、十七里河综合整治工程等水利项目3个。
巩义市
总投资58亿元 32个项目集中开工
昨日上午,巩义市2022年基础设施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集中开工项目32个,总投资5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2亿元。
郑州市2022年基础设施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采取“主会场+15个分会场”的方式,郑州市主会场设在郑开同城东部供水工程郑州东部原水干管工程现场。
今年以来,巩义市共谋划、实施各类基础设施项目137项,总投资50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5亿元。此次集中开工活动的项目涵盖城市更新、卫生医疗、市政道路建设、交通、能源等多个领域。
新郑市
35个基础设施项目集中开工 新郑新区公共停车场将提供1224个停车位
昨日,新郑举行2022年基础设施项目集中开工仪式。2022年,新郑市谋划基础设施项目125个,计划总投资459.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6亿元。项目涉及城市乡村道路、智慧城市、市政设施、电力管线、老旧小区改造、生态建设等重点领域。新郑市此次基础设施领域新开工项目共35个,计划总投资33.9亿元,2022年计划投资17.9亿元。
新郑新区公共停车场和地上市民广场工程项目,位于永盛街以东、人和街以西、鸿泰路以南、创业路以北,主要建设地下车库工程、地下连通道工程和地上市民广场工程,项目建设周期两年,建成后可提供1224个机动车停车位,预计间接带动就业人数200人。
中原区
集中开工基础设施项目11个 重点推进泰州路、百泉路等道路建设
昨日上午,郑州市举行基础设施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中原区在二砂北路(洛达路—华山路)项目施工现场设立分会场。
年初以来,中原区共谋划中原华山智慧停车场、李江沟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38个,采取“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等措施加快推进。本次参与集中开工基础设施项目11个,总投资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7亿元。包括重点推进泰州路、百泉路等道路项目3个,总投资0.75亿元。
高新区
16个基础设施新建项目开工 建设垂柳路及排水工程
高新区基础设施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垂柳路道路及排水工程现场举行,16个基础设施新建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2.5亿元。
今年以来,高新区谋划基础设施项目176个,年度计划投资28.04亿元。截至目前,176个基础设施实际完成投资为7.6亿元。本次参与集中开工基础设施新建项目16个,总投资22.5亿元,2022年计划完成投资2.27亿元。其中包括高新区道路工程项目14个,总投资2.4亿元;高新区健康产业科创基地配套项目1个,总投资20亿元;郑州高新区光机电产业园屋顶光伏发电项目1个,总投资1100万元。
垂柳路(冬青街—玉兰街)道路及排水工程,道路全长约345米,规划红线宽45米,总工期约150天,建成后对缓解交通压力、方便周边居民出行有着积极意义。
中牟县
总投资70.7亿元 25个基础设施项目集中开工。
安耐克高温科技新材产业园位于洛阳市伊川县产业聚集区,规划占地415亩,计划投资12.5亿元人民币。产业园坚持技术创新、科技研发、成果交易、智能制造的发展理念,以5G+物联网技术为支撑,建设冶金技术产融中心、顶燃热风炉工程技术中心、高温新材料研发中心和国家级炼铁用耐材检测中心。以装备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高效化为基础,建设20条高端智能生产线,年产各类高温新材料40万吨。产业园将用一流人才、一流技术、一流装备、一流管理、一流产品引领高温材料工业技术进步,致力打造中国乃至全球高温新材绿色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洛阳安耐克产业园建成达产后,将有力促进冶金技术创新升级,助推安耐克式锥柱旋切顶燃热风炉EPC工程及配套耐火材料和高温工业新材料全球市场的拓展,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元人民币以上,利税3亿元左右,为中国冶金技术和高温材料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有力助推伊川高温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伊川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转载来源:大河报·大河财立方、正观新闻·郑州晚报▼
第18届中国郑州工业装备博览会2022年9月7-9号|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了解更多展会信息/ 0371-86680231【展会官网】www.zzhaiming.com![]()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