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第二批12个美丽海湾优秀案例。这些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从不同方面展现了“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海湾之美。让我们走近12个海湾,一起领略它们的环境之优、生态之美、治理之效。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山东威海桑沟湾~
推荐理由:桑沟湾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穿于美丽海湾建设全过程,通过“调结构、建湿地、控源头”三水共治,改善海湾生态环境质量,通过“由无序向有序、由粗放向科学、由经济向生态、由短期向长期”的海洋开发利用迭代升级,引领带动海洋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美丽海湾建设和强湾富湾建设,实现精细管理、精明增长、精致提升,打通了海上“两山”转化路径,取得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 自然禀赋:桑沟湾位于胶东半岛最东端,海岸线全长82.6千米,海湾面积259.3平方千米,自然岸线总长44.9千米,沙细、滩软、水清、潮平,湾内有各种生物400多种,每年有近千只大天鹅来此越冬。桑沟湾同时也是我国重要养殖区域之一,拥有10万亩海上生态养殖示范区。 治理成效:桑沟湾通过实施“清养殖、拆散乱、控源头、修生态、护文化、提质效、促转型”七大行动,持续推进美丽海湾建设与保护。一是海湾环境质量显著改善。5条入海河流和42个入海排污口均达标排放,入湾国控河流沽河水质连续三年达到Ⅲ类标准,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98%以上,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连续多年100%。二是海湾生态效益日益凸显。恢复生态岸线20千米、金沙银滩60万平方米、湿地132万平方米,自然岸线保有率达到54.3%。建成全国第一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形成16平方千米生态涵养区,生长藻类植物200多种,海洋生物400多种,大天鹅等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50多种。建成3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投放生态鱼礁45万空方,生态养殖面积13.5万亩,水产品年产值36亿元。三是海湾亲海品质显著提升。建成一批环湾公园,建设滨海观光旅游公路100多公里,慢行步道50多公里,成功举办了滨海马拉松等系列品牌赛事和沙滩音乐节等各类娱乐活动,每年吸引外地游客300多万人次。 长效机制:一是“三长合一”凝聚共管合力。将河湖湾长办公室职能整合成立生态文明协调中心,组建专业管护队伍,日常巡查既看水面也看地面、既找问题也查源头,形成“河湖湾联动、水陆岸共治”的良好局面。二是“网格分段”落实主体责任。将桑沟湾82.6公里海岸线和5条入海河流网格衔接,划分成108个网格,逐级落实网格排查责任,管护范围覆盖近岸水面以及高低潮位海滩。开展海洋垃圾专项整治,海漂垃圾、海滩垃圾盖度分别比2020年降低50%、45%。三是“全员参与”推动共治共享。建立“河湖湾长+志愿者”“河湖湾长+社会监督员”机制,组建民间湾长、社会监督员、志愿者队伍,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巡湾护海。 经验总结:一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的嘱托,坚持把桑沟湾美丽海湾建设作为“精致城市·幸福威海”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细管理、精明增长、精致提升,打造了美丽海湾的精致模式。二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强化陆海统筹、系统治理、河湾共治,着力实施“清养殖、拆散乱、控源头、修生态、护文化、提质效、促转型”七大行动,多渠道、多举措提升海湾生态环境质量。三是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将桑沟湾的产业布局放在城市发展中统筹谋划,坚持“生态留白、高点定位、一体打造”,将其打造成最美景观带、最优产业带和城市增长极,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休闲商务、水上运动、文化创意、海上休闲、高端康养板块,推动现代环湾产业腾笼换鸟、转型升级,实现湾城一体、融合发展。滨海湿地恢复成效
治理前
治理后
岸线整治修复成效治理前
治理后
电话:13248139830(展商名录咨询)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