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后石墨负极时代提前
得益于丰富的储量、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和低成本等优势,长期以来石墨占据着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主导地位。随着新能源汽车与储能产业强势发展,带动石墨负极材料产量加速释放。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全球锂电负极材料出货量为74.8万吨,同比增长17.4%,中国锂电负极材料全球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至97%。石墨负极材料的初创期大约经历了30年,按现在的扩展趋势,石墨负极材料的成长期(后石墨负极时代)可能5-10年就会完成,很快就会进入成熟期。石墨负极,风起云涌
在当前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体系中,被认为下一代的负极材料,例如硅碳、锂金属等,产业化应用技术成熟度不足、成本较高,且与之匹配的电解液、黏结剂等配套体系仍需磨合与改进,短期内难以撼动石墨类负极的主流位置。石墨类负极材料仍将作为市场的绝对主流,但其产业结构却可能发生较大变化。一方面,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及能耗“双控”政策助推下,天然石墨由于无需石墨化过程、成本低、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稳定等优点,在各种应用领域的渗透率将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锂电池续航能力需求提升和快充技术的进步,要求不断突破负极材料的比容量。特别是在动力电池领域,由于苛刻的使用环境,对负极材料的比容量、一致性、倍率、低温性能等要求很高,天然石墨仍有很多技术难题需要攻克。另一方面,双碳时代,石墨化高能耗、高成本问题凸显,以人造石墨为主的负极材料企业压力变大。完善现有石墨化工艺与装备技术,降本增效箭在弦上。同时,随着固态电池、燃料电池以及石墨烯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石墨负极的发展充满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和挑战。2023年10月25-26日,由中国粉体网主办的“第二届先进负极材料技术与产业高峰论坛”将于广东东莞举办。届时湖南大学刘洪波教授将作《锂电石墨负极材料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报告,在概述锂离子电池及其负极材料的基础上,阐述石墨负极材料的技术与市场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并着重分析石墨负极材料技术与市场的发展趋势与机遇。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进粉体产业交流群请加中国粉体网编辑部微信:686
粉体大数据研究提供以下企业分布图与产业研究报告订阅服务
全国石英砂供应企业分布图(2022版)中国光伏玻璃企业分布图(2022版)全国锂电负极材料产业分布图(2022~2023版)全国石英石板材企业分布图(2022版)中国碳酸钙企业分布地图(2022版)中国石墨产业分布图(2022版)中国高纯石英砂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2~2023)中国高比能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2~2023)中国氮化硅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2022~2023)中国锂电池硅基负极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2~2023)中国钠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1-2023)中国氮化铝粉体与制品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1~2023)中国石英砂市场年度报告(2022-2023年)中国高温煅烧氧化铝市场年度报告(2022-2023)中国磷酸铁锂市场年度报告(2022-2023)中国碳化硅市场年度报告(2022-2023)报告订阅联系方式电话:686(微信同号)QQ:88第二届先进负极材料技术与产业高峰论坛
作为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之一,负极材料对锂离子电池的最终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优化需要依托于负极材料的技术创新突破,因此高性能负极材料成为目前锂离子电池的研究热点之一。石墨负极因其自身的优势长期主导着负极材料市场,但随着整个市场对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稳定性的负极材料需求的提升,硅基负极、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负极、金属锂负极等多种新型负极材料的研发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并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为加快锂电负极材料行业的发展,我们诚邀产业链上下游知名专家与大型企业共聚于此, 针对各类负极材料的产业化技术与国内外市场状况,中国粉体网将于2023年10月25-26日(24日签到)在东莞举办“第二届先进负极材料技术与产业高峰论坛”,旨在为负极材料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搭建深度交流的平台,开展产、学、研合作,助推负极材料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会务组:联系人:解经理联系方式:957(同微信)电话微信:13248139830(展商名录咨询)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