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近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上海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全面推进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高端化、自主化、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创新推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产品,布局突破一批孕育未来产业新动能的新型装备,到2025年,上海初步建成原创技术策源和绿色智能引领的全球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高地。
《行动计划》指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是高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是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创新的前沿阵地。要一体化推进“建链”“强链”“延链”“补链”,持续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以及“单打冠军”,努力在健全产业体系、完整产业链条上赢得主动。要注重自主创新,充分发挥上海在人才、科研、配套等方面的优势,集聚各方力量开展共性技术攻关。要促进开放合作,加强与头部跨国公司、国际知名组织和行业协会的沟通联系,吸引更多先进机构在沪布局,发挥长三角重大技术装备协同创新发展等机制作用,进一步提升区域整体合作攻关能力。
发展原则
战略引领、塑造优势、自主创新、高端突破、数智赋能、绿色转型、央地合作、集群发展。
发展目标
产业规模加快壮大,关键领域加快突破,主流产品加快研制、转型布局加快推进。
主要任务
1
集群发展行动
(1)打造世界级船海集团;
(2)研制主流装备产品,加快突破高技术船舶,提升高附加值船型设计建造能力;
(3)建设先进制造基地,加快造船基地转型升级,建设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集聚区。
2
产业链优化行动
(1)提升气体运输船产业链,加快提升大型液化天然气和乙烷运输船自主可控能力;
(2)培育邮轮产业链,以大型邮轮自主设计和实船工程为引领,开展邮轮核心系统研制;
(3)夯实海洋动力产业链,突破甲醇、氨、氢等新燃料动力系统关键技术;
(4)布局深海装备产业链,发展极地装备,突破关键技术,研发配套设备,研制特种船舶。
3
基础再造行动
(1)加快电气设备自主化,突破中高压和直流环网技术等关键技术;
(2)加快基础软件工程化,突破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三维几何内核和三维显示引擎、软件架构等关键技术;
(3)加快创新平台体系化,加快国家级海工装备创新平台和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
4
绿色转型行动
(1)加强绿色设计,开展绿色船舶技术研究;
(2)推动绿色制造,加快绿色造修船规范与标准体系建设;
(3)提升绿色配套,研究船用箱式电源等技术,加快研制新型燃料储供等绿色配套系统,推动锂电池、燃料电池等绿色动力装船应用。
5
数字升级行动
(1)推进数字化贯通,推动5G、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贯通船舶设计、制造、总装、试验、运维、修理改装全流程数字化;
(2)推进智能化提升,突破关键技术,推进有条件自主感知等设备的研发,实现典型船舶的自主靠离泊和自主航行。
6
开放合作行动
(1)深化产业链进阶,加强海外创新布局,建设产业基地、创新中心,利用全球人才资源,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2)深化服务链拓展,培育具有国际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行业综合服务提供商,构建全产业链服务体系;
(3)深化生态圈融合,打造国际海事会展、国际重大技术装备产业链大会等全球知名会议会展品牌,促进产业、科技、人才资源加速集聚。
八大重点工程
资料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
电话微信:13248139830(展商名录咨询)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