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图片跳转了解更多关于“在西安创作西安”详细内容


赵海涛
跨界建筑师
非表现性抽象绘画艺术家
楼纳国际建筑师公社艺术总监
西安老钢厂艺术区艺术总监
1968风雷仪表厂艺术总监
作品参与国内外众多知名展会,如2013年第九届国际亚太当代艺术展、2015年中德艺术家作品交流巡回展、2028年广州设计周、2018年第四届城市复兴论坛《第三路径》当代艺术展、2019年澳大利亚墨尔本《从夏木塘到墨尔本》个展、2019年第三届淮坊海滨国际艺术双年展、2022年蓝海风艺术中心作品展、2022广州设计周等。


您能分享一下自己的个人背景、教育和艺术创作生涯吗?您是如何开始涉足艺术创作的?如何形成现在的抽象绘画艺术风格?
其实,我对绘画的热爱,源于童年时期父亲的影响。我从小就被他的作品深深吸引。最初,我是从传统的现实主义绘画开始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感到这种风格对我来说有些局限。
所以,我转向了抽象绘画。这个转变过程大概用了20年。在这期间,我是在自由探索中,慢慢地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我更多地依赖直觉,而不是刻意追求某种特定的意义或故事。


创作中的艺术家赵海涛
当然,我在这个过程中也深受西方抽象艺术家的启发。他们的创新和探索精神,对我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我始终相信,艺术是一种不断探索和自我发现的过程。


在您的艺术创作中,哪些个人、平台或经历对您影响最大?是什么促使您开始尝试艺术跨界合作?
我始终相信艺术是无界限的。这一点在我参与的建筑、装置、雕塑等不同艺术形式中都能体现出来。这些艺术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互动,反映了艺术实际上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对我而言,无论是哪种艺术形式,都是我通过艺术来表达和体验生活的方式。
有几次的创作经历我的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以2018年广州设计周的巨幅作品为例,那是一次对大尺度空间绘画的挑战。在那30米长的画布上,我每天绘制10米,将我的视觉语汇延展到了一个宏大的尺度。这是一次对画面叙事和空间感知的深入探索,也是我艺术表达能力的一次重要提升。



艺术家赵海涛于广州设计周现场
创作30米油画长卷 《折叠广州》
后来在2020年疫情期间,在西安老城区的建国门旁边。我城根下一个老菜场的屋顶上去创作,算是我的艺术实践在城市空间语境中的一次深入应用与探索。我将原本平平无奇的彩钢屋顶转化为视觉艺术作品,让这个地方重新有了烟火气。它现在甚至变成了90后、00后年轻人的网红打卡点,也在西安当地引发了一些对公共艺术在城市更新和社区重塑中关系作用的探讨的声音。



艺术家赵海涛于西安建国门老菜场进行艺术创作

请结合本次原点新城的创作与您以往的创作经历,谈谈您所理解的艺术创作与场地空间、地方文化之间的关系。
在我看来,艺术创作与场地空间和地方文化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需要迎合当地的文化气质。有时候,艺术需要跳出这些限制,表现出更加独特和跨界的特质。不同的环境会激发出不同的色彩表达和创作灵感。我的绘画是情感驱动的,它们是我个人情绪和感觉的直接反映。因此,在不同的地域,我的绘画作品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和形式。


艺术家赵海涛于原点新城进行艺术创作
我努力在我的绘画中保持这种多样性和独特性。对我而言,创作的过程是不断探索和表达个人感性的旅程。我的目标是确保我的作品在不同的环境中都能展现出其独特性,没有任何雷同感。每一幅作品都是对我的内心世界、对我所处环境的个性化解读,反映了我对每个特定空间和文化的不同见解。






左右滑动查看原点家居建材生活Mall长达370米的艺术创作全景

您在本次创作中邀请了音乐、文学等各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联合创作团队,当初出于什么考虑邀请他们一起参与创作呢?
在这次创作中,我特别邀请了一些音乐家加入我们的联合创作团队。我之所以选择音乐家,是因为我相信艺术的各个领域之间存在着某种感官上的相互联系。音乐主要是听觉的艺术,而绘画则是视觉的。但在我的创作过程中,我常常感觉到色彩和音乐之间有着奇妙的交互作用——色彩仿佛可以听见,音乐似乎也可以看见。
这种跨感官的转换给我的绘画带来了更高层次的启发和赋能。因此,我不仅邀请了音乐家,还邀请了一些文学家,希望通过这种跨领域的互动,为我的作品增加更多层次的深度。我们在创作前进行了充分的艺术层面讨论,碰撞出不同的观点。


艺术家赵海涛在终南山下的工作室

赵牧阳
被广泛冠以“西北鼓王”和“中国流行民谣第一人”
罗宾吉尔班克
Robin Gilbank
中世纪英语文学博士,西北大学英美文学专家,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
远藤洋介
YOSUKE ENDO
德国古典吉他演奏硕士,现任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吉他委员会副会长

徐 琳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文艺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陈天飏
旅美青年竖琴演奏家,竖琴音乐教育双硕士,西安音乐学院管弦系竖琴教师
张 洋
日本明治学院大学艺术学士艺术家经纪人,壹扬艺术文化|易贸文化联合创始人
贺小强
中国好声音赛区评委;西安摇滚界领军人物、西安文旅局大型活动合作伙伴
魏红建
万邦书店创始人……
“在西安创作西安”创作团队

据悉,您从终南山的历史和文化中获得灵感,构思了本次巨幅尺度的艺术创作。
我在绘画中追求一种直觉的表达。在承接原点新城外立面的创作任务时,我立即想到了终南山。终南山是西安的重要地理、文化标志。而对我来说,终南山秋天的色彩变化是极具魅力的。我并没有刻意去叠加表现钟南山的文化符号,而是直接从景色中获得灵感。那些色彩斑斓的景观激发了我创作的冲动。我尝试捕捉钟南山的自然景观在季节变化的那种生动,多姿多彩的美感,再用一种充满活力和年轻气息的手法,在绘画上去呈现它。



终南山秋日美景图源自网络

您能描述一下创作原点家居建材生活Mall外立面上370米长的抽象艺术绘画的具体过程吗?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技术或艺术上的挑战?
一开始绘制这幅作品时,我遇到了一些创作上的障碍,这块巨大的“画布”让我一时感到无法准确把握画面的整体构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约过了一周,我逐渐找到了作品的节奏。这个过程类似于书法中的草书创作,一旦进入状态,整个画面就像被串联起来,线条和色彩自然而然地融合。我开始能够自如地从远处审视作品,对色彩进行微调,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逐渐地,我掌握了线条和色块之间的平衡,这让我对最终作品的呈现感到自信。



赵海涛于原点新城外立面“空中作业”
在这次创作中,我面临了一个全新的挑战:不是在传统的画布上,而是在一块巨大的玻璃上进行绘制。这种材料的选择带来了一系列技术上的挑战和机遇。在实验和探索过程中,我发现玻璃的独特质地和光线反射特性能够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这些都是在传统画布上无法实现的。
此外,我期待未来如果能结合灯光效果,这个作品将呈现出更加惊艳的视觉效果。灯光的加入将使这个外立面变得更加生动和吸引人。目前来说,在中国这样的巨幅玻璃建筑幕墙绘画是非常罕见的。这个作品占地达到10亩,实际长度超过500米,虽然初步的说是370米,但其实它的真实长度是500多米。



您的“在西安创作西安”原点新城外立面艺术创作,将艺术与建筑的界限推向新的边界,您如何看待参与这样一项创新性的跨界艺术项目?
参与“在西安创作西安”这个原点新城外立面的艺术创作,对我来说,是一次推动艺术与建筑界限的新尝试,这对我而言是一次极具价值的经历。我一直对跨界艺术项目充满兴趣,因为它们提供了探索艺术表达新方式的机会。在这次大型创作中,我得到了麻省理工学院社会科技研究中心徐晋博士的关注和认可,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徐博士在观看了我的作品后,将其定义为新纯粹主义绘画风格,甚至可以说是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门派。这种定位对我而言是非常新颖和激动人心的,因为这超出了我最初的想象。我只是一直专注于绘画,就像蚂蚁一样不断工作,但徐博士却能从中看出更深层次的意义,给我的作品赋予了更丰富的理论内涵。
这次创作吸引了众多艺术理论家和哲学家的关注,他们开始探讨和梳理我绘画背后的艺术理论。这不仅是对我的作品的认可,也是对我的艺术探索的一种学术上的肯定。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仍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探索来进一步发展这个理论。目前,这个新的艺术方向还处于萌芽阶段,就像刚刚露出尖尖的嫩芽,我们正在推进它的成长和发展。


图为徐晋博士近照
当然作为一个艺术家,我的主要关注点是我的绘画作品本身,是它的表现和呈现。我不太关心评论家对我的作品好评或差评,因为我认为这些外界的评价与我作为艺术家的核心追求无关。我的重点始终是创作本身,是对艺术表达和探索的专注。


您希望通过这件艺术作品给观众传达什么样的信息或感受?您认为这件作品对于大家了解西安有何重要意义?
对于这件艺术作品,我并没有赋予它太多深奥的意义,但我确实想传达出一种直观的感受——年轻、活力和丰富的色彩。我认为,这些元素在当前的城市文化中非常重要,特别是对年轻一代来说。这件作品的色彩丰富而鲜明,我希望它能给观众,尤其是年轻人,带来一种新鲜和活力的感觉。


事实上,这种色彩的碰撞和活力已经引起了很多年轻人和当地政府的关注。最近,我收到了很多人的追问,他们对这种色彩和风格充满了兴趣。这让我感到,像西安这样的城市,真的需要更多的色彩来注入活力和新鲜感。通过这件作品,我希望能够为城市带来一种新的视觉体验,让人们感受到西安不一样的年轻和活力。

一次「在西安创作西安」的当代表达,一个“疯子”赵海涛的“疯狂创作”。
西安·原点家居建材生活Mall
2024年4月25-28日
来见证一次“在西安创作西安”的巨作


王俊宝:我在西安为“真理”造一座花园
点击视频了解西安当代设计周
2024西安当代设计周展位申请通道
现已开启,扫码抢位
合作意向登记表
(组委会将于7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
- END -
▼







点击【阅读原文】看2023广州设计周展会精彩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