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2024 年第 7 期】
(总 52 期)
引言
本期要点
Highlights of this issue
一、进出口贸易政策及合规信息
【WTO】
(一)世贸组织 MC13 前瞻:期有成果超所愿
【美国】
(一)美国国会点名在华投资的五家风投公司
(二)微软将在德国投资 32 亿欧元发展 AI
【欧盟】
(一)针对中国列车,欧盟发起“前所未有”调查
【其他】
(一)越南政府更新《高新技术园区条例》
(二)日企要与中德争夺绿氢制造设备主导权
(三)韩电动车补贴新方案“对中企不利”
二、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信息
(一)美国通报的1项电器能源标签相关措施
(二)韩国通报的1项无线电设备相关措施
(三)美国通报的 1 项航天器空间任务频谱分配相关措施
01
进出口贸易政策及合规信息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policy and compliance information
WTO
(一)世贸组织 MC13 前瞻:期有成果超所愿
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十三届部长级会议(MC13)将于 2 月 26 日至29 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部长级会议是 WTO 的最高决策权力机构, 重大谈判成果通常在会议期间达成。部长级会议还会就下一阶段工作进行 安排,授权进行新的谈判等,以作为今后一段时间 WTO 的工作方向。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纪疫情影响深远,地缘政治冲突不断,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一度甚嚣尘上,多边贸易体制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时代变化,多边贸易体制也拥有新的发展机遇和巨大潜力。回 顾 2022 年 6 月举行的第十二届部长级会议(MC12),曾取得了包括新冠疫苗知识产权豁免和疫情应对、粮食安全、渔业补贴、世贸组织改革和电 子商务等在内的丰硕成果,提振了各方对全球经贸合作和多边主义的信心。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 WTO 仍有许多系统性问题亟待解决,仍然需 要适应全球经贸现实和产业需要,进一步提升存在感和有效性。MC13 如能 达成预期成果,则会向世人表明,世贸组织能够回应并应对全球面临的重 大紧迫挑战,能够为全球性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将为多边主义和多边贸易 体制注入新动力。因此,MC13 的成功与否备受关注。根据之前的议题进展 和难易程度,预计 MC13 成果大体分为如下三类。
首先,较易达成的成果。一是电子传输临时免征关税。自 1998 年起, 世贸组织开始以《电子商务工作计划》部长决定等形式,明确对电子传输 临时免征关税,但需要经过历届部长级会议的确认。针对这一问题,近年 来印度、巴西等成员提出不同意见,认为由于发展中成员的关税水平远高 于发达成员,免税使发展中成员遭受更多关税及其他税费损失,损害其经济增长、就业和可持续发展。虽然有些成员持有异议,但多年来该宣言一 直延续,预计此次 MC13 大概率能够继续延期。
二是《促进发展的投资便 利化协定》生效。2023 年 7 月 6 日,全球首个多边投资协定 WTO《促进发 展的投资便利化协定》结束文本谈判,下一步就是考虑将其纳入多边框架。 目前,参与谈判的成员已将该协定纳入 WTO 法律框架的途径达成共识,并 将继续进行技术工作。《促进发展的投资便利化协定》性质与 2022 年年 底生效的《服务贸易国内规制参考文件》相仿,其不会给未加入成员带来 任何额外义务,鉴于之前《服务贸易国内规制参考文件》成功纳入多边框 架并生效,因此《促进发展的投资便利化协定》应可较为顺利地进入到世 贸组织法律框架中。
三是贸易政策审议机制改革。贸易政策审议机制是世 贸组织三大重要机制之一,该机制对改善国际贸易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同时也存在效率过低、有效性下降等问题。成员方对贸易政策审议机制 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已经达成一致,将提升贸易政策审议的效率,提高透明 度。这也表明 WTO 成员正在落实 MC12 提出的对世贸组织进行必要改革的 承诺,世贸组织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四是达成《电子商务协定》。电子商 务诸边谈判始于 2019 年 1 月,也是联合声明倡议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谈判。截至 2023 年年底,参与方已经基本完成电子认证和电子签名、电子合同、无纸化交易、开放式政府数据、在线消费者保护等 13 个条款的谈 判,涵盖数字贸易便利化、开放的数字环境以及企业和消费者信任三大领 域,但在隐私、跨境数据流动、电子传输永久免关税、数据本地化和源代 码等领域仍存较多不同意见。相对乐观的判断,在 MC13 上达成一个“低 配版”的《电子商务协定》应不成问题。在 WTO 电子商务谈判中,美国一 直致力于实现跨境数据自由流动,但 2023 年 10 月其宣布在谈判中放弃部 分数字贸易主张,包括关于跨境数据自由流动的要求。可以预见,虽然这 一表态使得电子商务谈判雄心水平降低,但各方差异缩小,更有利于促成未来谈判。
其次,存在一定难度的成果,如达成升级版《渔业补贴协定》。截至 2023 年 12 月中旬,MC12 上达成的《渔业补贴协定》已为 55 个成员方所 正式接受,达到协定生效所需成员数的一半。但目前的《渔业补贴协定》 并不是一项关于渔业补贴的全面协定,由于各国对于海洋渔业需求不同、 补贴额不同,产能过剩和过度捕捞补贴成为渔业补贴谈判中的难点,在 MC12 中没有达成一致,留待其后解决。如今正在进行的第二轮渔业补贴谈 判的主要内容包括进一步制定助长产能过剩和过度捕捞的渔业补贴纪律, 同时确保发展中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的特殊与差别待遇。
最后,较难达成的成果,如争端解决机制改革。由于美国持续阻挠上 诉机构成员遴选,上诉机构自 2019 年 12 月起停摆。MC12 授权对争端解决机制改革进行讨论,以期在 2024 年之前形成所有成员方都能使用的良好 运作的争端解决机制。但争端解决机制问题的主要症结在美国。就在最近 的争端解决机制会议上,美国再次反对填补上诉机构的空缺席位。美国致 力于建立一个经过根本改革和改进的争端解决机制,一般的小修小补无法 满足美国需要,另外美国在今年 11 月将要举行总统大选,大选之前美国 推动形成新国际规则的动力较小。再如农业谈判。农业领域的问题较为复 杂,多年来,发达国家的巨额农业补贴扭曲了国际农产品贸易,但农业谈 判在目前 WTO 的讨论中取得的进展较小。
同时,农产品出口限制问题成为 MC13 焦点之一,发达经济体普遍认 为出口限制对粮食市场产生不利影响,应当加以规范,提升透明度,而发 展中国家则认为这是正当权益,并不会产生市场扭曲。粮食安全公共储备 永久化解决方案这一议题自 MC12 就一直进行讨论,但尚未形成一致意见, 一些成员认为临时方案永久化将会产生更多扭曲贸易的补贴。
近年来,世贸组织发展呈现新气象,开启了电子商务、投资便利化、 贸易与环境问题等多个开放式诸边谈判,取得了服务贸易国内规制、投资 便利化等谈判的成功,在贸易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塑料污染与环境可持续性塑料贸易等领域的讨论和对话更加深入。同时,世贸组织仍面临一系列 困难挑战,争端解决机制上诉机构危机尚未解除,WTO 改革更是任重而道 远,WTO 发挥作用的方式和空间多有局限。
中国一向支持世贸组织各项工作,在历届部长级会议中既坚持原则又 展示出大国风范和一定的灵活性,对会议成果的达成作出了重要贡献。中 国将积极支持 MC13 成功召开,认真参与各项议题讨论,引领或参与开放 式诸边谈判,支持世贸组织进行必要改革,争取早日恢复上诉机构运行, 为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美国
(一)美国国会点名在华投资的五家风投公司
美国国会众议院的一个特设委员会(House Select Committee 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在 2 月 8 日的最新报告指出:“数十年来,美 国风投公司的投资,包括资金、知识转让和其他无形利益,帮助建立和加 强了中国的重点行业。”报告称,这些美国风投公司向中国投资了至少 30 亿美元,投资总额的近 2/3 流向了 AI 和半导体初创企业。报告列出了二 十多家中国科技公司,既有小型初创公司,也有大型跨国公司,而其中的 一些公司已被美国政府列入观察名单。
半导体技术是中美两国最优先发展的科技领域。拜登政府已限制先进制程芯片的出口,以阻止中国获得这项关键技术。该报告直言不讳地表示,美国国会的目标是减缓中国在技术领域的进步。美国国会的这些行动表 明,华盛顿方面对美国与中国投资关系的看法发生了转变,这让一些风投 公司处境尴尬。过去几年,硅谷风投界的许多公司都热衷于在中国投资, 想要抓住新兴科技公司快速发展的红利。华盛顿方面过去曾支持这种投 资。由于许多初创企业的投资发生在很多年前,当时美国政府还没有将这 些公司认定为国家安全威胁。因此,该委员会并未质疑这些投资的合法性, 但呼吁改变政策。2023 年 7 月,该委员会曾要求风险投资人提供信息,其 中包括一些美国最大的风险投资公司。根据该委员会的报告,红杉资本 (Sequoia Capital)、高通公司(Qualcomm)的风投部门、华登国际(Walden International)、纪源资本(GGV Capital, 原 Granite Global Ventures) 和金沙江创业投资(GSR Ventures),这些公司在中国投资的资金来自退休 基金和大学捐赠基金等美国有限合伙人。早在多年前,红杉资本和纪源资 本就成立了中国分支机构,金沙江创业投资和华登国际等其他公司也在中 国进行了投资,其总部仍设在美国。美国公司为中国风险投资的深入发展提供了种子资金。红杉资本表示“非常重视美国的国家安全问题,并一直 有相应的程序来确保遵守美国法律。”在中国的大部分投资都是由一个独 立的中国团队管理,并自行做出投资决策。2023 年 12 月,中国业务已分 拆为一家独立的公司,并启用了新的名称——红杉中国。红杉资本在美国 和欧洲进行投资。高通表示,该公司在中国只有少量投资,并且投资规模 比较小,在众议院委员会报告的投资总额中的占比不足 2%。纪源资本表示, 已对有问题的投资进行了甄别,同时也在将亚洲业务分拆为一个独立实 体,并且“一直遵守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也将遵守未来的任何投资法 规。该机构还在尝试出售所持某些中国初创企业的股份。华登国际和金沙 江创业投资没有回应就本篇报道置评的请求。金沙江创业投资此前表示, 负责上述众议院委员会审查的交易的风投合伙人已不在公司工作。根据该 报告,华登国际对中国的芯片公司进行了约 140 项投资,是投资项目最多的风险投资人。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的数据显示,从 2010 年到 2018年,美国在中国的风险投资从约 12 亿美元激增至逾 190 亿美元的峰值,然后在 2022 年骤降至 13 亿美元。美国总统拜登在 2023 年发布了一项行政命令,禁止美国人向一些开 发先进半导体和量子计算机的中国公司投资。美国参议院去年也通过了一 项法案,要求美国投资者在对中国和其他对手的某些关键技术进行大规模 投资时告知政府。不过,该法案在 2024 年国防预算法案中被删除,最终 无果而终。美国国会的这份新报告似乎又开始呼吁进一步限制对外投资, 这引起美国风险投资机构和中国科技企业的关注。(来源:道琼斯风险合规)
(二)微软将在德国投资 32 亿欧元发展 AI
当地时间周四(2 月 15 日),微软宣布,未来两年将在德国投资 32亿欧元(合 34.4 亿美元),主要用于发展人工智能(AI)。
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周四在柏林的一次活动上公布了这一决定, 他表示,这是过去 40 年来微软在德国最大的一笔投资,旨在将该公司在 德国的 AI 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容量提高一倍,以及培养 AI 领域的人才。 史密斯称:“我们这样做是因为我们对德国充满信心。”他补充称,德国 一直走在技术变革的前沿。史密斯指出,德国在创建基于 AI 的应用程序 方面位居欧洲第二,AI 正被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所采用,但在 AI 技能方 面却仅位列欧洲第 11 名。当被问及繁文缛节和监管问题时,史密斯表示, 他希望看到平衡、实用和周到的监管规定。他说:“德国人提出的问题确实是世界各地人们的心声,如果我们能达到德国的标准,我们就能满足世界的需求。”微软德国公司负责人 Marianne Janik 拒绝透露有关投资地 点的细节,但表示该公司会重点在莱茵兰西部地区和法兰克银行中心附近 寻找。
微软近来市值突破 3 万亿美元,超过苹果,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 公司,这主要得益于微软对 AI 领域的押注。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微软 的投资代表了对德国的信任,德国最近还在电池、芯片和制药领域进行了 大量投资。朔尔茨承认,德国正感受到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他说: “我们在等待经济增长重新提速的时刻,届时一切都会准备就绪,以便在 这里投资的公司和来自德国的投资公司做好准备。”德国工商总会早些时 候警告称,德国经济今年将萎缩 0.5%,这将是德国经济连续第二年陷入衰 退,也是 20 年来最严重的一次衰退。(来源:财联社)
欧盟
(一)针对中国列车,欧盟发起“前所未有”调查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 2 月 16 日报道,欧盟对一家中国列车制造商发起了前所未有的调查,原因是“该公司涉嫌利用补贴建立对欧洲供应 商的价格优势”。负责内部市场的欧盟委员蒂埃里·布雷东 16 日宣布了 这项调查,这可能阻止该公司获得在保加利亚的一份合同。这是欧盟委员 会根据去年生效的意在防止外国补贴扭曲单一市场的相关条例发起的第 一起调查。
在这份价值约 6.1 亿欧元(约合 47.29 亿元人民币)的电力机车合同 中,最有希望的竞标者是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其报价约 为西班牙塔尔高公司报价的一半。布鲁塞尔方面声称,中国公司的低报价 主要是因为中国政府提供的补贴。同时,报道也说,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 司此前根据去年生效的《外国补贴条例》的要求进行了相关申报。欧盟委 员会将在 7 月 2 日前对反补贴调查做出裁决。布雷东 16 日说:“要确保 我们欧盟单一市场不被外国补贴扭曲,损害企业公平竞争,这对我们的竞 争力和经济安全至关重要。”他表示,新条例允许布鲁塞尔调查非欧盟国 家政府向活跃在欧盟地区的企业提供的补贴,并取消相关合同。他补充说: “欧盟采购市场占我们 GDP 的 14%以上,这是一个强大的经济工具,也是一个重要的地缘政治杠杆。(来源:参考消息)
其他
(一)越南政府更新《高新技术园区条例》
《越南新闻报》2 月 6 日报道, 越南政府副总理陈流光日前签发新版《高新技术园区条例》, 新条例将于 3 月 25 日实施,2003 年版现行条例随即废止。
新条例规定,政府对全国高新技术园区实施统一管理,园区划分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农业高新技术区两类以及国家级、省级一类、二类、 三类四个层级。科技部协助总理指导高新技术园区规划和发展,拟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和发展法律政策文件,审核其设立和扩大;农业与农村发展部起草高农业高新技术区管理和发展法律政策文件,审核其设立和 扩大;各省和直辖市人民委员会制定本地区高新技术园区规划建设方案, 组建并管理高新技术园区管理委员会;园区管委会负责高新技术园区运维 和招商引资。新条例界定了两类高新技术园区的高新活动内容。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高新活动主要包括: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高新技术应用;高 新技术孵化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培养高科技人力资源;交易会、展览、 高新技术展示、高新技术产品研究成果展示、高新技术应用、高新技术转 让;高科技产品制造和贸易;提供高科技服务。农业高新技术区高新活动 主要包括:高新农产品生产模式的应用研究、试验和示范;融合农业科研、 高科技应用和高科技产品生产;培训农业领域高科技人才;举办高新技术 农产品交易会、展览、展示。新条例规定,国家预算和政府发展援助将重 点支持在高新技术园区内兴建研发中心、国际标准大型实验室、高技术孵 化器、培训中心以及信息基础设施。政府鼓励私人资本参与高新技术园区 科研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园区建设企业将享受 15 年 10%的企业所得 税优惠税率,且头 4 年全免、后续 9 年减免 50%。(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二)日企要与中德争夺绿氢制造设备主导权
氢气作为新一代能源而备受关注,日本化学材料企业旭化成(Asahi KASEI)和东丽(TORAY) 分别以 2025 年为目标,打算将制氢设备的产能扩大至约两倍。计划增产的是量产不使用化石燃料的“绿氢”所需要的设备,中国企业等海外企业 也纷纷建设工厂实施生产。氢能需求目前尚未全面爆发,但日本国内外在 制氢设备上抢占主动权的竞争已经开始。
旭化成的目标是使通过电解水来制造氢气的设备实现实用化。该公司 已经开始为化工企业生产电解食盐水设备,打算将该生产技术转用于氢业 务。计划于 2024 年春季在川崎市的工厂正式启动实证设备,争取 2025 年 开始接受订单。与此同时,旭化成还将增产制氢设备使用的薄膜和零部件 等。除了在宫崎县延冈市和川崎市的工厂扩充设备之外,还将推进生产线 的自动化。与现有产品合计,最早将于 2025 财年(截至 2026 年 3 月)把换算成制氢时所需要的电力后等于 100 万千瓦的年产能提高到 200 万千 瓦。投资额未予公布。目前,旭化成正在与能源行业和制造业等的多家客 户协商制氢设备的交付事宜,目标是在 2030 年前后使年销售额达到 1000 亿日元。
燃烧后不排放二氧化碳的氢气的需求今后有望扩大,预计被视为绿氢 制造有力候选设备的水电解设备的装机量也会增加。德国提出到 2030 年装机量至少达到 1000 万千瓦的目标。日本政府也制定了到 2030 年使日本 相关企业的水电解设备装机量达到 1500 万千瓦的目标,力争抢占 10%左 右的全球份额。据国际能源署(IEA)介绍,2022 年底面向氢的水电解设 备的引进容量约为 70 万千瓦,而 2030 年包括初期阶段的业务在内,最大有可能达到 4.2 亿千瓦。德国西门子能源于 2023 年 11 月与法国大型燃气 公司液化空气集团(Air Liquide)共同出资在柏林启动了制造设备工厂。 到 2025 年 将 把 产 能 扩 大 到 300 万 千 瓦 。 德 国 蒂 森 克 虏 伯 纽 塞 拉 (Thyssenkrupp Nucera)也力争于 2025~2026 年实现 500 万千瓦的产能。
全球最大的光伏电池板企业、中国隆基绿能科技预计 2025 年将制氢设备的产能由现在的 250 万千瓦提高至 500 万~1000 万千瓦。2023 年 10 月该 公司还宣布将在美国建设工厂。
制造设备使用的零部件也存在商机。东丽的德国子公司在分离氢和氧的核心部件添加催化剂的电解质膜领域,2023 年 10 月投资几十亿日元启 动了第 3 工厂。将产能提高到 140 万千瓦,达到原来的 3.5 倍。另外,将投资几十亿日元到 2025 年提高到 300 万千瓦。氢相关业务的销售收益争取 2025 财年(截至 2026 年 3 月)达到 600 亿日元,增至 2022 财年的 3 倍。
课 题 是 引 进 的 成 本 。 美 国 调 查 公 司 彭 博 新 能 源 财 经 (Bloomberg NEF)2022 年提出的报告显示,中国企业产设备的引进成本为每千瓦 343 美 元,比欧洲同行(1200 美元)便宜 7 成左右。行业相关人士推测:“日本 企业或将瞄准欧洲企业的成本水平”。日本政策投资银行的调查负责人梅 津谱说:“日本企业的技术实力具有优势。另一方面,量产化等带来的成 本降低是获得份额的重要课题”。(来源:日经中文网)
(三)韩电动车补贴新方案“对中企不利”
韩国环境部 6 日公布 2024年新版电动车购置补贴方案,韩国消费者购买价格低于 8500 万韩元(约合 45.6 万元人民币)的电动车即可以获政府补贴,而要想获得 650 万韩元的最高补贴,电动车价格必须低于 5500 万韩元。不过,根据新补贴方案中的一些条款,装配中国电池企业主力产品——磷酸铁锂电池的车辆, 以及难以在韩国各地设立直营售后服务中心的外国车企将不占优势。韩联社的报道称,新补贴方案中引入了“电池环保”因素,旨在将“废旧电池 回收价值”体现在补贴中。按照韩国环境部公布的标准,配备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动车将获得较少的补贴,理由是这类电池的可回收有价金属含量较少。新方案还要求依据电动车车企在韩直营售后服务中心的数量,以及是否具备维修资质及零部件管理系统来评判获得补贴的等级,这被认为不利于外国汽车制造商。韩国环境部计划在 2 月 15 日前收集关于新补贴方案 的意见,2 月下旬确定最终方案。
韩国《东亚日报》7 日报道称,“使用中国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动车获得的韩国政府补贴或进一步减少”。目前,全球大多数电动车使用的磷酸铁锂电池是由中国企业制造的。随着韩国政府修改电动车补贴方案,韩国 消费者购买配备中国电池的电动车获得的补贴将最多“缩水”40%。对此 有解读认为,此举是韩国政府为了应对国内配备中国电池的电动车供应量 迅速增加的情况。真锂研究创始人墨柯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韩国的补贴新政是在向美国《通胀削减法》等国外政策看齐,对中国电池企业在一 定程度上形成不利。韩联社称,目前韩国电动车电池进口量的 96.4%来自中国,包括韩国最大车企现代集团在内,多家韩国车企推出的新一代电动车都使用中国生产的电池。韩国电池企业预计到 2026 年开始生产磷酸铁锂电池。有专家指出,韩国政府提供补贴的目的是“以合理价格普及电动车”,然而在磷酸铁锂电池相比其他电池成本更加低廉的情况下,韩国推出对磷酸铁锂电池不利的补贴方案与上述目的背道而驰。(来源:环球时报)
02
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信息
Notification information on technical trade measures
(一)美国通报的 1 项电器能源标签相关措施
2024 年 2 月 5 日,美国通报了 1 项电器能源标签相关措施,通报号为 G/TBT/N/USA/2097。该措施规定了空气净化器、干衣机、杂项制冷产品和 便携式电动水疗中心标签的要求,修改了洗衣机、电视机和一些取暖产品 的现有标签规则,并对展厅模型粘贴标签的现行要求进行了修订。具体信 息如下:
通报成员:美国
通报号:G/TBT/N/USA/2097
涉及领域:电器能源标签
拟批准日期:待定
拟生效日期:待定
评议截止日期:2024 年 4 月 2 日
(二)韩国通报的 1 项无线电设备相关措施
2024 年 2 月 2 日,韩国通报了 1 项无线电设备相关措施,通报号为 G/TBT/N/KOR/1195。该措施规定了仅 LTE-V2X 方法可用于定义 ITS 无线电 设备的技术标准,并且为避免与现有的 WAVE 方法混淆共存,删除了 WAVE 方法。具体信息如下:
通报成员:韩国
通报号:G/TBT/N/KOR/1195
涉及领域:无线电设备
拟批准日期:2024 年 4 月 5 日
拟生效日期:待定
评议截止日期:2024 年 4 月 2 日
(三)美国通报的 1 项航天器空间任务频谱分配相关措施
2024 年 2 月 2 日,美国通报了 1 项航天器空间任务频谱分配相关措施, 通报号为 G/TBT/N/USA/2096。该措施增加了频率分配表的三个脚注,征求 是否将新的频谱分配纳入特定波段,用于与货运舱和载人舱的通信以及与 国际空间站和其他载人空间站的有效载荷通信,以及扩大 2360-2395MHz 频带的使用问题等。具体信息如下:
通报成员:美国
通报号:G/TBT/N/USA/2096
涉及领域:航天器空间任务频谱分配
拟批准日期:待定
拟生效日期:待定
评议截止日期:2024 年 4 月 1 日
内容源自深圳市世贸组织事务中心
展会咨询13248139830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