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线下品牌的7年:不做爆款、放弃达播、但活得很好

来源:世展网 分类:成人用品行业资讯 2024-03-17 19:07 阅读:*****
分享:

2025年厦门成人用品及性健康展-潮汐成人嘉年华Tide Adult Carnival

2025-06-27-06-29

展会结束

收录于话题

#品牌创新

#发芽时光

时代面前,品牌的坚持与放弃

张献主说:“每一个代理商,都有一个品牌梦”。这个梦推动了他在2023年收购韩国纯净护肤品牌「BUDDATE发芽时光」,成为较少的中资收购海外品牌的案例。

发芽时光是一个典型的线下品牌,2017年从母婴渠道起盘,后拓展到CS,疫情期间所有人都在线上找出路,他带着团队在全国到处开网点,如今红旗已经插到了西藏、新疆和云南,网点超过4000家。

“无知者无畏”是张献主的口头禅,他用这个词总结了自己跌跌撞撞闯进美妆行业的7年。因为不熟悉这个行业的规则,反而敢想敢做,拥有局外人独有的清醒目光。

比如,发芽时光曾在2019年合作淘系直播一姐,业绩回报立竿见影,但张献主坚持控价,放弃了继续合作的机会。得益于这种近乎严苛的姿态,在汹涌的直播浪潮中,发芽时光牢牢守住了自己的价盘。

尽管在线下一路成长起来,但张献主认为,未来,线上线下的趋势一定是融合的。因此他积极拥抱抖音和小红书,对品牌投放的CPC、CPE、CTR等运营细节如数家珍,今年春节期间,张献主在家自学Midjourney,以跟上最新的AI潮流。

但线上是复杂的,面对营销这笔帐,学财务出身的张献主也直言“算不明白”,他曾反复思考:这笔费用到底是花钱还是挣钱?他将思忖已久的答案告诉我,我觉得我是在存钱,存在品牌里。”

在一轮轮的渠道变迁中,总有新的玩家涌现,也有旧的玩家沉沦。我本以为发芽时光是旧时代的注脚,但后来我发现,它其实是一面照向未来的镜子。

2024年,我们面对的线上早已不是一个新大陆,品牌在这个战场厮杀、又下坠的故事层出不穷,最好的公司也看着手中曾引以为傲的“增长牌”面露难色。眼下,如果一个品牌不做爆款、放弃达播,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中,它该如何活下去?

以下是张献主的自述(经化妆品观察整理):

发芽时光品牌主理人 张献主

01

从母婴到美妆

线下生意的核心始终是消费者

最开始我是做母婴代理的。

07年我们代理一个母婴品牌,叫澳优。尽管是代理身份,但当时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品牌运营商”,我们把品牌的很多东西都做了梳理,包括品牌宣传、营销策略、卖点、话术、导购培养、销售技巧训练等,经过这些以后,销售大幅提升,品牌也对我们很信赖。

每个代理商都有一个品牌梦。我们很早就开始以品牌思维来做代理了,所以自然而然还是希望拥有一个自己的品牌。后来在母婴赛道中发现孕妇护肤这个品类中没什么好品牌,觉得中国市场应该有机会。

我们当时考察了国内的供应链,基本没中意的,说实话。然后机缘巧合到了韩国,那时发芽时光刚创立不久,发现它很早就用EWG的理念做产品,对安全性的要求很高,我们做了一些研究,觉得产品是经得起市场考验的,就开始谈。

在国内以我们(发芽时光(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主体来注册这个品牌,我们负责国内的运营。国内公司是用合资入股的方式启动的,因为我们不想做纯代理。

在国内,我们先走的是母婴渠道,做了2年,觉得天花板体量太小,所以2019年开始做CS,年底疫情就来了。回头来看,其实并不是坏事,疫情让我们更沉下心来做事,也慢慢对行业有了一些理解。

我觉得不管做品牌,还是门店,最核心的还是消费者。母婴渠道对于会员管理、消费者链接是比较到位的,宝宝的消费周期就那么三五年,过完就没有了,所以必须在周期内更好地抓住消费者。

美妆这个品类,其实线下有很大的优势,但没把这个优势发挥好。比如说精品店,如果是做代购的人开的,通常会不错,因为他以前在微信里做会员管理,虽然不是很系统、很规范,但对消费者一定是了解的。但有些门店老板对于消费者的想法并不关心,也不研究,所以出现人货场各个层面都不匹配的状况。

2023年,我们还是想对这个品牌有更多自主权,做更长远的规划,通过多次反复的协商沟通,把品牌整体收购了。

02如果产品不能打我们可能已经死了很多次了

从最开始,我的思考就是我们一定要做「三好品牌」:好产品,好内容、好服务。其他都没用。

好产品就是消费者认可、复购率高。能解决消费者问题的产品,才有意义。

我们很早就开始把EWG这个概念在国内推广,那个时候国内几乎没有品牌去讲这个东西。品牌的EWG认证也是我们推动着去做的,认证做了一两年,做各种成分检测、原料溯源,很严格。

 

EWG官网对发芽时光的认证

我们自己在复盘网点开发的时候发现,不管店大店小,连锁还是单店,只要我们和门店的消费者比较匹配,通常上架3~6个月,我们至少是前三,整体复购率也是最高的。我也不想这么说,但我们产品还是能打的,所以消费者满意度很高。

我们说生意,或者商业的根本逻辑就是价值交换,或者叫等价交换,当然消费者说你能超值交换最好,但是根本上还是交换,你能给消费者带来什么价值?

对消费者来说,我们的成分、研发都是好的,我自己也会用发芽时光的产品,包括我的小孩也在用,甚至不用婴幼儿童的,因为我们的产品通过了EWG认证,安全性极高,我很放心。

中国纯净护肤这一块重视的人不是很多,但我认为我们只是往前多走了几步,我相信消费者对于安全性的关注一定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孕期。

我们最新升级的品牌理念叫“纯净功效护肤”——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做好功效。这意味着从研发到配方更高的投入,我宁愿成本更高,也要做好产品,我宁愿它一开始不那么好卖,但是只要它卖出去就有回头,有口碑。

做了这么多年,回头来看,如果说我们产品本身不能打,我们可能已经死了很多次了。

03线上品牌投入一直在亏为什么还要坚持?

好内容就是品牌推广、品牌建设。我们不想去做一个纯粹通过利益关联、让渠道强买强卖这种感觉的品牌,那不叫品牌,只是一个产品。当然我们现在也不能叫品牌,没到品牌的阶段,但我们在努力的过程中。

线上我们一直在持续做投入,原来我们还会做一些赞助,做电视剧的中插广告,包括那时候还做《美丽俏佳人》,专门一期是讲我们的产品。

 

《美丽俏佳人》节目

现在主要做小红书和抖音,这块每年投入挺大的,但ROI完全算不明白,我也不知道该怎么算,虽然我觉得我算账还行。

我们前期体量很小的时候,这些投入肯定是亏钱的,但我为什么愿意一直投?我举个例子,大概2020年左右,有投资机构联系我,说给品牌5000万的估值。

那时候对5000万的估值,我真的看不上(笑)。但这让我去想一个问题:这些投入到底在花钱还是挣钱?虽然花了很多,但是也有挣钱的地方,比如说这种估值的认可,最后我给我自己的解释是,我在存钱。

我把钱存在品牌上,品牌本身就会值钱。现在已经收支平衡了,因为我们销量在涨,销售增长了,营销费比就会下来。这个事情你得坚持,坚持去做就会看到效果。

至于别人是不是忽悠我,说5000万估值,真正去谈也许不见得是这个样子。我觉得他即使是忽悠我,也是善良的忽悠。侧面说明别人看到了我,至于到底值多少钱,谁也说不清。

我们现在肯定是做得还不好,一些内容还是不行,但至少是有帮助的。为什么我们在门店成交率比别的品牌高?作为一个消费者,导购推荐以后,是不是会网上查查?她一查,就能看到我们这些内容,虽然不能说很好,但起码看起来是个正经牌子,韩国制造的,调性也可以,口碑、评价挺不错,这就是品牌内容建设得到的回报。

小红书上关于发芽时光的笔记

我们在和一些同行聊的过程当中也发现,确实品牌经常是一茬一茬的。我记得我们刚进去的时候一些品牌做的挺好,现在好像没有那么火了,我觉得还是品牌本身的运营思路有问题,一个纯粹靠渠道去推动的品牌,肯定局限性是比较大的,天花板也显而易见。

我们讲种草,其实就是坚持和消费者沟通。我们现在已经越来越清晰,什么内容消费者是喜欢的。在这个品上面我用什么方式来沟通?消费者关注的点是哪些点?我们有感知。

04用华为“地头力”的精神做事

好服务,就是我要去服务好终端,我们从做代理商开始,就一直在用“用户思维”做事:如何帮助终端把货卖好?

我们给渠道的方案,都是如何更好地卖货。我们会针对当季的需求推一些独特的品,比如夏天的面霜,很多人夏季不喜欢涂面霜,其实不是不爱用,而是找不到好用的。但我们的面霜很轻薄,夏季用起来就很舒服,我们会针对我们产品特性和消费者本身的需求去做政策,这是第一。

第二,我们会去带一些团队,去辅导店员、店长,教她们如何更好地和消费者沟通,提升专业度。就像我们说的,一定是从消费者自身出发,不是你要卖什么,而是她需要买什么,从专业角度推荐合适的产品,满足她对于肌肤改善的需求。

其实很多门店老板并不能理解,他们经营不好就打折,然后利润不够,就去找上游,说你这折扣不行。一些代理商也没有这种思维,他们就想把货销出去,出货无非就是给政策嘛,多少货、什么折,把货给终端压下去,钱收回来,普遍都是这样。真的需要我们更多的品牌方多去引导,在当下的市场下该怎么做,才是对线下渠道最有意义的。

不接受我们理念的代理商和门店,我们就很难合作了。我们在湖南省地市的渠道,几年了门店数也不到30家,去年回款300多万,但是动销是非常良性的,我们没压货政策,绝不压货,就是实打实带教,针对性地做动销方案。

今年开客户就更容易了,因为有案例在那,行业不断转介绍,昨天我们同事刚发过来一个,有个门店跟了几年一直不干,昨天发消息主动说要合作。

 

渠道意向合作伙伴发来的微信

我们天猫也开店,去年做了几千万,不算很好,也不算很差。但有个前提,这都是在稳价的基础上做的,我们线上价格肯定比线下高。

对于稳价这个事情,代理商或门店在19年、20年的时候,还经常关注我们线上怎么做,但是最近这两年就没怎么看了,他们知道官方是不会乱价的。就短期收益来看,消费者直接到我店铺成交,我当然开心,收入直接归我,不需要中间去分一道利润,但是你想做一个长远的品牌,就要思考你的经营策略到底是什么?线上我们只有自己,但线下有一帮兄弟们,一个品牌要做大,帮你的人越多你越大。

有时候线上一些C店,还是会出现乱价的行为,一旦我们发现,就立即干掉,代理商窜货乱价也是一样,没有条件可谈。这是我们的红线,这个东西如果不严控,不从源头抓起的话,再越往后走会越来越乱。

不管是稳价、渠道的分配、还是团队的提升,对于终端的服务层面,我们都是愿意去花钱花时间的,就像华为说的“地头力”,像农民一样头拱地往前走解决问题,我们就用这种精神去干事情。

05放弃头部达播合作与爆品思维

19年我们和一姐合作挺好的。那时候直播佣金也不是那么贵,一个品一场就能卖100万以上,那时候我们在持续投入,整体经营是亏损的,如果要盈利,加强与一姐的合作,很快。但面临一个问题,价格机制需要放下去,可能到5折左右了。

这样我们就要想两个问题,第一,我的品牌定位是什么? 

我觉得价格一旦下去有大问题,心理价位下去之后,用户就不会再为原来的价格买单了。以后你想出新品,成本思维就更重了,因为只能卖这个价,那你还能从对消费者负责任的角度去研发新品吗?你就会越做越差。

第二个问题是我还要不要做其他事?我的渠道、分销怎么办?

当然你说我们没有动心,也是假的,毕竟在困境中,感觉立马就看到曙光了。当时我们确实很纠结,内部往东走、往西走都有声音,所以决策只能自己拿。那时候大部分人还是希望能稳住现金流的,这样收入各方面也都会改善,但我觉得这个事情不能干,现在难一点就难一点,我们初心就是要做一个长期的品牌,希望线上和线下能够良性发展。

所以我们就跟她们说,愿意合作,但机制我们妥协不了,最后就搁置了。我们现在也基本不做达播,因为我们价格在这里,机制也不咋地,品牌力也不行,还不肯降价,达人不愿意播我们的品。

但官方直播我们肯定要干,做直播还是同样一个原则,绝不乱价。我们线上直播要去打新的消费者,不是来收割的。我们重点放在找到精准的消费者上,用专业能力去打动消费者。中国人口这么多,购买习惯各有不同,对纯净美妆感兴趣的群体也挺大的。

很多品牌会做一些低价爆品,出发点肯定是好的,去抓更多消费者进来,去体验这个产品,但是换位思考一下,消费者会怎么看?如果这个东西很便宜,那么你其他东西也不应该很贵,以后卖贵了我肯定不干。老消费者也伤害了。

如果“低价”就叫做“打爆品”的话,谁都会干这个活,谁都能把品打爆了,但是品牌能不能持续做好,就是另一回事,低价一定意味着低成本,很难做出好产品。

所以我觉得,我们既然要做一个长线品牌,还是得有所坚持。烟花虽然很绚烂,但也就那一刹那,我们要做漫长的人间烟火。

06代理商和门店生意好了我们就好了

很多人觉得线下生意难做。为什么消费者不愿意去线下买东西了?是价格问题吗?不一定。现在很多店线上线下的价格已经基本一样了。

其实还是感受问题。你的感受太差了,一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培养店员的专业能力,二店内的货品也不能满足消费者,不足以让消费者付费。

线下为什么没人?因为有人的时候你把人赶走了,你没有给自己留口碑。你这个门店如果口碑好,不但有新人进来,她还把闺蜜带过来,就不断地会有人。

所以线下门店的核心资产,一定是会员,核心的经营指标,一定是复购率。线下要想复苏,生意的业态要先调整升级,往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方向走,不这么干就死掉了。

回到我们本身,还是那句话:三好品牌,好产品是第一位,好内容就是要做品牌推广,好服务就是要服务好终端。我们把这些东西做到位,跟着我们的代理商或者门店生意越来越好,我就好了。

在与渠道的关系上,我们一直坚持“三互”——互利共赢、互信尊重、互生欢喜:首先我们是一个生意关系,互利共赢是基础;在有利益的基础上,相互保持信任度、理解和尊重;最后大家一起挣钱、相互成长。

我本人是代理商出身,能换位思考,有的品牌刚开始的时候体量小,很谦虚,做大以后开始牛逼哄哄了,这不一定是老板的意志,但老板如果不有意识去阻止这件事的话,公司大了,确实上下齐心是很难的。你要有意识把这东西要提出来,然后监督执行,才能可持续。

07品牌就是愚钝地坚持、笨笨地做

前面说了,每一个代理商都有一个品牌梦,对现在的我们来说,这个梦就和「发芽时光」的名字一样:刚发芽。

我是跨行业来创业的,最开始对这个行业不理解,不理解也有好处,无知者无畏,行业里的人已经形成惯例,觉得就应该这么干的事,我没有这方面的约束。

但这个行业卷到这个程度,我们也是有点没想到,过程中是痛苦的,但是我觉得做品牌就是愚钝地去坚持,笨笨地做。

你说我们在品牌经营层面,有很多创新的东西吗?也没有。只是我们自己认定这个基本的逻辑,就这么去做。有些事在做的初期,我们也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但越做到后面,我们越安心,我知道这条路就应该这么走。

我觉得从中国人的人口体量来说,美妆市场规模其实还远远没有到饱和的状态,中国的美妆渗透率远低于日本跟韩国以及美欧发达国家,所以这个行业未来一定是可以的,只是我们想做一个什么样的品牌的问题。

国内市场,像欧莱雅、雅诗兰黛这些品牌占主导,为什么中国人就不能自己做一个优秀的品牌出来呢?其实是可以的。当然不一定是我,很多人都可以。

我们现在体量还很小,说这话显得很不可思议,但我确实是这么认为的,大家一起把市场做大,就像我们的汽产业一样,在国际市场也是很牛的,让别人看到中国的产业,是可以的。

相关阅读

1

官宣!中国公司收购韩国护肤品牌BUDDATE发芽时光,谋划品牌新篇章

2

新消费“退烧”,品牌如何活下去?

3

厮杀与换血:国际美妆巨头「大变革」

更多精彩内容

品牌创新

欧莱雅

 | 

雅诗兰黛

 | 

宝洁

 | 

资生堂

 | 

强生

 | 

珀莱雅

 | 

华熙生物

 | 

薇诺娜

 | 

福瑞达

 | 

上海家化

 | 

上美

 | 

丸美

 | 

巨子生物

 | 

水羊股份

 | 

伽蓝

 | 

百雀羚

  | 

欧诗漫

 | 

卡姿兰

 | 

环亚

 | 

养生堂

 | 

花西子

 | 

完美日记

 | 

橘朵

 | 

HBN

 | 

谷雨

 | 

独特艾琳

 | 

优时颜

 | 

Mistine

 | 

绽媄娅

 | PLANT PARK 植方

电商大潮

天猫

 | 

淘系

 | 

抖音

 | 

快手

 | 

小红书

 | 

京东

 | 

美团

 | 

直播电商

 | 

丽人丽妆

 | 

壹网壹创

 | 

悠可

 | 

若羽臣 

红人时代

美腕

 | 

谦寻

 | 

天下秀

 | 

无忧传媒

 | 

如涵文化

 | 

遥望科技

 | 

缇苏文化

 | 

宸帆

 | 

大禹网络

 | 

仙梓文化

 | 

二咖传媒

 | 

华星酷娱

 | 

五月美妆

 |

李佳琦

 | 

薇娅

 | 

张沫凡

 | 

张大奕

零售进化

丝芙兰

 | 

屈臣氏

 | 

调色师

 |  

妍丽

 | 

话梅

 | 

喜燃

 | 

东点西点

 | 

苏宁极物

 | 

玛莉娜

 | 

三福

 | 

娇兰佳人

 | 

唐三彩

 | 

金甲虫

 | 

美林美妆

 | 

洛阳色彩

 | 

泊伊美汇

 | 

惠之琳

 | 

恒美 

WOW COLOUR

原料创新

巴斯夫

 | 

帝斯曼

 | 

德之馨

 | 

奇华顿

 | 

法国纳图

 | 

天赐材料

 | 

芬美意

 | 

IFF

 | 

铭康

 | 

科思股份

 | 

丽臣实业

 | 

赞宇科技

 | 

亚香股份

 | 

华业香料

 | 

新瀚新材

 | 

金三江

 | 

中科欣扬

 | 

爱美客

 | 优科生物

 | 

胶原蛋白

 | 

玻尿酸

 | 

烟酰胺

 | 

水杨酸

 | 

A醇

 | 

NMN

 | 

积雪草

 | 

光果甘草

 | 

熊果苷

 | 

茶叶提取

 | 

阿魏酸

  | 

蓝铜肽

  | 

二裂酵母

研发生产

科丝美诗

 | 

诺斯贝尔

 | 

莹特丽

 | 

贝豪

 | 

上海臻臣

 | 

伟博海泰

 | 

太和生技

 | 

莱博科技

 | 

美中生物

 | 

中通生化

 | 

乐美达生物

 | 

雅妍

 | 

芭薇

  | 

利妍

 | 

彭氏

 | 

可尚生物

 | 

伊斯佳

 | 

劳仕塑业

 | 

通产丽星

 | 

英硕集团

 | 

柏星龙

 | 

锦盛新材

 | 

中荣印刷

 | 

嘉亨家化

趋势洞察

投融资

 | 

IPO

 | 

监管

 | 

营销

 | 

护肤

 | 

彩妆

 | 

洗护

 | 

香氛

 | 

CiE美妆创新展

 | 

中国化妆品大会

 | 

中国化妆品年会 | 

走出少年

 | 

进口品

产业人物

钟睒睒

 | 

崔京

 | 

赵燕

 | 

郭振宇

 | 

方玉友

 | 

陈冰

 | 

孙怀庆

 | 

吕义雄

 | 

潘秋生

 | 

郑春颖

 | 

唐锡隆

 | 

毛戈平

 | 

解勇

 | 

范展华

 | 

沈伟良

会务组联系方式  

展会咨询13248139830

相关成人用品行业展会

2025年香港亚洲成人用品展-亚洲成人博览AAE-Asia Adult Expo

2025-08-26~08-28 距离48
145717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广州成人用品展-广州性文化节广州成人展

2025-10-31~11-02 距离114
241708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台湾台北成人用品展TRETaipei Red Expo

2025-08-08~08-10 距离30
125611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义乌情趣用品及纹绣产业展JM

2025-07-05~07-07 展会结束
157904展会热度 评论(0)
X
客服
电话
13924230066

服务热线

扫一扫

世展网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销售客服

门票客服

TOP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