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改造前的意风区
2019年开始,BIAD-ASA筑景工作室接受委托对意风区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并针对意风区制定了一整套城市更新方案,希望通过设计引导的方式使意风区重新融入城市。改造后的意风区 意风区管委会
02使意风区回归城市的尝试 An attempt to bring Italian Style Area integrate into the urban life分层面恢复城市混合功能规划层面,补充整个区域的公服配套设施用地,特别是文化和生活、交通设施用地,增强区域的服务功能。意风区城市更新项目鸟瞰图
“延伸文化流线”为城市提供“活博物馆”
利用历史文脉来提升区域活跃度,将整个区域变为一个活的历史博物馆区。利用设计的“十字”文化流线,将重要的历史建筑和名人故居联系起来,并在这个文化轴线中加入了大量新建的体验场所。更新后的历史十字轴夜景 意风区管委会
植入“足够”的有效商业空间
保持意风区长时间都有人流活动,就需要植入足够的有效商业空间。方案布置出一条长度约800米的C型商业动线贯穿整个项目。这条C型动线与“十字”轴线完全不重叠(如图)避开了保护级别较高的文保建筑,为区域增加了大量的可用商业面积,使区域的商业激活成为了可能。意风区C型商业动线和动线周边新增商业空间示意
“分期分区”公共空间和配套设施先行
我们根据产权及拆迁情况将项目分为三期实施:一期以公共空间提升和建筑立面改造为主,包含“十字”文化轴、马可波罗广场、规划馆前广场等公共空间,以及“十字”轴线沿街的建筑立面;二期为工人文化宫改造及新增商业建筑和沿街道路提升;三期为区域内其他建筑和空间的改造。
项目分期示意
自由道鸟瞰图 意风区管委会
结合商业店铺进行公共空间及建筑立面改造提升
意风区历史文化景墙和入口导视标识
通过夜景照明和立面改造提升建筑品质
03
项目实施
Project implementation
意风区于2020年开始第一期改造的正式施工,并于2021年5月正式开街。本轮改造通过对空间的整理和重塑,对区域内的公共空间、城市家具、路面铺装以及建筑立面进行了系统的提升改造,使区域得到了修复和活化利用。我们将重点集中在了最重要的三个公共空间——马可波罗广场、自由道和规划馆前广场,希望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将实施的效果最大化呈现,重新为片区注入活力。
意风区一期改造分析图
意风区一期实施鸟瞰图 意风区管委会
“十字”中心广场——马可波罗广场改造前的马可波罗广场承担交通环岛的功能,作为公共空间的属性不高,且核心地标胜利女神雕塑也与广场和“十字”街道联系较弱。我们取消了广场的交通功能,使之成为真正市民友好的步行空间,并在广场上增加了供人休息停留的场地,利用夜景照明进一步突出女神雕塑,使马可波罗广场再次成为
“十字”文化轴和意风区的文化与空间焦点。
“十字”中心广场改造分析图
更新后的马可波罗广场 意风区管委会
坐在广场上休息的游客
由民族路望向胜利女神像
更新后的民族路为游客提供了充分的休息空间
意式传统步行街——自由道自由道是意风区商业基础较好的一条步行街,但作为 “十字”文化轴的东西轴线,整条街道缺乏统一的空间组织、风格杂乱,街道的文化氛围较弱,且缺少公共停留空间,商业形式也较为单一。我们对两侧的建筑进行了立面灯光改造,并结合现有店铺,对商业外摆进行了整合。通过丰富街道铺装形式、引入口袋公共空间、增加城市家具的方式对自由道进行了改造更新,同时增加商业棚亭以丰富街道的商业业态,整体打造意式传统步行街。
意式传统步行街改造分析图
自由道夜景
整合后的外摆区
通过历史文化地铺、雕塑、标识等增加文化氛围
全民共享活力广场——规划馆前广场
在进行更新前,规划馆前广场是一片空旷的场地,主要作为会议及演出场地。设计考虑植入文化、休憩和商业功能,以重新激活场地活力。我们将海河造型融入镜面不锈钢制成的艺术雕塑,作为整个广场的核心,广场铺装则采用意风区城市肌理作为地雕元素,希望唤起人们对这个片区的最初记忆,四周设置的可移动花箱座椅可随广场的使用功能进行灵活调整。同时,我们希望将商业流线引入这个开放空间,打造一个特色市集,为意风区带来持久活力。
规划馆前广场改造分析图
规划馆前广场实景图 意风区管委会
正在举办的音乐喷泉灯光秀
海河艺术雕塑和意风区城市肌理铺装细节
规划馆前广场的特色市集 意风区管委会
开街当天,现场人山人海,这次改造是意风区重新融入城市的一次有效尝试。
开街后夜晚意风区人潮如织的景象 意风区管委会
项目名称 天津市意风区城市更新项目类型 城市更新RECOMMEND
推荐阅读
LandscapeExpo∣上海园林景观展
关注微信,掌握展会实时资讯
点击“阅读原文”访问官网
阅读原文
展会咨询13248139830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