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收录于话题
#泰凯英
#轮胎
#宽体自卸车
#热点追踪1
今年两会上,除了委员们的各类热议提案和备受瞩目的部长通道,“新质生产力”毫无疑问地成为了贯穿“两会时间”的最热高频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直言:“新质生产力的‘新’,关键在于科技的先进性、创新性、引领性。”
“大国重器”频现的工程机械行业,对设备的“先进性、创新性、引领性”更是有着强烈的追求,比如“世界第一吊”4000吨全地面起重机、全球最大440吨矿卡、中国最大35吨装载机……无一不彰显着技术创新的光芒。于此之中,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独创的宽体自卸车更是扛起了自主创新的大旗,从车型诞生到成熟推广,再到走向海外,始终引领着行业新质生产力的航向。
中国特色车型逆袭之路
不久前,由同力重工生产的行业首批甲醇混动非公路宽体自卸车——TLH130,在西安下线。据介绍,该款车型实现了新能源宽体自卸车在行业内的最大质量(80~90吨)承载能力;同时,相比柴油机版产品,运营成本节约40%以上。
不止是同力重工,国内工程机械三巨头——徐工、三一、中联重科,以及临工、蓬翔等近年来均在力推宽体自卸车新车型,不仅在承载力上纷纷实现了新突破,而且在车辆动力、能耗表现以及坚固耐久等方面也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从2004年诞生至今短短20年内,国内宽体车经历了从蛮荒到成熟的历史性进程。2004年之前,中国各大露天工况场地运输领域,主要使用公路自卸车和刚性自卸车。但彼时车辆超载、保养不及时等问题普遍存在,相比之下公路自卸车动力性、安全性和经济性都存在不足,而刚性自卸车采购和维护费用昂贵、应用门槛也高。
在此背景下,市场急需一款更适合工程运输、场地内使用,并且更经济实惠的专用运输车辆。经过集中科研攻关,同力重工于2004年创造性地将工程机械成熟的底盘技术、公路用自卸车技术结合在一起,非公路宽体自卸车由此诞生。
产品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国内矿山用户和行业友商的强烈关注,此后工程机械主机厂纷纷跟进,并结合自身技术优势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宽体自卸车产品,在国内矿业市场迅速形成席卷之势。据行业协会可统计口径,2022年宽体车产销均创历史新高,全年实现宽体车销售25547台,同比增长15%。其中出口4473台,占比17.71%。
实际上,不只是国内主机厂蜂拥而至,国际工程机械巨头也开始适时做出改变,以应对用户的强烈需求。在BICES 2023上,卡特彼勒旗下品牌山工机械就推出首款宽体自卸车3090F,配置不可谓不高端;迪万伦也展出了一款载重量达75吨的新型宽体自卸车DT110HD,在官网上,迪万伦还展示了另外两款宽体车车型——DT90HD(60吨)和DT105HD(70吨)。
国际工程机械巨头的入局,再次证明了宽体车代表的产品和需求,是用户们真正需要的创新,并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展现出了强大的活力。
创新驱动 产业链协同发展
纵观宽体自卸车20年的发展历程,从一开始的品类诞生,到现在的走向海外,以用户需求为基础的创新,始终是推动这一新车型向前发展的最强原动力。
以前文提到的同力TLH130车型为例,在山西、内蒙古、新疆等国内主要产煤区,煤化工生产大量的副产品甲醇,这些地区的政府部门,因为重视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也都在广泛推广清洁燃料。因此,同力重工基于客户需要而研发了这一产品。
对此,同力重工总经理许亚楠表示:“我们的研发团队非常贴近市场,根据矿产储存条件、矿山开采环境、道路情况,甚至驾驶人员的驾驶水平等,来给客户量身定制做研发产品。”同样, XG105和XG105G,也是徐工汽车根据西北矿区特点为客户量身定做的产品……宽体车场景化定制已经成为了厂商的常规操作。
而追根溯源,国内宽体车车型能够进行场景化定制,正是源自用户的差异化需求以及宽体车厂商产品的迅速迭代能力。这一过程,不仅需要主机厂能够遵循用户需求研发产品,更需要与其配套的发动机、车桥、轮胎等零配件企业因时而新,共同打破“主机强,配件弱”的局面。
以轮胎为例,宽体车大吨位化趋势尚未完全显露之时,轮胎就必须根据其使用场景进行快速迭代,帮助用户降低轮胎使用成本、增加作业效率。作为宽体车领域以场景化研发著称的轮胎企业,泰凯英根据车辆大型化的需求,从载重量40吨开始陆续推出了10余款宽体车专用轮胎产品,并在2023年推出了以超稳定、更持久、长寿命为最强特点的大规格ET688轮胎。
而泰凯英之所以能够在大规格宽体车尚未普及之时,便成功研发出匹配性更强的专用轮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对行业趋势的敏锐洞察,以及自研的场景化轮胎性能仿真预测技术。据泰凯英工程师介绍,场景化轮胎性能仿真预测技术以3D激光扫描技术为基础,可以像素级复原轮胎在3D复杂路况下的受力特征,并在产品设计阶段精准预测实际场景下的轮胎使用性能,进而大幅提升研发效率和成功率,快速为主机厂和用户提供符合其场景化需求的轮胎产品。
不仅是泰凯英,包括发动机领域的潍柴、玉柴,润滑系统的郑州奥特,液压系统的恒立液压等,这些民族企业因时而动的果断机敏、不断投入,共同推动了宽体车车型向更高端、更经济、更场景化的方向蝶变,推动中国特色车型走向海外。
对于未来,正如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苏子孟所言:“(行业)要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开发新技术和研制市场需要的新产品,进一步提高行业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着力打造好工程机械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切实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往期内容推荐
热门专题
2024两会
丨品读“十四五”
丨国四时代
丨联盟思享家
奋进2023
丨强者承担重任
丨数说高机租赁
了不起的奋斗者丨
工程来了
丨前车之鉴
易购机工程机械报价
买设备前,都来看一看
阅读原文
展会咨询13248139830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