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有本事你飞过去啊!”堵车时路怒族的调侃,正在成为可能。
今年2月27日,全球首条低空航线在深圳首飞。一架2吨重,载重400公斤的纯电E-VITOL五座飞行器从深圳蛇口邮轮母港起飞,抵达珠海九州湾码头。以往用时约2到3小时,而通过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仅需20分钟就可以完成深圳、珠海间的跨城之旅。
更强更轻,新材料之王获无人机青睐
在航空航天结构设计中,无人机是航空领域最主要的产品之一,是该领域中科技成果的代表,是体现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现如今在航空领域发展中无人机是发展的热点之一,为了满足无人机低成本、航时长且机动性能高的特点,降低无人机结构重量是有效方法之一。近年来,在飞机的研究中实现飞机轻量化成为了工程师们追求的重要标准之一,实现机翼的轻量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金属材料性能稳定且具有高强度、刚度高和耐冲击性能好的特点,在传统飞机结构中金属材料使用较为广泛,但相比于复合材料,常用的铝合金、钛合金和钢等金属材料的密度更大,导致使用金属材料的结构部件重量更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飞机的续航能力且增加了能源的消耗。20世纪初,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首次应用于航空领域并显示出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巨大优势。随着复合材料的发展,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逐渐被大量应用,现在常用的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的纤维有碳纤维、凯夫拉纤维和硼纤维等,常用的基体材料有聚酰亚胺和热塑性树脂等。随着纤维生产技术的成熟,碳纤维生产成本的降低,在实际应用中碳纤维复合材料占据了主要地位。(图源:pixabay)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机翼中得到大量使用的原因是碳纤维密度小、强度高、材料可设计性等优点,能承受较大的载荷,碳纤维材料的可设计性,能让工程师们在进行结构设计时根据结构受力的实际情况进行局部结构设计,不仅能减少材料的使用而且能降低结构重量。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机翼中的应用主要是以层合板的形式为主,层合板是由多层纤维铺叠而成,性能优异,能够替代传统的金属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刚开始兴起时由于成本高、性能不稳定只应用在了非主承力结构件上,比如飞机舱门、整流罩等结构上。随着碳纤维生产技术的发展,成本大幅降低且工艺技术更加成熟稳定,碳纤维复合材料开始逐渐应用在主承力结构上,比如飞机的机翼、机身等结构部件上。2012年,我国第一架全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氢燃料电池动力的无人机“雷鸟”试飞成功,采用了层流翼型、上单翼、T型尾翼的气动布局,翼展10.5米,机长4.7米,续航时间4小时,其机翼是全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神奇结构,成就新材料之王非凡性能
碳纤维是将有机纤维在非活性气体中进行高温碳化,分离掉碳以外的元素后所得的纤维体材料,素有工业界“黑色黄金”美誉,它的强度是钢铁的5到8倍,但重量只有钢铁的1/4,具有高强、轻质、耐高温、耐腐蚀的特点,是减重增强的首选材料,被当作国民经济和国防安全的战略物资,称为“新材料之王”。从新材料领域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新”第一个是性能新,第二个是工艺新,第三个是应用领域新,而碳纤维就是新质生产力中材料领域的典型代表。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报名参会↓↓↓
阅读原文
展会咨询13248139830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