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巨匠齐聚,颠覆性硕果绽放!第二届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论坛嘉宾阵容曝光(第一波专家来袭)

来源:世展网 分类:品牌展行业资讯 2024-04-28 14:38 阅读:5335
分享:

2025年香港环球资源移动电子展览会Global Sources Mobile Electronics

2025-04-18-04-21

展会结束

收录于话题

#展讯速递

在科技疾速变革的今天,化妆品行业正站在创新的风口浪尖。第二届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论坛将于5月22日在第28届CBE中国美容博览会上揭开帷幕。届时,全国科研精英、行业翘楚和创新先锋将云集于此,共同擘画化妆品产业的未来蓝图。

媒体传播与直播支持:新华网。

探索行业的未来方向!

寻觅颠覆性科研成果!

发掘高校院所精英人才!

产学研三方紧密联手,共同打造化妆品行业的新动力引擎!

在论坛期间,这些专家学者将就化妆品的研发创新、原料革新、生产技术提升、市场营销策略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分享他们在产学研协同创新领域的成功故事和宝贵心得。论坛还安排了院士专家论坛、产学研促进奖代表报告、科研成果前沿报告、绿色化妆品获奖报告、“化妆品新质生产力”高端访谈、《抗皮肤老化功效型护肤产品 精华油 技术通则》团体标准启动仪式、《CCTV 匠心美妆 品质之光》启动仪式、《中国化妆品科研成果蓝皮书(2023-2024年)》参编与支持单位荣誉颁发、科普平台化妆品科普平台科普专家聘任等环节,为嘉宾们提供思想碰撞和经验交流的舞台。

以下是论坛部分嘉宾。

限时免费领票 即刻扫码报名

徐晓东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企业监督管理局原正局级副局长、巡视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导师,民政部社会事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商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理事长,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绿色化妆品创新创意大赛顾问

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支持筹建(产学研平台函字 [2023]第02号),国内化妆品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单位为了推动中国化妆品产业产学研的协调创新发展自愿组成的创新载体。目前成员单位有高校院所35家,企业机构28家,为中国产学研促进奖/创新奖化妆品领域的推荐单位,全国大学生绿色化妆品创新创意大赛联合主办单位、中国化妆品科研成果蓝皮书联合编著单位、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论坛联合主办单位。

张守文 原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厅级巡视员、常务副局长,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顾问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客座教授,哈尔滨商业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食品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特殊食品、化妆品法规标准的制修订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指导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第一个化妆品博士后出站,为大学本科生讲授“化妆品法律法规体系”“化妆品注册和许可”“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管”等课程。

刘洪海 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法人、秘书长

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成立于1996年,中央编制机构批准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拥有256位中国院士、通讯院士及荣誉委员(包括港澳台和外籍华裔科学家), 其中约三分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或其他国际科学院及国家科学院的院士,包括中国“两弹一星”功臣、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

凌沛学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特聘教授

凌沛学院士从事多糖类生物新药创制40余年,以透明质酸 (又称玻璃酸、玻尿酸简称HA)为重点,系统进行HA原料、制剂及生物医学材料等研究,创建了以HA自有专利技术为主导的产业集群,获批新药证书10余项,研发7种医药原料,获批国家II类新药证书,其核心技术在境内外培育4家上市公司,市值超2000亿元。

王建荣 化妆品行业首个全国劳动模范、化妆品行业资深专家、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常务副理事长

中国化妆品资深人士,参与过多个中国化妆品民族品牌的崛起。历任小护士品牌公司副总经理,索芙特品牌公司副总裁,珀莱雅生产基地总经理。

朱怡霖  中国抗衰老促进会 副理事长,中国抗衰老化妆品学术论坛荣誉主席,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绿色化妆品创新创意大赛特聘顾问,《健康大视野》杂志社编委

中国抗衰老促进会组织发起人之一,协会是在国家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专业性、非营利性的国家一级社团组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作为跨行业、多部门、宽学科的抗衰老团体,是实施抗衰老战略的桥梁,是联系抗衰老人士的纽带,是提供抗衰老服务的平台,是开展抗衰老合作的窗口。

桑 莹 CBE中国美容博览会执行主席、上海市静安区政协委员、上海日用化学品行业协会副会长、美国福特汉姆大学MBA工商管理硕士、高级会展师

全面主持中国美容博览会CBE工作以来,以战略的眼光前瞻性地创建化妆品产业链的创新科技交流平台,以国际化的视野、开放共享的互联网精神,带领团队与各国和地区政府深入交流,成功嫁接国际资源;目前已有40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国际展团参展,观众来自80个国家和地区;大大推动CBE的国际化进程。

程  伟  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化妆品产业分会会长、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秘书长

高级工程师,全国大学生绿色化妆品创新创意大赛组委会执行主席、中国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理事、中国未来研究会理事等职。曾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6化妆品公益赛事秘书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百度词条剧本项目负责人、2021全国双打办化妆品课题组执行组长、中国科协2021 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品牌建设及发展思路研究课题组副组长。

张贵锋 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化妆品产业分会副会长、中国化妆品科研成果蓝皮书编委会主任、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专家委员会执行主任

主要从事动物和植物源性蛋白、多肽和多糖研究,生物大分子分离分析鉴定,干细胞培养。主要成果包括,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6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项。承担项目:曾承担NSFC、BJNSC、863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等国家级项目,以及多个企业合作项目,实现了生物医用胶原、鱼胶原蛋白肽、药食同源品种高值化综合利用等项目的产业化。先后完成科技成果评价6项,获省部级奖励3项,行业协学/会奖励4项,人才奖励2项;参与制定行标/国标6项,研发标准物质6项。

巢志茂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贮藏与包装岗位科学家,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化妆品产业分会副会长,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天然产物标准样品工作组副组长

自1984年以来,长期从事中药学的科研工作。留学日本3年。主持和参加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5项。获中组部中宣部统战部人事部教育部科技部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等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2项,以第一获奖者获得中国药学会、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内外发表论文240余篇。主编《天然产物标准样品研制技术与示范》《中国药食同源研究——人参植物干细胞技术产品应用价值》《中国“药食同源”研究》等著作22部。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3项。目前主要从事贮藏、包装和标准的研制。

李安良 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化妆品产业分会专家委员

药物化学专业,研究方向为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控制。主编《药物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获教育部2002优秀教材二等奖。编著《生物利用度控制——前药和药物靶向作用》和翻译等7部出版物。1999-现在,从事化妆品原料研发,主持开发了50余个化妆品原料和工艺,包括熊果苷、熊果苷水精制法、曲酸二棕榈酸酯、精烟酰胺、辛酰甘氨酸、辛酰水杨酸、树莓苷、1-氨乙基-次磷酸、壬二酰二甘氨酸钾、十一烯酰甘氨酸、红景天苷等。

李 丽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化妆品产业分会资深专家委员、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绿色化妆品创新创意大赛华北赛区组委会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化妆品功效植物原料制备、构效关系及作用机理研究、化妆品配方新技术研究与应用。获省部级奖项2项,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3项,主持企业横向课题3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项,出版专著5部(《化妆品配方设计7步》、《化妆品配方设计与制备工艺》、《化妆品植物原料开发与应用》、《中医药概论》、《化妆品制剂学》)。

尚亚卓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化妆品产业分会专家委员、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绿色化妆品创新创意大赛华东赛区组委会主任

2004年获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7年8月至2008年9月在赖斯大学(Rice University)生物与分子工程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目前主要从事胶体界面化学基础及应用研究。聚焦于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性质及应用研究、高端化妆品的开发、配方优化、新型乳化体系开发以及化妆品功效评价等。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内外相关企业研究课题多项,发表论文1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7项。

王贵弘 厦门医学院公共卫生与医学技术系教授、化妆品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负责人、天然化妆品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建省引进台湾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入选者、厦门市首批台湾特聘专家、福建省高层次B类人才、福建省食药监局化妆品专家、中国日用化工协会化妆品学科建设与创新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厦门市保化协会专家组副主任、厦门市科技咨询评审专家。研究方向为天然化妆品研发,化妆品创新技术开发、教育和培训,海洋小分子药物开发、皮肤药学研究。个人至今发表的学术论文160多篇(SCI论文超过70篇),论文被引用千余次,累计主持或协同的两岸产学研项目超过60项。

王 伟 中国药科大学教授、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化妆品产业分会副会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高层次人才评审专家,国家药监局化妆品科普专家,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江苏省科协首席专家,《中国化妆品》期刊编委。

程建华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绿色化妆品创新创意大赛泛大湾区赛区组委会副主任

特支计划广东省高层次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绿色功能日化产品创新研究中心 主任,广州市首批珠江科技新星,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先进材料研究中心访问学者。承担了国家水体重大专项子课题2项、国家基金联合重点1项(子课题)、军工重大专项2项(子课题)、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1项及横向课题40多项。

已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SCI收录30篇),合作出版专著/教材2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2项(已授权17项)。在化妆品基础理论、配方开发,功能评价和安全评估方面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

曹 华 广东药科大学教授、化妆品产业学院院长,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绿色化妆品创新创意大赛泛大湾区赛区组委会主任

广东省杰青,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东省教育厅创新团队负责人,广东省数字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头皮健康与头皮微生态研究中心主任。聚焦于小分子药物合成、化妆品原料开发及功效评价。以第一完成人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主持国家、省市级项目20余项。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Sci. China Chem.、Green Chem.、 Chem. Commun.、Org. Lett.等发表论文80多篇,高被引论文4篇,两篇论文被Synfact作为亮点工作介绍。申请专利30多件,授权17项,专利成果转让6项;技术秘密成果转让果1项。与完美、南芯医疗等知名企业在化妆品原料开发、斑马鱼功效评价等相关领域展开深度的产学研合作。   

曹晓荣 齐鲁师范学院教授、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绿色化妆品创新创意大赛华中赛区组委会主任

近年来主要从事物理化学、胶体与界面化学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参与省博士基金、省自然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国家专利4项,在soft matter、JPCA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主编高等师范教育精品教材《化学与社会生活——从化学实验中体验》1部。完成了化学专业方向课程的团队建设和课程建设,将国家标准行业企业标准引入教学过程中,加强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曹 辉 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化妆品产业分会专家委员

主要从事环境友好,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研究,对聚合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应用有较深入的研究。作为主要成员先后参加了多个以聚天冬氨酸为主要研究内容的项目。① “973”项目“工业生物技术的过程科学基础研究”第4课题“生物/化学方法级联设计与调控”; ② “863”项目“千吨级聚天冬氨酸合成关键技术”;③十五攻关项目“工业水处理用绿色药剂聚天冬氨酸(PASP)中试开发及应用研究”;发表聚天冬氨酸相关文章8篇,其中SCI5篇,申请和获得专利4项,由于聚天冬氨酸的研究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第二完成人)。

但卫华 博士,研究员。原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原四川大学生物质工程研究所所长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现任成都汉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成都科乐金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4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生物质化学与工程、医用生物质材料、皮革化学与工程的教学、科研和成果转化工作,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及横向科研开发项目12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地市级科技奖励4项,其他科技奖励20余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和高校教材8部,发表科技论文600余篇。已研发出包括医美用复合胶原注射针剂、医用胶原及其多层级聚集体、化妆品用天然活性胶原蛋白原浆、高端敷料、高效快速止血材料、生物组织皮片、软组织修复材料、胶原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等在内的8个板块、58个新材料。

宗东升  沈阳药科大学副教授、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绿色化妆品创新创意大赛东北赛区组委会副主任

沈阳药科大学医疗器械学院计算机教研室,同时兼任医疗器械学院产学研用融合促进中心常务副主任,主要从事医疗器械创新设计与研究、药学信息学、药物分析学、WEB应用程序设计与开发。主持横向课题多项,先后讲授《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Python)》、《Practical Computer Literacy, 3rd Edition》、《微机原理与接口》、《Excel在药学中的应用》、《Origin在药学中应用》、《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等多门本科生、研究生课程;作为副主编和参编全国统编研究生教材《药学计算导论》、本科生理论和实验教材《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大学计算机基础》、《药学概论》等多部教材,国内外期刊杂志发表论文多篇。

杨井国 江南大学化妆品功效评价中心主任、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研发专委会副主任

上海东方美谷化妆品技术研究中心执行副理事长、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化妆品质量管理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长期从事日化产品工艺、设备、产品、评价的研究工作,与国内许多知名企业紧密合作。指导学生获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二等奖、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三等奖等。参与项目曾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进步一等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广东轻工联合会科学进步一、三等奖项。

王 领 齐鲁工业大学副教授、应用化学系系主任、硕士生导师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博士后

兼任山东日化协会专业技术顾问,中国日用化工协会化妆品专委会副秘书长。研究方向:化妆品天然原料开发、配方应用,化妆品安全及功效评价。主持和参与自然科学基金、企事业横向课题等30余项;获批山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及中文核心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件。

渠丽娜 国粹国妆品牌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

博尚嘉德品牌创始人、民盟北京市委联络委委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国家戏曲院团长期合作方,戏曲化妆造型“传统技艺”非遗传承人,全国戏迷大赛妆容讲解嘉宾,新华社喜临门“我有一个梦想”圆梦官,澳门中华文化推广入校园宣导计划导师。从业参与创作舞台剧戏曲电影40余部,京剧像音像工程10余黜,国家戏曲电影工程20余部。曾多次接受央视媒体杂志专访。

赵继华  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常务副秘书长、瀛珈生物科技(上海) 有限公司总经理

中国化妆品行业资深人士,多家知名民族品牌高层管理经历,职业生涯涵盖化妆品领域技术、策划、营销多个专业范畴,具有独特的产学研创新发展视角及丰厚的日化行业管理底蕴。

第二届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论坛的召开,不仅是中国化妆品科技产业升级的标志,更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强音。我们坚信,通过产学研各方的精诚合作,将不断推动化妆品产业科技的突破与革新,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更个性化的产品,实现美丽与科技的和谐共生。

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汇聚智慧、引领未来的第二届中国化妆品产学研协同创新论坛盛宴,携手共创美妆产业的新辉煌!

限时免费领票 即刻扫码报名

更多美妆供应企业

尽在CBE SUPPLY美妆供应链博览会

2024年5月22日-24日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浦东

不念过

END

不畏将来

↓ 长按扫码关注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报名参观 第28届CBE中国美容博览会、CBE SUPPLY 美妆供应链博览会

阅读原文

会务组联系方式  

展会咨询

相关品牌展行业展会

2025年香港春季电子展-香港消费电子展Hong Kong Electronics Fair

2025-04-13~04-16 展会结束
353087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香港资讯科技展-香港国际科创展ICT EXPO

2025-04-13~04-16 展会结束
93863展会热度 评论(0)

香港电子展(秋季)Hongkong Electronics Fair

2025-10-13~10-16 距离141
137424展会热度 评论(0)
X
客服
电话
13924230066

服务热线

扫一扫

世展网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销售客服

门票客服

TOP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