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关键词 | 盛禧奥 出售AmSty股份
共 2090 字 | 建议阅读时间 5 分钟
5月9日,据ICIS报道——特种材料解决方案供应商盛禧奥首席执行官Frank Bozich表示,整个美洲苯乙烯 (AmSty) 合资企业 (JV) 都将出售,而不仅仅是盛禧奥50%的股份。
他还称,盛禧奥已经看到许多潜在的战略和财务买家表现出了兴趣。预计将于2025年初与买家签署协议,并将利用其出售AmSty股份所得收益来偿还债务。
他没有透露潜在买家的名字,也没有透露盛禧奥预计从此次出售中获得多少钱。
AmSty业务出售进展2021年11月提出,出于转型战略的考虑。盛禧奥宣布正在考虑出售其苯乙烯业务,包括该公司的原料和聚苯乙烯业务部门以及其在AmSty的股份。
2022年7月被搁置,当时盛禧奥解释,金融市场状况恶化和经济不确定性,特别是欧洲能源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很难获得合适的价格。
2023年5月重启,盛禧奥重启了苯乙烯的业务剥离。盛禧奥总裁兼首席执行官FrankBozich表示,出售AmSty的所有权是盛禧奥转型为特种材料和可持续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合理步骤。
2024年3月,盛禧奥宣布开始出售其与雪佛龙菲利普斯化学公司 (CPChem) 成立的苯乙烯和聚苯乙烯 (PS) 合资企业50%的股份。
关闭欧洲的苯乙烯生产装置2022年12月盛禧奥宣布关闭德国博伦 (Boehlen) 30万吨/年苯乙烯工厂。
2023年10月30日,盛禧奥宣布决定停止苯乙烯单体(EBSM)业务位于荷兰泰尔讷曾的制造工厂。该工厂计划于2023年11月正式停止运营。
随着EBSM设施的关闭,该公司将从第三方供应商购买所有苯乙烯需求,以支持其下游业务。
盛禧奥表示,鉴于欧洲需求减少和全球苯乙烯产能增加,我们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公司将能够通过从能源强度较低的市场采购来有效支持我们的下游业务。
盛禧奥近期还剥离了其他业务2024年3月15日,盛禧奥宣布,可能将德国施塔德(Stade)的聚碳酸酯(PC)生产基地关闭,预计2024年底前完成。
2023年还宣布关闭其位于丹麦Bronderslev、新墨西哥州贝伦和意大利罗镇的PMMA板材业务,并采取包括裁员在内的成本节约措施。关闭的PMMA板材工厂生产的材料现在将由全球网络内的其他工厂生产,主要是法国的圣阿沃尔德和美国肯塔基州的佛罗伦萨。
盛禧奥正在转型一是PMMA解聚回收业务
2023年12月6日,盛禧奥正在建设位于意大利罗镇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解聚工厂,该示范设施计划于2024年第一季度投入运行,标志着重塑塑料生态系统作为循环经济一部分的关键一步。
二是致力于PC回收业务
在盛禧奥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盛禧奥探讨了将施塔德工厂改为PC溶解设施的可能性。盛禧奥表示,将致力于整合和应用现代回收技术,如PC溶解和解聚,以帮助客户开发更可持续的产品。
2023年4月5日,盛禧奥位于荷兰泰尔讷曾的聚碳酸酯溶解试验装置正式启用。
盛禧奥正在逐渐转型为特种材料和可持续解决方案提供商,而发展回收领域的商业规模运营也是盛禧奥业务战略向前发展的关键支柱。
苯乙烯市场动态情况从国外来看,全球苯乙烯产能保持高速增长趋势,产能增长均集中在中国。
2023年全球苯乙烯产品产能达4576.1万吨/年,同比增长7.75%。全球产能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约占全球总产能的65.5%。2023年东北亚地区苯乙烯总产能达到2793.2万吨/年,全球范围内苯乙烯新增产能合计370万吨/年,全部在中国。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周刊
中国新建苯乙烯装置不断投产,而国外原计划新建/拟建装置则无新的进展报道,同时国外产能运行成本较高、环保压力较大、装置老旧。
除盛禧奥关闭了苯乙烯工厂之外,2024年4月,因不可抗力因素,英力士苯领将暂时关闭其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萨尼亚市的苯乙烯工厂,该工厂每年可生产44.5万吨苯乙烯和49万吨乙苯(EB)。
彭博社2023年11月20日曾报道,道达尔能源和沙特基础工业公司正在考虑出售其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卡维尔的120万吨/年苯乙烯和PS工厂。
2023年初,日本太阳石油公司宣布,环保压力日趋加大,苯乙烯市场将处于不确定的商业环境中,因此决定退出苯乙烯业务,并关闭位于日本山口县宇部的37万吨/年苯乙烯工厂。
从国内来看,中国苯乙烯的产量和消费量均呈现稳步增长,2023年产量达到1551.36万吨,表观消费量为1593.82万吨。然而,由于产能的快速增长,行业面临供应过剩和利润压缩的挑战。
从装置动态来看,2024年1-3月装置计划外停车较多,尤其是浙石化装置反复停车,导致行业开工持续走弱。新装置方面,暂无投产消息。
从需求来看,苯乙烯的下游需求主要集中在EPS、PS、ABS等工程塑料领域。2023年这三大下游市场需求共占比71.43%。其中,PS需求占比24.76%;EPS需求占比23.59%;ABS需求占比23.08%。苯乙烯消费仍以硬胶下游为主,且暂无新增产品需求。尽管面临产能过剩的挑战,下游新增产能的投产预计将继续支撑苯乙烯的需求。
苯乙烯未来又如何?未来几年,预期国内苯乙烯产能、产量仍保持递增态势,而下游增量跟进或整体仍弱于苯乙烯。国产供应逐渐饱和甚至过剩下,苯乙烯企业竞争加剧,预期出口的重要性将日益增强。
因此,未来国内苯乙烯企业应加大技术升级力度,降低装置能耗、物耗,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下游产业的要求,增强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来源:ICIS、盛禧奥、化工新材料、中国化工信息周刊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展会咨询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