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宜章,柑橘的故乡。
据中国柑橘专家考证,宜章县莽山野橘为世界柑橘始祖,其基因比印度野橘还古老,历史悠久,宜章作为世界柑橘发源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宜章脐橙独特的品质和风味。
宜章县地处南岭山脉中段,骑田岭南麓,土壤以红、黄壤为主,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热量丰富,日照充足,空气湿度,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等自然环境因素非常适合脐橙的生长 。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这个世界柑橘发源地,也造就了宜章脐橙酸甜适度,香气浓郁,果皮薄,果肉脆嫩柔软,果汁丰富,胡萝卜素含量高的独特品质与风味。
6月20日,“中国柑橘生态圈”公益行继续深入湖南考察之行,柑橘专家团代表一行来到了湖南宜章,与当地政府领导、企业代表共同参加了宜章柑橘生态圈建设座谈会。
宜章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湘南脐橙综合试验站站长李荣华,宜章县农业农村局经作站站长谭新民,宜章县农业农村局市场信息化站站长肖云峰,宜章县果业协会会长,宜章平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卯,郴州展翔绿色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浩波,宜章县双优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国清,宜章县罗家山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多亮出席座谈会。
“中国柑橘生态圈”柑橘专家团代表表示,“中国柑橘生态圈”旨在汇聚柑橘产业各方力量,搭建产业交流平台、推广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方式,推动中国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柑橘生态圈” 在行业内赢得了广泛的高度关注和一致肯定。柑橘专家团代表已经深入走访湖南长沙、石门、麻阳、新宁、道县等地,深入了解湖南柑橘产业情况。
宜章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湘南脐橙综合试验站站长李荣华介绍宜章县脐橙产业发展情况,宜章县是农业农村部规划的赣南—湘南—桂北脐橙优势产业带主产区之一,是湖南省柑橘生产重点县,目前,宜章县脐橙种植面积约29.7万亩,种植农户约4600户,年产量21.8万吨,综合产值13.5亿元。宜章先后被评为中国脐橙之乡、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脐橙)基地县、全国农业标准化(脐橙)示范县。
从2002年开始,县委、县政府将脐橙产业确定为该县“一县一特”产业。从2022年开始,每年安排预算资金1200万元,对新建脐橙基地、脐橙物流与销售、品牌建设、优质苗木繁育等7个方面给予支持。
同时,聘请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邓秀新院士作为脐橙产业开发顾问;与华中农大、湖南农大、华南农大、西南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成立湘南脐橙综合试验站、脐橙产业专家工作站和脐橙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建成实验室270余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投入超过300万元,为产学研衔接提供条件。
宜章县仍以每年1万亩的种植面积递增,预计到2025年,宜章脐橙种植面积将超过30万亩,年产量可达30万吨,产值超过15亿元。
在交流过程中,与会人员表示,宜章柑橘产业发展虽然已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面临着品种结构单一、黄龙病较为严重、品牌定位与知名度不高、采后处理能力弱等问题。对此,柑橘专家团代表表示,首先要加强柑橘品种的引进与改良,推广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的新品种,以丰富柑橘品种结构,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同时,要加大对黄龙病的防控力度,通过科学防治、精准施药等措施,降低黄龙病对柑橘产业的危害。
其次,针对品牌定位与知名度不高的问题,专家团建议宜章柑橘产业要深入挖掘自身特色,明确品牌定位,通过品牌宣传和推广,提升宜章柑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可以通过参加国内外农产品展览、举办柑橘文化节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宜章柑橘的独特魅力。
最后,针对采后处理能力弱的问题,专家团提出要加强采后处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引进先进的采后处理设备和技术,提高柑橘的保鲜能力和附加值。同时,要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推动宜章柑橘产业的转型升级。
总之,宜章柑橘产业要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通过加强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治、品牌建设和采后处理等方面的工作,推动宜章柑橘产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中国柑橘生态圈”公益行正在火热进行中,如果您所在的柑橘产区、柑橘企业正面临柑橘产业的生产种植、品牌策划、渠道开拓、产业升级等问题,欢迎联系“中国柑橘生态圈”,让我们一起携手共进,共创柑橘产业的美好未来!
点击了解
「中国柑橘生态圈」
10月28-30日,汇聚产、学、研、销、牌上下游各环节的柑橘业精英将在杭州举办第十七届亚果会柑橘博览会暨柑橘产业发展论坛,大会将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学者、企业领袖、共同探讨柑橘产业的未来发展,分享经验,欢迎报名参加!
点击报名参会扫码咨询对接
编辑:Rachel Tu
排版:Simon Zhang
设计:Cindy Liu
投稿/商务合作/转载合作
微信:YGH_688
展会咨询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