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随着持续不断的高温热浪
全国多地高温“内卷”愈演愈烈
长三角大部“热”力升级
多地午后气温直达40℃以上
妥妥开启了“炭烤模式”!
今天(8月11日)一早,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今天白天,新疆南疆盆地、内蒙古西部、陕西中南部、河南中南部、安徽、江苏、上海、四川中东部、重庆、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中北部、贵州北部等地有35~39℃高温天气,其中,陕西东南部、湖北西部和南部、四川东部、重庆、江苏南部、安徽中部、浙江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可达40℃以上。
江汉江淮江南大部
持续高温10日之久
据悉,未来10天,江汉、江淮、江南及四川盆地等地将持续高温天气,高温日数可达7~10天;此外陕西南部、河南、山东及南疆盆等地也有3-6天高温天气,上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39℃,局地40℃或以上。
为什么今年夏天特别热呢?
近日中科院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给出了解释——局部“热穹顶”现象。研究团队以2021年北美超级热浪事件为例,揭示了一种极端高温的形成机制,也就是“热穹顶”现象。
所谓“热穹顶”,是指高层大气热高压在一段时间内停滞不动,靠近地面的低层空气被地面加热后,在热穹顶里上升,又被上层的高气压压回地面,导致大气环流形成了稳定的“Ω”型,高压像个罩子一样把热空气盖在热浪发生区域,同时阻止了冷空气进入,使热穹顶里的温度越来越高,从而引发热浪或超级热浪事件。
去年6月底至7月初,加拿大部分地区因此甚至出现了49.5℃的历史最高气温,彼时超级热浪事件导致北美数百人死亡,造成沿海生物大量死亡,并引发可怕的森林野火。
据估算,2021至2100年北美西部发生类似去年超级热浪事件的概率从1.2%提高到32.18%!低碳减排迫在眉睫!
高温天气对户外工作者是一大“烤”验
烈日下的坚守!
一组图致敬高温下的城市守护者
←←←向左滑动 | 图源见水印
EDRR提醒
室外作业请注意
高温天气下,作业人员因炎热大量出汗导致脱水、失盐等调节功能紊乱,有的高空作业人员忽视个人劳动防护、不系安全带,极易引发中暑与高处坠落事故。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1 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
2 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
3 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合理调整作业时间,避开高温时段,避免员工高温日照暴晒、疲劳作业和中暑。
来源:中国气象、东莞应急管理
第二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
- 诚邀您共襄盛会 -
点击关注
EDRR
· END ·
长三角国际应急博览会由应急管理部、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人民政府指导,三省一市应急管理厅局和上海市贸促会共同主办,坚持由政府主导、社会多元参与、市场化运作。
通过政府政策解读、产品和技术展览展示、高层论坛会议、行业应急管理、供需交易服务等,提升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引导应急管理产业融合发展服务国家双循环战略,推动应急文化产业提升社会公众应急安全能力。
立足长三角 / 辐射全国 / 面向世界
打造应急管理服务平台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