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根据最新的政策信息,2025年我国将再建设改造地下管线15万公里以上,这一举措旨在守护好城市的“里子”和“良心”,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安全性和韧性。
2025年3月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城市更新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过程。实施城市更新,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抓好这项工作,目的就是要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让城市更宜居、更韧性、更智慧,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一、城市更新的显著成效
倪虹首先介绍从2019年中央部署实施城市更新以来取得的成绩:
老旧小区改造:全国已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近28万个,惠及1.2亿群众。
设施提升:加装电梯超过13万部,增设停车位380万个,增设养老托育设施近8万个,增加充电桩105万个,新增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场所3100万平方米。
基础设施改善:更新改造地下管网约50万公里;打造口袋公园4万多个,建设城市绿道12万公里。
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我国在提升城市宜居性和居民生活质量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二、城市未来的重点更新方向
针对未来的城市更新工作,倪虹部长提出将重点实施三类项目:
第1类:是民生类的项目
老旧小区改造: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都要纳入改造范围,因地制宜实施改造。也鼓励地方探索居民自主更新改造老旧住宅。
城中村改造:范围已经扩大到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在去年新增100万套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改造规模。
完整社区建设:重点是聚焦"一老一小",完善无障碍适老化配套设施,增补托育服务设施、儿童活动场地。
第2类:发展项目
老工业区更新改造:老工业区、旧厂房,植入科技研发、文化创意、人工智能等新业态、新功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筑巢引凤,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老旧街区创新改造:改造一批老旧街区,打造精品街道、城市客厅,建设活力街区,为青年人提供更多创新创业空间,为市民创造更多消费场景。
历史文化街区修缮保护:修缮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推动活化利用,让城市文化遗产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融入城市生产生活。
第3类:安全类的项目
再建设改造地下管线15万公里以上,守护好城市的“里子”和“良心”。
推进调蓄设施、排水管网、排涝泵站等工程项目,聚焦消除城市的严重易涝积水点,再完成1000个排水防涝重点项目建设。
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基础设施,重点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努力实现地级及以上城市燃气、供水、排水等生命线工程安全监测全覆盖,有效提升城市安全运行保障能力和韧性。
三、改造计划和进展情况
1. 贵阳贵安
2025年,贵阳贵安计划实施城镇地下管网建设改造838公里,涵盖燃气管道网462公里、供水管网120.7公里、排水管网176.5公里和污水管网79.6公里。此次改造将通过雨污分流、管网扩容等方式,提升城市排水效率与应急响应能力。
2. 北京
北京市计划在2025年新建和改造100公里供水管网,完成50处城乡供水提升工程,并换装40万只智能水表。此外,还将继续推进老旧小区的管网改造。
3. 重庆
重庆市计划在2025年新建改造各类管线2500公里,包括排水管道、燃气管道等。同时,重庆还将启动城市管线体检和更新改造项目,预计到2027年底完成1.1万公里的管线更新。
4.上海
上海市计划在2025年完成130公里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环境,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全国绝大部分各省、区、市都已明确提出地下管网和综合管廊建设改造任务目标。此外,黑龙江、辽宁、山东、河南、内蒙古、云南、贵州等多地也都提出了具体的改造目标。
2025年地下管线改造工程将覆盖全国多个城市和地区,重点解决燃气、供水、排水等管网的老化问题,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韧性与安全性。这些改造项目不仅将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展会咨询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