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展位号:特1C16)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专注于半导体显示领域的中国领先、世界知名的科技公司。主营业务为半导体显示面板及智能显示终端的研发与制造,并积极融入物联网等新兴领域,实现显示产业链的上下游垂直整合。同时惠科凭借自主知识产权与产研销一体化的竞争优势,持续创新,丰富人类的视觉体验。
PRODUCTS推荐产品
01全球首款800Hz超高刷极速显示器HyperSilicon 24.5"
全球首款搭载 a-Si超高频驱动技术(HyperSilicon) 的电竞显示器,以800Hz物理刷新率颠覆动态视觉法则,通过 1200nits峰值亮度(HDR 1000认证)与1152分区MiniLED QD的背光系统 集成量子点转换层的量子点增强膜双核架构,实现TN面板DCI-P3 95%色域覆盖,彻底打破TN面板的色彩桎梏,同时配合0.5ms GTG响应速度实现光子级轨迹追踪,为职业玩家提供零延迟、零撕裂、零妥协的“三零”战场。搭配原生高对比4000:1 及广视角的VA面板让电竞与影音双栖玩家在毫秒与纳特的光影博弈中,感受显示技术的终极形态,技术成熟度已达到商业化标准。
本产品核心技术路径采用了HyperSilicon 非晶硅超高频驱动架构,其一,克服传统a-Si TFT电子迁移率低(~0.5 cm2/Vs),实现a-Si组件非晶硅迁移率达到业界领先及画素驱动方案提升画素充电率;改善金属与半导体层的接触电阻,搭配高膜厚双铜金属工艺,改善讯号延迟,将栅极电容降低至传统结构的30%,信号延迟压缩,刷新率突破至800Hz物理刷新率。先进电容画素补偿技术,实现48-800Hz全频段可变刷新率(VRR),兼容G-Sync与FreeSync Premium Pro;其二,应用全球最快EDP1.4a接口协议,搭配输入速率高达8.1Gbps的主控制芯片,输出速率高达4Gbps的双数据通道的驱动芯片,最后结合走线的精准等长以及传输阻抗的完美匹配设计,数据驱动芯片通道间输出延迟控制在30ns以内,实现极致小的输出差异。再加上针对串扰的屏蔽设计,最终实现800Hz高速信号的准确传输,GTG 响应时间 0.5ms,快速移动无残影更顺滑,让运动状况更清晰。
背光架构结合1152分区Quantum动态控光系统,运用MiniLED量子点增强膜,集成红色/绿色量子点转换层,色域覆盖 95% DCI-P3,彻底解决面板色彩寡淡痛点。同时具备HDR 1000性能,峰值亮度1200nits,结合12bit色深(10bit+FRC),精准还原百万级明暗层次。
该产品通过a-Si非晶硅高频驱动技术(成本优势显着)与高分区miniLED的协同创新,打破了电竞显示领域“高刷=高成本”的技术壁垒,为FPS电竞技场景提供“帧率自由”与“画质自由”的双重保障,彰显中国显示技术在高频驱动与HDR领域的全球领导力。
产品优势:全球首款a-Si 800Hz高刷,0.5ms GTG响应,符合FPS电竞显示标准。为职业玩家提供“零妥协”性能,解决传统方案痛点。
02全球首创屏幕自插黑技术UltraClear Motion 1000+本产品为全球首创motion画质提升技术,以 自研驱动架构+定制化27”QHD a-si液晶面板 为核心技术路线,融合 高响应液晶材料 与 超高频驱动电路,实现300Hz刷新率与插黑技术的硬件级协同。面板采用 垂直配向(VA)液晶单元 ,使液晶分子GTG灰阶响应时间优化至3 ms,为插黑动作预留精准时序窗口。
本产品搭配全球首创的UltraClear Motion 1000+,通过创新性自插黑算法及驱动技术,达到超清的动态显示效果。相较传统的BFI(Black Frame Insertion)只能做到单帧10级左右背光分区扫描控制插黑、且需面板与背光进行复杂时序同步的局限,本技术突破性采用信号层级的智能插黑方案,通过独立于背光系统的扫描线级动态插黑模块,面板在单帧内实现业界最高的1440级扫描分区控制插黑,在300Hz超高刷新率下达成MPRT 2.8msec超短视觉暂留时间,较常规BFI技术缩短42%动态残影。
技术核心与创新突破体现在四大维度:首先,将传统面板的纵向驱动模式升级为 纵向信号扫描及复位驱动,通过 千级独立扫描通道(1440 Zone ScanLines) ,在单帧内按垂直扫描方向逐行注入插黑信号,千级动态插黑分区较常规BFI 10级分区提升10倍以上调控精度,智能调节千级插黑密度,大幅提高面内motion blur画质均一性表现,同步触发液晶分子快速驱动-复位动作,避免传统背光分区插黑的漏光与光晕问题。
其次,通过像素级时序控制器实现信号与插黑动作的微秒级精准同步,彻底消除传统背光分区插黑存在的3-5ms时序延迟,确保插黑与画面刷新同步,彻底消除传统方案中因背光与信号时序错位导致的动态撕裂与亮度波动。
其三,面板端无需与背光进行信号同步及背光分区调光控制,降低驱动电路复杂度,较传统方案减少37%时序控制组件,在实现零撕裂显示的同时降低23%综合成本。
其四,本产品还搭配了mini-LED背光,实现了高达1,000,000:1的超高对比度及无边缘漏光的纯净黑场,结合量子点膜层技术,覆盖超过98% DCI-P3的超广色域。Mini-LED 背光驱动及UltraClear Motion 1000+面板驱动双技术协同优化了动态画面清晰度与色彩表现,同时支持HDR1000画质,为游戏、影视及创作场景提供全能级显示解决方案,特别适配电竞显示器和专业级监视器领域。
本产品可应用于专业影视制作,提供HDR 1000标准画质与广色域满足电影级调色需求。其次,可应用于电竞竞技,结合300Hz刷新率与2.8ms MPRT响应体验,搭配动态黑平衡增强,使暗部场景敌人无所遁形。
产品优势:
1、1440级扫描线插黑技术,动态残影降低42%,终结LCD与OLED的动态画质之争。
2、为电竞提供跨维度技术底座,满足职业电竞高端需求。
03行业首次RGB mini-LED三色控光显示器ProVision 27"
27-32英寸行业首次实现专业领域"专业色准+电竞速度+影院级HDR"的三维统一;ProVision 27”是一款基于RGB三色独立MiniLED背光技术(Tri-Chroma Drive)的高性能显示器,深度融合光学创新与半导体工艺,重新定义2K电竞显示屏的画质标杆。其搭载的色控光系统(PrecisionDim Pro),通过6912个独立2304×3 (RGB)调光单元实现亮度与色彩调控,97% BT.2020广色域覆盖,结合 HDR 1000认证具备1200nits峰值亮度,暗场黑度低至0.02nit,动态对比度突破 1,000,000:1,色彩表现超越传统量子点技术。色温一致色彩精准还原,ΔE<1的超高色准与3D LUT硬件级校色,为医疗影像诊断、工业设计等场景提供手术刀级的色彩还原。支持 48–240Hz可变刷新率(VRR),抑制高速画面撕裂与拖影,确保高速游戏画面无拖影。
该产品采用RGB-Mini LED通过微米级芯片独立控光,采用红、绿、蓝三原色独立背光光源,摒弃传统量子点二次转换,实现亮度、色度、分区的三维同步调控,色域覆盖 97% BT.2020,色彩纯度提升30%,红色更炽烈、绿色更通透、蓝色更深邃,完美还原游戏场景中的光影细节支持三原色直出,比QD-OLED节能 20%+;支持 1152控色分光,达成1000尼特峰值亮度与百万级对比度,暗部细节与HDR场景表现力大幅提升;基于AI-Enhanced分区算法,实时分析画面内容并独立调节2304分区亮度,暗场光晕抑制能力较传统分区提升5倍,亮度均匀性ΔE<1,消除屏幕边缘暗斑。
RGB MiniLED在中小尺寸领域的应用,标志着显示技术从“单一性能极致化”向“全能型体验”转型。ProVision 27”以三色MiniLED+像素级控光为核心,其通过色彩、速度、能效的多维突破,攻克传统LCD对比度与色彩精度瓶颈,为专业用户提供 “OLED级色彩,LCD级耐久”的全场景解决方案,满足专业创作与电竞竞技的细分需求,树立电竞显示器技术新标杆。HKC更推动行业向高集成度、低成本方向迭代。未来,随着光色同控算法与驱动芯片的进一步优化,RGB MiniLED有望成为中小尺寸高端显示器的标准配置,重塑用户对画质与性能的期待。
04116 英寸UltraVision RGB-MiniLED XDR Pro
该产品(同海信协同开发,以“XDR(极致动态范围)”为核心定位,融合RGB三基色光源与HKC FSA Pro高穿透架构,强调光色协同与抗光晕性能)采用HKC FSA Pro高穿透架构,强调光色协同与抗光晕性能,同海信协同开发,搭载海信开发RGB三基色光源光色同控技术,HKC开发定制化光阻层设计,实现97% BT.2020超广色域覆盖,光效利用率提升至92%,同时降低光阻材料散射造成去偏振漏光,结合黑态分子配向优化,显着减少背光外溢,结合红、绿、蓝三色光动态分区控光算法,达到显着的光晕抑制技术,光晕控制能力较传统方案提升96%。
采用海信RGB三基色光色同控技术架构 , RGB独立Mini-LED背光系统,原生三基色直出,搭载海信光色同控AI芯片,支持3×26bit高精度控色,通过红、绿、蓝三色光源独立控光控色,免除传统QD-OLED/白光Mini-LED的二次色转换损耗,实现97% BT.2020超广色域覆盖,色纯度达99%(R)、92%(G)、100%(B),色彩体积提升至87%,较传统方案色域面积扩大20%。
HKC FSA Pro高穿透液晶架构,通过HKC自研FSA Pro像素设计,将液晶穿透率提升至7.0%(传统VA面板约6%),静态对比度达8000:1,结合黑态分子配向优化,暗场亮度低至0.001nits,穿透率与对比度双突破。 结合海信AI动态分区控光算法(15680控色分区),光晕控制能力较传统方案提升96%,较传统方案提升112%背光均匀性,实现暗场画面“零光雾”。
HKC定制化光阻层设计,频谱协同增强,开发与RGB波长精准匹配的 多频段光阻膜,通过干涉型光学结构滤除非必要杂散光(波长偏差<5nm),光效利用率提升至92%,同时减少光损耗导致的发热问题,综合功耗降低35%,同时满足TüV低蓝光认证。
该产品应用包括专业影视制作及商业展示,通过BT.2020广色域与HDR1000认证,峰值亮度可达8000nit, 支持Netflix/杜比视界内容监看,成为好莱坞级调色监视器标准配置,亦适配数字展厅与远程协作场景。适配170Hz可变刷新率(VRR 48-170Hz),340Hz HSR模式极速刷新率,动态清晰度提升50%,搭配AI暗场增强技术,满足电竞巨幕高速竞技需求。
116英寸UltraVision RGB-MiniLED XDR Pro以 “三基色直出×光阻协同×全局控光” 三大技术支柱,重新定义大尺寸显示器的画质上限,为影视、电竞、商业领域提供“零妥协”的全场景解决方案。
产品优势:97% BT.2020色域+15680分区控光,光晕抑制提升96%,HDR峰值亮度8000nits。为职业玩家提供“零妥协”性能,解决传统方案痛点。
05全球最大QD mini-LED显示TitanView Pro 116"
TitanView Pro 116” 是全球首款峰值亮度可达12000nit QD显示器,基于 8.6世代线超高效能拼接技术的超大尺寸液晶显示器,以 116英寸4K VA面板 为核心,融合 量子点MiniLED背光 与 革命性像素光学设计,攻克超大屏制造效率与画质性能边界。其独创的 “蜂巢拼接”结构 实现 94%玻璃基板利用率,搭配 Mesh-Com+像素技术 将透光率(Tr)提升7%,最终达成 8000:1原生对比度、1.9%超低反射率 。搭载 5184分区QuantumGrid超精密控光系统,结合 HDR 12,000nit峰值亮度支持日光直射环境 与 HSR 240Hz疾速刷新率。重新定义商业显示、高端家庭影院、适配机场指挥中心、豪华商场数字标牌及专业虚拟制作的感官体验。
HKC 116英寸超大型液晶面板制造,采用纳蜂巢拼接架构,玻璃基板利用率提升至94%,生产成本降低30%。Mesh-Com复合电极像素结构,优化光路效率,整体Tr额外提升6%,原生对比度达高业界最高水平 8000:1,搭配LR 偏光板整体反射率达到1.9%。
HyperSpeed 刷新引擎动态清晰度,基于快速液晶材料,液晶画素及盒厚设计,灰阶响应时间压缩至5ms。HSR 240Hz高刷新率超频驱动模式,将动态清晰度提升,适配高速模拟游戏。同时匹配全频VRR自适应,支持 48-120Hz无级变频,通过AMD FreeSync Premium Pro 认证,消除画面撕裂与卡顿。
CPU架构采用Big-Little多核架构,64位双核Cortex-A73 + 双核Cortex-A53,支持复杂场景的高速运算。GPU性能集成Mali-G51 MP4 GPU,支持4K UI渲染及3D图形处理,视频处理能力; 搭配QuantumGrid 5184分区控光系统,驱动架构采用每分区集成4颗MiniLED,配备独立驱动IC,控光响应时间<0.01ms,光晕抑制能力提升8倍。搭配量子点增强膜,色域覆盖95% DCI-P3 ,HDR 12,000nit峰值亮度,可持续亮度2500nit。动态对比度1,000,000:1,媲美MicroLED自发光效果。集成自研PQ算法及AI PQ算法,(运动补偿)、HDR Vivid(菁彩HDR)等端到端图像处理技术提升。
采用嵌入式可折叠把手设计,通过航空级铝制铰链与隐藏式卡扣结构,平放后与后壳完全齐平(间隙≤0.5mm),确保安装面无凸起,单支受力100KG+,适配超薄贴墙场景。音频系统集成 6喇叭环绕声场(2高音+2中音+2低音),支持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与DTS:X解码,通过波束成形技术定向增强声场层次感,声压级达110dB@1m,频响范围50Hz-20kHz。超薄金属背板强化,以航空级钛铝合金框架支撑,抗弯强度提升至2000MPa,厚度仅53mm,较传统大屏减薄40%。后盖采用 模块化铁塑复合材质(70%金属+30%工程塑料),表面支持阳极氧化、浮雕蚀刻、渐变喷涂等定制工艺,导热系数提升30%,兼顾散热效率与个性化美学表达,可匹配商业展厅、智能家居等场景风格需求。
TitanView Pro 116” 以 AI运算引擎、QuantumGrid控光、高刷超频引擎、美观仿生散热 四大技术支柱,攻克超大尺寸显示器的制造、画质、散热与刷新率难题,为商业与专业领域提供 “巨幕无界、亮暗无瑕、速度无阻” 的全新标准,树立超大型显示技术的全球标杆。
06全球首创任意宽度带鱼屏显示器家族 UltraWide QuantumCurv XR
UltraWide QuantumCurve XR 系列是专为沉浸式电竞与多任务场景设计的超宽带鱼屏显示器,涵盖 32英寸4K(16:9)、40英寸5K(21:9)、43.8英寸6K(24:9) 及 57英寸Dual 4K(32:9) 四种尺寸,通过 FSA-Pro 高穿透液晶技术、量子点MiniLED背光、1000R曲面沉浸式体验与 HSR 480Hz疾速刷新架构,攻克超宽屏高刷显示的光学、信号与散热难题,重新定义多维度视觉体验边界。
该产品采用HKC FSA Pro 高穿透液晶架构,相较于传统VA面板在兼顾穿透率及高刷新率下响应时间>8ms,拖影显着。通过画素设计及工艺调整优化液晶分子配向,响应时间压缩至 1ms GTG,拖影降低50%。兼顾高透光电极设计,穿透率提升,峰值亮度1000nits(HDR 1000认证),原生对比度4000:1。此外,曲面成型工艺(1000R),视角一致性ΔE<1.0,消除边缘色偏。结合 QuantumGrid多分区MiniLED背光量子点增强膜,集成红色/绿色量子点转换层,色域覆盖 95% DCI-P3,丰富视觉感受, 色彩鲜活灵动,如身历其境。呈现HDR 1000性能,峰值亮度1000nits,支持杜比视界动态元数据,精准还原百万级明暗层次。
开发HSR 480Hz疾速刷新技术,克服大尺寸高分辨率面板因RC loading高、信号传输延迟大,传统驱动方案难以突破240Hz刷新率。通过并行信号处理与动态电压调节,支持 240Hz物理刷新率,灰阶响应时间压缩至 1ms GTG。 刷新率超频至 480Hz(HSR模式),动态清晰度提升50%。同时兼顾VRR全频段覆盖,支持 48-240Hz无段变频, 通过VESA Adaptive Sync与 AMD FreeSync Premium Pro 双认证,消除画面撕裂与卡顿。
UltraWide QuantumCurve XR 以 FSA-Pro显示架构、Quantum控光系统 与 HSR疾速引擎 为核心,攻克超宽带鱼屏在刷新率、对比度与信号传输上的技术瓶颈,为电竞玩家、内容创作者及多任务用户提供 “全景沉浸、帧率无界、色彩无瑕”的全场景解决方案,树立超宽屏显示技术的性能巅峰。其中应用场景包括电竞多屏作战,57英寸32:9比例提供等效”双4K”视野。 影视创作监看应用21:9比例匹配电影画幅,DCI-P3 95%色域通过CalMAN认证,满足专业调色需求。 金融多任务处理采用43.8英寸24:9屏幕同时展示8个窗口,分屏效率提升300%。32英吋16:9 4K双模显示器兼顾办公(60~100Hz) 与游戏模式 (240Hz/HSR 480Hz),提供专业玩家与内容创作者兼容方案。
07行业首创广域色彩补偿ColorComp Ultra 55"
ColorComp Ultra广域色彩补偿是行业首创结合”视角补偿画素设计+视角补偿膜+视角色彩校准膜”极致视角补偿改善方案,是一款基于视角色偏补偿技术的大尺寸专业显示器,通过 干涉型色彩再补偿膜(Interference Color Film,ICF) 与 高穿透VA液晶架构 的深度融合,重新定义大尺寸显示器的画质标准与成本效率。其核心突破在于以 低成本、高良率 实现 178°广视角无偏色、静态对比度8000:1 与 Δuv<0.001肤色精准还原,满足影视调色、医疗影像等高阶专业需求。
本产品核心技术采用了VA-ICF 干涉补偿场控技术;其中,干涉型补偿膜(ICF),通过多层纳米级光学干涉膜,精准调控不同波长光的相位延迟,替代传统微结构棱镜膜(如DBEF),消除VA面板斜视时的色偏与灰阶反转,制造成本降低40%,良率提升至98%。同时,结合HKC开发的新型 8D VA液晶排列画素设计,应用HKC 55” 高穿透FSA画素设计架构,通过 黑态液晶分子配向优化,减少材料的散射暗态亮度低,静态对比度达8000:1。使得整体水平/垂直视角色偏肤色还原误差Δuv<0.001,优于行业标准(Δuv<0.005)。
该技术结合了低成本大尺寸制造方案,卷对卷(R2R)干涉膜工艺,利用柔性基板连续沉积干涉膜层,单条产线可支持大尺寸面板切割,效率较单片式微结构膜提升。
ColorComp Ultra 色彩补偿极致化 以 VA-ICF技术 为核心,通过 干涉光学补偿 与 高穿透架构 的协同创新,突破大尺寸VA面板的视角与成本瓶颈,为专业领域提供 “广视角无偏色、影院级对比度、消费级价格” 的三重价值,重新定义大尺寸显示器的性能边界与市场竞争力。
08全球首发超高刷电视HyperSpeed Pro 85"/100"
HyperSpeed Pro 85”/100” 是全球首款专为超大尺寸高刷场景设计的旗舰显示器,通过 HSR 360Hz疾速刷新技术(Hyper Speed Refresh) 突破物理限制,实现 180Hz原生刷新率 跃升至 360Hz超频模式,结合 4K分辨率与自适应同步技术(VRR 48-180Hz),为电竞、影视及商业领域树立速度与画质兼得的全新标杆。
该产品核心技术采用HKC自研 FSA Pro 高穿透液晶架构,相较于传统VA面板在兼顾穿透率及高刷新率下响应时间>8ms,拖影显着。通过画素设计及工艺调整优化液晶分子配向,响应时间压缩至 3ms GTG,拖影降低80%。兼顾高透光电极设计,穿透率提升,全屏亮度达 600nits(HDR 1000认证),对比度 7500:1。开发HSR 360Hz疾速刷新技术解决大尺寸面板(85英寸+)因电容负载高、信号传输延迟大,传统驱动方案难以突破240Hz刷新率。通过并行信号处理与动态电压调节,支持 180Hz物理刷新率超频至 360Hz(HSR模式),动态清晰度提升50%。同时兼顾VRR全频段覆盖,支持 48-180Hz无级变频,通过AMD FreeSync Premium Pro 认证,消除画面撕裂与卡顿。HyperSpeed X 85”/100” HSR 360Hz Pro 以 FSA-Pro光学革新HSR疾速刷新技术 为核心,通过 180Hz原生刷新率及HSR 360Hz超频模式双信道驱动与 全局VRR同步,攻克大尺寸高刷显示的速度、画质与散热壁垒,为专业用户提供 “帧率无界、画质无瑕、效能无忧” 的终极解决方案,重新定义巨幕显示的性能巅峰。
09全球首款画素级分区控光显示器 UltraDim Pro 27" 4Kx4K
UltraDim Pro 27”4Kx4K是全球首款专为中小尺寸专业影视及医疗场景应用的显示器,是一款基于双层液晶叠屏(Fission-Cell LCD)技术的革命性显示器,融合前沿光学设计与半导体工艺,重新定义高端显示标准。其搭载的Quamtum Backlight 系统,通过 300万像素级动态调光分区(Micro-Dimming Array),实现每颗画素单元独立控制,结合双层液晶的光阀协同调制,达成 500,000:1 超高原生对比度,暗场亮度低至0.001nits(超越OLED黑位表现),暗场细节深邃无光晕,亮度峰值达 600nits,画质表现全面超越传统OLED的亮度局限与烧屏风险。
本技术核心与创新突破体现在三大维度;其一,采用双层液晶光控引擎(Dual-Cell LC Engine),上层IPS液晶负责色彩与灰度精准调节,下层液晶专攻背光调光与漏光抑制,通过 PixelSync算法 实现双层面板信号同步,确保画面无撕裂,基于双层液晶独立控光能力,通过20bit灰阶深度算法,实时增强暗部伽马曲线(0-20%灰阶),可突出阴影中轮廓,同时保持高光不过曝,满足专业影视制作、电竞竞技及医疗影像应用; 其二,采用Quantum Backlight架构, 1152分区量子点增强型Mini-LED背光,亮度均匀性提升至ΔE<1 CalMAN标准,支持 20bit色彩分辨率(16bit+FRC),色域覆盖 DCI-P3 95%,色彩过渡平滑无断层;其三,运用NanoAlign超精密对位系统,双层液晶面板需在微米级(<10μm)精度内对齐,任何偏差将导致像素错位、色彩偏移与光效损失。传统贴合工艺精度仅±100μm,无法满足双层光阀协同需求。粘合剂厚度不均或气泡会导致光散射,降低对比度与面板耐久性。
该技术以双层叠屏+像素级光控为核心,重新定义27~32英寸高端显示器标准,攻克液晶技术天花板,为专业用户提供“OLED级画质,LCD级耐久”的全新选择,树立高端显示新标杆。
10全球首款 智能座舱曲面远端屏 AutoVision 47"
AutoVision 47” HMI Pro 是专为智能座舱设计的 超长条形车载显示器(32:1极致长宽比),通过 柔性曲面液晶技术 与 车载环境适应性优化,攻克超长屏安装适配、抗震耐温与强光可视性难题,重新定义车载人机交互界面(HMI)的美学与功能边界。应用于智能座舱主仪表,47英寸超长屏可整合车速、导航、ADAS警示、音律音阶显示,驾驶者视线无需偏移。
该产品具备32:1极致长宽比,使座舱更具现代科技感,无缝嵌入仪表台,保留车内空间美学一体性,且可避免拼接屏带来的视觉割裂感。匹配汽车中控台弧面设计,减少驾驶者视觉偏移,视角覆盖主副驾(水平视角>160°)。采用高穿透液晶技术,强光可视性优化,亮度达1000nits(可持续800nits),搭配AG防眩光+AR抗反射镀膜,反射率<3%,烈日直射下仍可清晰显示导航信息。适应车载环境应用,增强型背板与耐温强化,抗冲击强度达IK10,耐受-40°C~85°C极端温度循环(符合AEC-Q100车规)。
超长屏信号与驱动创新,分区动态功耗管理,非活跃区域(如固定仪表)亮度自动降低50%,节能效率提升30%,适配车载12V/48V电源系统。该产品作为智能座舱主仪表,47英寸超长屏整合车速、导航、ADAS警示,驾驶者视线无需偏移,可分屏显示娱乐内容可提供副驾娱乐观看。AutoVision 以 柔性曲面技术、极致长宽比、车规级可靠性 与 超长屏驱动架构 为核心,突破传统车载显示器的形态限制与环境瓶颈,为智能汽车提供 “形随车动、屏随人动、能随需动” 的三维交互解决方案,树立车载HMI设计新标杆。
产品优势:32:1超长车规屏,AEC-Q100认证+抗震IK10,重新定义智能座舱HMI交互逻辑。适配多元场景需求,降低使用门槛。
11全球首款116英寸液晶显示壁纸电视【ArtVision Pro 116】
以极致画质重塑家居美学,开启“墙面即画布”的视听革命
HKC隆重推出全球首款116英寸液晶显示壁画电视ArtVision Pro 116,以突破性技术重新定义大屏显示的边界。这款产品不仅是显示技术的集大成者,更是艺术与科技的完美融合,旨在为用户打造“家居即画廊”的沉浸式体验。
ArtVision Pro 116搭载170Hz原生刷新率与48-170Hz可变刷新率(VRR)技术,通过动态背光同步算法,彻底消除高速画面撕裂与拖影,尤其适配次世代主机游戏与体育赛事,让每一帧动作都如行云流水般流畅。 创造极致画质,刷新行业标准的视觉盛宴。
采用Mini LED背光技术,实现12000nit峰值亮度与8000:1静态对比度,细节层次远超传统HDR标准。无论是暗夜星空的深邃,还是阳光下的金属光泽,真实还原光影层次,媲美专业影院级效果。
创新纳米级抗反射涂层技术,将屏幕反射率降至1.8%(行业平均为2.5%-3%),即使白天强光环境下,画面依然通透纯净,178°超广视角确保任意角度观看色彩不失真,无惧环境光干扰。
外观设计融合艺术与科技的共生,重新定义家居美学,机身厚度仅9.9mm,采用无边框悬浮贴合工艺,贴合墙面如一幅巨幕画卷。支持模块化安装,适配多种家居风格,从现代极简到古典奢华,皆能成为空间视觉焦点。超薄壁画设计,无缝融入家居空间。
ArtVision Pro 116不仅是电视,更是家居艺术与数字生活的革命性载体。它以**116英寸巨幕、极致画质、智能生态**三大核心,重新定义“显示”的价值——让每一面墙都成为通往无限可能的窗口,开启墙面新纪元。
产品优势:9.9mm壁画电视+170Hz VRR,家居美学与电竞性能融合,成为高端家庭“第四面墙”。适配多元场景需求,降低使用门槛。
12全球首创100英寸穹幕显示巨幕QuantumStellar Dome 100"
未来视界 触手可及|QuantumStellar Dome 100” 穹幕显示巨幕重塑感官疆界
QuantumStellar Dome 100”,为HKC首创以颠覆性架构叩响未来之门。精密曲率打造「穹幕级外凸曲面」,基于非球面复合曲面算法,通过有限元仿真优化屏幕应力分布,实现13000mm超大曲率半径,令100英寸巨幕如全息投影般悬浮于空间。打造零视差包裹式沉浸体验,低边缘畸变率无论是居室中心还是开放式空间,均能实现180°黄金可视角度,画面边缘无畸变、无色彩偏移,每个位置皆是“C位观影席”。当屏幕两侧厚度压缩至9.9mm,抗弯强度提升至1500MPa,实现巨幕与建筑立面的无缝安装,墙面与屏幕的物理界限被量子美学彻底消融,实现极致轻薄与稳固兼得。贴墙悬挂时宛若悬浮艺术画框,侧视视角下近乎隐形,完美融入现代极简家居美学。缔造出「未来建筑光学表皮」的震撼观感。
突破传统显示器的性能桎梏,X-13000R曲率搭载144Hz超频引擎,配合动态变频芯片组实现48-144Hz全局自适应帧率同步。无论是疾速飞驰的赛车轨迹,还是史诗级战场的长镜头调度,每一帧画面都通过纳米级动态补偿实现零撕裂、零卡顿的丝滑演绎。更以8000:1原生对比度,动态对比度1,000,000:1构筑光学黑洞,配合2048分区QD-mini LED背光系统,让星光穿透宇宙尘埃的细微明暗变化纤毫毕现,HDR2000峰值亮度瞬间点燃视觉神经,在DCI-P3 95%超广色域加持下,连落日熔金时的百万级色彩渐变都能精准捕捉。
这不是一块屏幕,而是连接现实与虚拟的虫洞装置。当量子点阵与曲面穹幕共振的刹那,光影挣脱框架束缚,在13000R曲率创造的包裹式视界中,每一个像素都在重写「真实」的定义。未来已至,所见即超越。
该产品可应用于虚拟制作影棚,透过13000R曲率匹配影视级VR摄影棚环形幕,实现拍摄实时渲染与预览。也可应用于未来建筑交互立面,小于10mm<至薄设计支持幕墙嵌入式安装,结合触控层实现公共空间的沉浸式交互。此外可结合航天模拟训练实现全局同步技术与HDR2000亮度还原太空极端光影环境。
产品优势:
1、13000R穹幕曲率与超薄建筑融合设计,打破巨幕物理形态边界,实现零视差沉浸体验。
2、为影视展示提供跨维度技术底座,满足好莱坞级制作等高端需求。
13行业首创悬浮艺术旗舰显示器 AeroFrame Pro 27"
AeroFrame Pro 27是一款行业首创融合HKC 5K超清液晶显示技术、量子点MiniLED控光 与 工业美学设计的旗舰显示器,专为专业创作与高端商业场景打造。其通过 量子点光学技术 与 悬浮结构工程,攻克高分辨率面板的控光精度、反射率与形态设计的行业难题,重新定义显示器的艺术与功能边界。
本产品采用5K超清液晶面板分辨率(5120×2880)下像素密度高达218 PPI。背光采用量子点广色域增强,采用Cd-Free量子点膜,色域覆盖 99% DCI-P3,ΔE<0.8,暗场黑度低至0.02nit,精准还原级光影细节。抗反射与广视角光学设计,结合纳米抗反射镀层,通过SiO/MgF多层干涉膜,表面反射率降至2.5%,强光环境下(>1000lux)仍保持ΔE<1.5的色彩一致性,178°视角下色偏ΔE<1.0,满足多人协作与商业展示需求。外外观设计上以AeroFloat悬浮结构设计,超薄&折弯钢化玻璃封装,采用化学强化微晶玻璃(厚度5mm),透光率92%,莫氏硬度7级,防刮耐磨同时提供“像素无界”视觉体验。
AeroFrame Pro 27以MiniLED量子点、Nano AR抗反射、AeroFloat悬浮 三大技术支柱,突破高分辨率显示器的光学与形态限制,为专业与商业用户提供 “5K无瑕画质、艺术悬浮形态、强光无畏显示” 的全场景解决方案,树立“科技即艺术”的行业新范式。专业影视调色应用可提供5K分辨率+99% DCI-P3色域,通过CalMAN认证,匹配电影级监看标准。在高端家居及展厅应用,结合钢化玻璃悬浮屏与极简设计,融入现代家居美学,兼顾办公与装饰,吸引高净值客户驻足。
14智能交互终端 MetaBeauty AI Hub 48.2"
MetaBeauty AI Hub 48.2”是一款基于 双面FSA(高穿透高对比)液晶显示技术 的智能交互终端,专为高端商业场景打造。其通过 Mini-LED背光系统、量子点广色域增强 与 AI数字孪生引擎 的深度融合,攻克竖屏终端的光学性能与交互效率难题,重新定义零售的数字化体验标准。
产品采用Dual-Mini FSA 双面显示创新架构设计,传统双面屏因背光模组堆叠导致厚度>100mm,且散热效率低下,该应用采用双面独立背光系统:双Mini-LED层(单面1152分区),厚度压缩至28mm,对比度达5000:1。通过蓝光Mini-LED激发量子点膜,色域覆盖 DCI-P3 95%,ΔE<1.2,精准还原口红、眼影的微色调差异。
搭配多模态AI交互系统,毫秒级面部建模精度达0.1mm,支持粉底液遮瑕度、珠光眼影反光效果的真实模拟。实时渲染4K级虚拟妆容适配动态光影与多角度展示。支持跨终端(手机/PAD/云)色彩数据同步。
UltraSlim Mirror 镜面一体化设计,超薄封装技术采用真空贴合工艺将液晶层与镜面玻璃(防眩光AG镀膜)压缩至12mm,反射率<2%,强光下仍可清晰显示虚拟妆容。
48.2” MetaBeauty AI Hub以 Dual-Mini FSA显示技术 与 多模态交互数字为核心,突破美妆终端的光学性能、交互效率与形态限制,为美业提供 “真彩镜面、AI智变、空间赋能” 的三维价值,重新定义“人、货、场”的美妆零售新范式。可提供奢侈品美妆专柜美发沙龙应用DCI-P3 95%色域精准呈现限量版口红细微色差,AI试妆转化率提升40%。协助美妆教育机构提供多终端协同实现远程教学与技能考核,培训效率翻倍。
产品优势:双面MiniLED+AI试妆,美妆零售转化率提升40%,打通“人货场”数字化链路。适配多元场景需求,降低使用门槛。
15全球最大全息交互终端HoloVue 116" (Holographic Vision)
HoloVue 116” Holographic Vision 是全球最大基于 全息透明显示技术 的交互巨幕,以116英寸UHD透明液晶面板 为核心,融合 裸眼3D视差成像 与 AI生成式交互系统,攻克透明显示的光效、对比度与互动性难题,重新定义商业空间与公共展陈的数字化体验边界。
该产品核心技术有两点,其一,HyperTrans透明显示光学架构,相比传统透明屏光效<30%,且因界面反射导致对比度不足(<1000:1)。该产品设计采用折射率匹配纳米膜层,通过SiO/TaO多层干涉镀膜,将空气-玻璃界面反射率从8%降至1.9%,透光率提升至85%(行业平均<40%),对比度达8000:1。背景环境可见度>80%,适配橱窗展示与虚实融合场景;其二,结合AIGC数字人生成与人工智能大模型平台,集成AIGC引擎,实时渲染4K级3D数字人(延迟<20ms),透过本地化布置人工智能大模型支持语音/手势交互,识别率>99%。
HoloVue 以 HyperTrans光学架构 与AIGC数字人生成与人工智能大模型平台为核心,突破透明显示的光效瓶颈与3D内容生成壁垒,为商业与公共领域提供 “通透无界、立体无屏、交互无界” 的全息解决方案,开启“显示即空间”的下一代人机交互范式。可提供奢侈品透明橱窗展示实体商品,全息模式叠加3D品牌故事,客流转化率提升50%。116英寸巨幕还原博物馆展品文物立体细节,支持多人多角度交互讲解。此外,116英寸巨幕呈现远程会议1:1全息投影演讲者,结合眼动跟踪实现自然对话,时延<30ms。
产品特点:
1、全球最大透明全息交互屏,透光率85%+AIGC实时3D渲染,开启“显示即空间”交互范式。
2、为商业展示提供跨维度技术底座,满足奢侈品零售等高端需求。
16低温智显系统 ThermalAdapt Pro
ThermalAdapt 是一款全球首发专为极端低温环境设计的智能液晶显示解决方案,通过 金属层嵌入式温感技术(MetalTemp) 与 热自适应动态驱动引擎(HeatSync),攻克中大尺寸液晶屏在-20°C严寒下的画质拖影难题,为户外交通屏、极地科考设备及寒区工业终端提供稳定、流畅的视觉交互体验。
本产品采用 MetalTemp 嵌入式温度感知系统,相较于传统外置温感组件响应延迟大(>5s),且无法精准反映面板核心区温度。本产品创新方案为采用金属层集成温感网,在显示区外围嵌入纳米级铜镍合金网格(线宽20μm),实时监测面板表面温度,精度达±1°C,响应时间<0.1s。搭配温度可视化UI,通过OSD菜单实时显示面板温度,支持低温预警与工作模式切换。
其二采用HeatSync 热自适应驱动算法,动态电压补偿,依据实时温度数据,动态调节驱动电压,补偿低温下液晶分子粘度升高导致的响应延迟,将-20°C环境中的灰阶响应时间从>50ms压缩至 10ms,拖影降低80%。分区电压优化,针对大尺寸屏幕边缘与中心温差,实施多区温度感测及分区电压补偿,确保全屏画质一致性。
ThermalAdapt Pro 以 MetalTemp温感技术 与 HeatSync驱动引擎 为核心,突破低温环境下液晶响应的物理极限,为严寒场景提供 “低温无拖影、温变无延迟、极端无惧损” 的全天候显示方案,重新定义工业级显示屏的环境适应力标准。
产品优势:-30℃低温下响应时间压缩至8ms,极地科考与工业场景全天候稳定运行。
17HKC NB-16''Oxide 240Hz 电竞面板
作为电竞显示领域的突破之作,HKC全新推出的16英寸Oxide面板将半导体显示技术推向新高度。采用快速响应液晶实现WQXGA(2560×1600)超清分辨率下的疾速响应,同时支持DCI-P3 100%广色域覆盖,呈现媲美专业显示器的精准色彩表现。240Hz原生刷新率配合500nits峰值亮度,确保高速动态画面无拖影,即便在强光环境下仍能展现锐利细节。
创新搭载三重动态同步技术:通过VESA Adaptive Sync认证消除画面撕裂,VRR可变刷新率(40-240Hz)智能匹配帧率降低功耗,配合DDS动态清晰度优化算法,实现电竞级显示效果与续航能力的完美平衡。纤薄化模组设计突破传统电竞本厚重局限,为移动玩家打造集影院级色彩、超流畅动态与持久续航于一身的全能装备,满足竞技游戏、影视创作及移动办公多场景需求。
产品优势:
1、高刷240Hz、高亮度500nits;
2、色域DCI-P3 100%;
3、VESA Adaptive Sync、DDS 、VRR。
18MNT-裸眼3D显示器
【颠覆视界 触手可及】全新一代裸眼3D显示器震撼登场!在平面显示技术趋近饱和的今天,36.5英寸裸眼3D显示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无需佩戴笨重眼镜,8K超清分辨率平台配合独家柱状透镜光栅技术,通过精密光学折射实现立体影像自生成。百万立体分辨率在100mm景深范围内呈现层次分明的空间维度。0.5-1.5米黄金观看距离,广视角可保障多人同步享受跃然屏上的立体盛宴。
产品参数:
1、亮度:400nits;
2、3D景深:100mm;
3、可视角度:60°。
19HKC首款27" In-cell Touch显示器
让灵感突破界限,让操作回归直觉——27英寸In-Cell触控显示器,不止是屏幕,更是通往高效与创意的桥梁。这款27英寸触控显示器以In-Cell触控技术为核心,重新定义人机交互的流畅与精准,实现"指触即达"的流畅操作。
这款27英寸InCell触控显示器凭借前沿技术与人性化设计,为办公、创意设计、教育及家庭娱乐场景提供高效解决方案,重新定义视觉与触控体验的边界。无论是追求效率的商务用户,还是注重创意的内容创作者,它都能成为提升生产力的核心装备,助您开启智慧交互新时代。
产品优势:拓展应用场景,提升产品附加值
1、灵敏触控,精准响应:其搭载的3600个高密度触控感应区块,结合10点触控同步识别能力,可精准捕捉每一根手指的轨迹,指尖轻点、缩放、拖拽,操作如行云流水,无论是多人协作标注、手势缩放画面,还是创意手绘,均能精准还原操作细节。
2、轻薄通透,沉浸体验:采用InCell全贴合技术,将触控层与液晶屏深度融合,相比传统外挂式触控方案,厚度减少30%,透光率提升20%,画面更通透。27英寸大屏搭配FHD全高清分辨率,带来细腻的画面呈现,而75Hz刷新率则有效减少画面拖影,在动态演示或轻度游戏场景中提供更流畅的视觉体验。
3、层次分明,还原色彩:1000:1静态对比度让画面明暗层次分明,色彩过渡自然饱满。178°超广视角设计,确保从任意角度观看都能保持色彩一致性,满足团队讨论、设计评审等多场景需求。
20全球首款基于摩擦配向的高对比度(2500:1)IPS显示器
本显示面板技术采用传统摩擦配向(Rubbing Alignment)的制程工艺,第一次在IPS显示技术领域,实现了2500:1超高对比度的显示器技术开发,相较于业界只能通过光配向(Photo-Alignment,PHA)工艺实现高对比度方案,本方案在材料和工艺上的成本更低。
本产品核心路径是通过液晶相关参数的调整,减少液晶显示器在暗态时漏光问题;通过PI和Rubbing制程工艺的优化,提升Rubbing的配向能力,增加了配向的界面密度,使基板表面的配向力均匀性更好,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暗态亮度的均一性能;同时搭配高性能的配向材料和治具的优化,提升Rubbing布毛材料的耐磨性能和抗静电性能,降低了Rubbing配向后的碎屑残留颗粒,降低产品的污染源,提高产品的良率。本产品通过摩擦配向和传统材料的融合创新打破了显示领域“高对比=高成本”的技术壁垒。
产品优势:极限性能提升,提高产品性价比。
21HKC首款“HDST-16inch定向发声显示技术”
本产品核心技术是基于参量阵原理,通过超声波产生具有高指向性的可听声音,实现可听声的定向传播。同时该产品通过算法优化,将音质优化处理以提升回放质量。经过调制的信号驱动特制定向发声器件,在电信号驱动下将带有音频信息的超声波发射到空气中,并在传播过程中还原出原始的可听声信号。
HKC 创新推出的 HDST-16inch定向发声显示技术,将为您打造前所未有的视听体验:
“子弹轨迹般精准传声,你的屏幕就是定向狙击枪”
产品集成了定向发声技术,用精准的声音定向,在屏幕和使用者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让声音有了更生动的表现。
本产品搭配16inch黄金比例的电竞屏,刷新了达到了165Hz,同时与精密声场控制创新融合,屏幕两边采用左右声道,实现立体定向发声,让玩家身临其境,带来极致的游戏体验。
“多人办公不串音,你的屏幕就是独立办公室”
±15°精准声束角,开放会议实现专属音区,互不干扰,让声音,只钻进该听的耳朵。
16inch定向发声显示技术,完美融合了显示技术与声学创新,无论是追求极致体验的游戏玩家,还是注重效率的商务人士,都能从中获得前所未有的视听体验。
产品特色:拓展应用场景,提升产品附加值。
2214寸超广色域(BT2020 90%)与超高对比度(CR 3000:1)IPS显示器
本产品搭载独特的背光系统方案与前沿的IPS Panel设计,深度融合五大核心技术,重新定义视觉体验标准:一是超高增益型的光学膜片,采用精密的光学设计及材料优化,实现亮度与对比度的双重飞跃;二是独特的导光网点结构,进一步提升对比度并增持亮度;三是具备突破性LED混光技术与高纯度彩色滤光膜方案,实现了更加宽广且精准的色域覆盖、为用户带来极致的色彩体验;四是独特的液晶技术,通过优化液晶参数,显著提升原生对比度,画面锐度与通透感全面升级;五是采用特殊表面处理结合超广视角补偿的偏光板;不仅有效消除了屏幕上的反光与眩光现象,提升客户在环境光下的可读性;而且其广视角补偿膜可以大幅降低大视角的观察下的漏光问题,从而提升斜视对比度5倍。综合来说提升客户使用的观感体验;
在五大核心技术支撑下,本产品通过技术革新实现显示性能全新突破;以3000:1的超高对比度,让画面的明暗细节得以完美呈现;同时,它还支持BT2020 90%(sRGB 100%/Adobe 100%/P3 97%)的极致色域表现,无论是专业设计还是影视娱乐,都能满足用户对色彩精准度的极致追求。 此外,我们还特别设计优化了产品的环境光以及大视角观测可读性的指标。
如Angular&Ambient Contrast(380:1&200:1 @300lux);我们确保了屏幕在不同角度与光照条件下都能呈现出一致且优质的画面效果,让每一位用户都能享受到最佳的视觉体验。
产品特色:
极致品质,展现惠科风采。HKC通过 “技术架构革新×性能极限突破×场景生态重构” 三维驱动,不仅攻克显示领域长期存在的技术矛盾(如高刷与高色域、巨幕与轻薄、低温与响应),更以客户场景为核心,将硬核技术转化为直观体验价值,重新定义“显示”的行业意义——从像素到空间,从工具到生态。
ABOUT USDIC 2025
DISPLAY INNOVATION CHINA (DIC)是由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CODA)主办的国际显示技术及创新应用盛会。历经十四个春秋,DIC以国际(上海)显示技术及应用创新展(DIC EXPO)、中国(上海)国际显示产业高峰论坛(DIC FORUM)和国际显示技术创新大奖(DIC AWARD)三大版块为一体,为全球显示产业同仁打造展览展示、商贸对接和产品评选的综合性平台。
作为全球新型显示行业年度标杆性专业展会,2025国际(上海)显示技术及应用创新展(DIC EXPO 2025)将于8月7-9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DIC FORUM中国(上海)国际显示产业高峰论坛延承行业使命,将于2025年8月6-7日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举办。DIC同期还将举办MLED、OLED、商用显示、车载显示、微显示、健康显示、驱动IC等二十余场特色主题论坛活动,积极打通产业链沟通壁垒,整合全球显示产业资源,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引领未来显示产业新风尚。
项目合作请联系:
张祥丽 女士
手机:
邮件:sunny.
参展咨询请联系:
袁帅 先生
手机:
邮件:klaus.
关注“DIC显视界”公众号了解DIC 2025系列会展活动资讯
展会咨询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