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7月16日,一场以“广东名鱼如何对接全国?全球共享?”为题的互动直播开讲!受第11届广州国际渔业博览会组委会邀请,原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姚国成作为主讲嘉宾,参与这次直播活动。姚国成站长深耕水产领域四十余载,积累了丰富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对水产健康养殖、渔业产业发展有深入研究、独到见解。这场网络直播,干货满满。
“世界渔业看中国,中国渔业看广东。”姚国成以广东渔业在全国地位为切入点,解读广东省水产品产量快速增长的情况,介绍广东名鱼和地理标志水产品。又从广东近年的渔业大事件出发,对未来广东渔业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广东渔业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姚国成指出,我们应树立大食物观,发展渔业供给体系;推进海洋牧场建设,打造全产业链“蓝色粮仓”;实施《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护航渔业高质量发展;探索水产养殖新模式,聚焦鱼虾产业转型升级。
姚国成表示,作为国内重要的渔业盛会,广州国际渔博会驱动渔业全产业链发展升级,由相关协会联合主办,聚焦渔业养殖、捕捞、加工、冷链、营销全链条,通过展示最新技术设备和产品,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对接。同时,展会构建全球水产贸易的枢纽,作为中国水产品与全球市场的重要窗口,与其他展会联袂举办,吸引全球采购商和行业人士参与,助力中国水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站在客户角度,姚国成认为广州国际渔博会需围绕行业需求进行优化。要精准定位与提升价值,打造不可替代的行业中枢,不仅是华南窗口,更是链接全球水产相关环节的核心节点,强化国际展商比例,引入国际机构,举办技术论坛增强专业度。
此次直播中,姚国成对广州国际渔博会的深入解读,让大家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渔博会在广东渔业乃至全国、全球渔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为广州渔博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7月22日, 一场聚集渔业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快速发展的精彩直播准时开启,广东省乡村振兴促进会会长,原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陈文,广东梁氏水产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健辉作为直播嘉宾,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分享,展现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渔业发展的新路径与新成果。
陈文指出,渔业不仅是乡村经济的优势产业,更是农业出口创汇的支柱。广东省委、省政府通过种业扶持、捕捞补贴、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拓展和海洋牧场建设等政策,为渔业发展筑牢根基。
直播中,陈文推荐了海大、恒兴、粤海等标杆企业。海大集团深耕对虾种业和饲料领域,恒兴公司通过良种培育和预制菜加工延伸产业链,粤海公司以种苗和技术服务赋能养殖户,三者从不同环节推动渔业振兴。
在对口帮扶方面,广东聚焦贵州、广西等地区,依托广东区域协作消费帮扶产品交易中心,搭建产销平台,助力多地农产品外销。而广州国际渔博会则成为渔业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链接东南亚市场、举办全产业链活动、组织精准产销对接,打通 “塘头到市场” 的堵点,为广东渔业 “引进来”“走出去” 架起桥梁。
梁健辉介绍,广东梁氏水产种业有限公司深耕水产种业30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全国建十几处良种繁育基地,年供种苗超30亿尾,覆盖20余省100多万亩养殖区。其“优鲈系列”“鼎鳜系列”“白金鲫系列”等国家新品种,凭生长快、抗病强等优势获市场认可。 在技术突破上,团队研发的饲料鳜鱼降低成本,佛山三水核心区占全国市场八九成。
在水产种业技术创新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快速发展方面,梁氏水产积极响应号召,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通过推广良种良法帮助养殖户增收。在三水青岐渔业产业园,带动当地产值从 10 年前的 2 亿元增长到近 10 亿元;在珠三角核心渔业养殖区域建立完善销售网络,推动水产品安全工作;在粤西阳春开展 “1+N” 鳜鱼良种供应体系建设,助力其巩固全国鳜鱼种业第一大县地位;在粤东、粤北山区开展良种推广和产业帮扶,如英德的 “银行 + 良种 + 技术 + 农户” 模式,河源和平县俐源镇引导农户养殖优鲈三号,使每户每年稳定增收 10 万元以上;在台山等地推广鲫鱼混养新模式,帮助养殖户获得良好经济效益。
这两场直播以干货满满的行业洞察、实战案例与渔博会前瞻,为从业者打通了从政策到市场、从技术到产业的认知链路,让观众提前触摸到渔业高质量发展的脉搏。
值得期待的是,广州国际渔博会组委会将以此为起点,每周定期开播,持续邀请水产行业专家、资深采购商等重磅嘉宾,围绕品种创新、市场趋势、技术突破、产销对接等核心议题深度分享。这一系列直播将成为链接产业上下游的常态化桥梁,助力从业者实时把握行业动态、精准对接资源,为广州国际渔博会蓄能,更推动渔业全链条在交流中升级、在共享中共赢。
同期举办如需参观,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阅读原文
展会咨询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