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2020-2025年全球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及预测
我国集成电路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政府出台政策促进产业增长。近十年集成电路产量由2015年的1.088亿块增长至2024年的4.516亿块,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受缺芯潮影响,2021年产量增长近38%,2022年受去库存周期影响产量下降,但2023年市场开始复苏,2024年产量较2021年增长超25%。
2020-2024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情况
国内集成电路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5,411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2,27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63%,增长势头强劲,高于全球平均增速。
2020-2025年我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及预测
集成电路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①集成电路基金驱动行业成长2024年12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动方案(2025—2027年)》,加快培育集聚并购基金。该政策提出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培育10家左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公司,形成3000亿元的专业并购基金管理人,激活总资产超2万亿元。2025年1月,北京集成电路装备产业投资并购二期基金设立,基金募资总规模30亿元,出资额25亿元,主要以并购投资和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半导体领域,重点围绕装备、零部件、材料、软件、元器件及上下游新技术、新材料、新应用等。集中设立的与集成电路相关的基金将有助于行业发展。
②AI驱动集成电路行业发展随着大模型时代加速来临,AI行业发展越来越偏重GPU算力底座,全球算力需求快速增长。工信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2025年我国算力规模将超过300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目前,智能算力市场份额大多数被国际厂商的GPU所垄断,近两年国产AI芯片快速发展,正在逐步获得越来越多的落地应用。
③集成电路国产化进程加速以美国为首的半导体强国加强对半导体供应链的控制,对中国半导体行业实施出口管制,限制先进芯片制造设备、关键材料和技术的出口。集成电路是半导体的核心产品之一,这使得中国企业难以获取国外先进技术和相关产品,但这也为中国集成电路企业发展提供了窗口期,有助于加快集成电路国产替代的步伐。
2025年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转折点。在技术封锁与国产替代的博弈中,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韧性。预计到2030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将突破2.6万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5%,成为全球产业链不可或缺的一环。
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将于2026年7月1-3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N1-N5、W1-W5馆举办。展会现场将打造集成电路主题展区,汇聚众多集成电路优质展商共聚一堂。主题展区设计旨在向展商和参展者提供直面的沟通平台与机会,展现集成电路产业的新技术应用和创新设计,意在协同促进产品的迭代更新!
*图文来源丨普华有策、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6展区布局图
2026慕尼黑上海电子展招展进行时!超50%展位已售出
一图回顾2025慕尼黑上海电子展数据报告!
来听听展商们对今年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的评价吧~
【广告】
*点击“阅读原文”预定2026展位~
展会咨询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