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7月29日,一场聚焦 “中国 - 马来西亚渔业合作新机遇” 的直播对话燃动行业圈。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农业及水产养殖业副主任、马来西亚水产商公会会长林振泉与广州国际渔博会组委会总监彭莹深度对谈,从资源禀赋到商机布局,从技术升级到展会赋能,为中马渔业合作绘制了一幅清晰的共赢蓝图。
01马来西亚水产:天赋异禀的 “蓝海宝库”提及马来西亚水产行业的独特优势,林振泉会长表示,我们没有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4000 多公里的海岸线馈赠了丰富的海水资源,淡水养殖也因稳定的气候(仅炎热与雨季交替)而常年可控。
目前,马来西亚以海鱼捕捞为核心竞争力,金枪鱼、白带鱼、剥皮鱼等品类常年供应中国市场;虾类中,黑虎虾凭借 “全球数一数二的品质” 成为出口中国的 “王牌”,而随着中马 52 项水产品准入协议的推进,未来将有更多鱼虾品类突破壁垒,涌入中国市场。
直播中,林振泉会长直击马来西亚水产行业的 “刚需”,为中国企业指明合作方向:
养殖设备:增氧机是 “头号采购品”,普通水车式、旋转式、螺丝风机及高转速风机等品类常年 “一柜接一柜” 进口;养殖水车也保持高频采购。
加工与冷链设备:今年需求爆发!随着马来西亚企业加速规模化,冷库设备、冷冻机械及鱼类加工设备(杀鱼机、去鳞去骨设备等)成为重点采购目标,湛江、中山、佛山等地企业已通过广州国际渔博会达成合作。
作为连续10年参与广州国际渔博会的合作伙伴,林振泉会长在直播中分享了渔博会对马来西亚水产行业的实际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多年参与广州渔博会,马来西亚企业见证了中国水产养殖从传统模式向机械化、智能化的转变。从早期简单的养殖方法,到如今广泛应用的增氧机(普通水车式、旋转式、高转速风机等)、养殖水车、冷冻设备及冷库等,马来西亚 90% 的水产养殖设备(如水泵)均通过渔博会对接采购,直接提升了当地养殖效率与产业规模。
广州渔博会为马来西亚企业提供了直接接触中国厂家的机会,解决了以往 “见不到厂家、信息滞后” 的问题。企业可以在展会上对比不同厂家的产品优势,选择更适合自身需求的设备,如通过渔博会认识的湛江、中山、佛山等地企业,已成为马来西亚冷冻设备、加工设备(杀鱼机、去鳞去骨设备等)的稳定供应商。
借助广州渔博会的资源,马来西亚的渔获出口逐步拓展至中国多个港口,包括传统的广州、福建、上海、天津、青岛港,以及新增的广西钦州港,为产品进入中国西北市场开辟了新路径,促进了中马水产贸易的常态化。
广州渔博会成为马来西亚企业了解全球水产行业最新产品与技术的窗口,避免了因信息闭塞导致的发展滞后。通过展会,当地企业能及时跟进行业前沿,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养殖与出口策略,例如近年来对冷库及加工设备的需求增长,便与通过展会获取的市场信息密切相关。
林振泉会长在直播中正式官宣:马来西亚水产商公会将组团参加第11届广州国际渔博会,并重点参与展会同期举办的 “中马水产品贸易对接会”。
这场专属对接会将邀请中国增氧机等领域的头部企业与马来西亚采购商面对面洽谈,从设备采购到资源互补,精准匹配合作需求。“我们带着明确的清单而来,期待在渔博会上签下更多大单!” 林振泉会长表示。
如需对接马来西亚采购需求、了解广州渔博会详情,或咨询中马渔业合作契机,请点击关注“广州国际渔博会”公众号联系,我们将为您免费牵线搭桥,共赴这场渔业共赢之约!
阅读原文
展会咨询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