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LINE联展|生长的姿态:专访Bat Cabaret、MMR Studio、Agar Archive

来源:世展网 分类:家具行业资讯 2025-08-27 08:05 阅读:*****
分享:

2026年广州国际家具展-广州家博会CIFF

2026-03-18-03-21

距离200

2026年广州国际办公家具及商业空间展览会CIFF

2026-03-28-03-31

距离210

2025年上海国际家具博览会-中国家博会CIFF

2025-09-09-09-12

距离10

切割铝系列|实心铝|2023年

从世界各地海淘家具做置景的摄影师→到中古家具买手店老板→到独立设计师,陈小康的旅程似乎都由激情牵引,追随着直觉中的好奇心与热情,最后有硕果遍地的人生版图也不意外。对经典设计如数家珍,滋养着他的创作语言,作品呈现出独立沉思、手工打磨、极度细节的气质。去逛逛他们的店铺,如果可以淘到喜欢的家具,大概率也会喜欢上他的设计。

Q:

本次参展作品的设计理念/解决痛点?遇到的挑战及策略?

A:

此次参展的是“铝切割系列”的多件单品,旨在将粗糙的工业材料通过平面切割和结构拼接的方式,拓展家具的空间感。挑战是该系列作品所有连接点都使用了榫卯结构,因此需要很严谨的逻辑处理细节。为此我们花了大量时间在工厂细化制作图纸。

切割铝系列 茶几|实心铝|2023年

Q:

是什么契机踏入中古家具行业,且一经营就是十年?

A:

更早之前我是一名平面摄影师,工作有置景和展陈的要求,因此常去国外淘老家具、物件作为拍摄道具,买得多了就开始尝试置换卖出,从而进入了这个行业。从事这个行业是一个发现美的过程,就像进入一个巨大的物件资料库,总能买到一些从没见过的东西。我自己的店铺内容也会随着审美的变化而更新。跟美的东西在一起十年很快。

切割铝系列 榫卯细节

Q:

从经营者到设计师,有什么重要的转变契机?“非科班”但深入市场的经历给设计带来的优势与挑战是?

A:

其实作为买手也要花很多时间学习,通过自己的审美去判断一件物品的价值,这点和设计家具是相通的。我在做设计时是以空间思维去考虑的,想象它在空间里人的感受,它在空间里的气质如何…经营者的优势是有更多机会感受一些经典设计的实物工艺和比例尺寸、一些暗部的结构处理,同时对客户的需求更了解,这是很直接的学习方式。然而,挑战在于需要进行思维模式的切换,因为从买手到设计师是两种不同的工作状态。

买手店“西瓜古董铺”

Q:

一件好家具,其灵魂与价值于何处体现?

A:

要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实用性、工艺美感。对于家具来说这两件事比艺术表达更重要。

Q:

您作品的独特性?中古家具对您产生的影响是?

A:

我的设计方向其实看似较“窄”,偏爱使用单一的材料和工艺。但这种限制反倒可以让我做得更深入一些。中古家具无疑对我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说是我的设计启蒙。

设计师陈小康最喜欢的两件家具

阿尔瓦罗. 西扎设计的台灯:有种很临时的轻松感,用扁平和立体的组合增加了作品可读性;荷兰牧师范德兰的壁挂书架:整体极简,两侧的结构细节有很强的手工误差感,给人一种很强烈的精神性。

沿缘Edge 灯具|紫砂|2024-2025年

喜欢观察城市中的痕迹、装满手机相册,这是张忠宇找寻创作灵感的独特方式,而近一年来,她又增加了一个方法论,那就是「好好生活」。她为设计茶具而开始好好喝茶;为设计花器而观察花草、钻研插花;用冥想来调节日常的频率,用同理心揣摩一件设计是否能让用的人用得舒适、用得妥帖。生活使她更了解自己,也更懂得用产品去连接他人。

Q:

本次参展作品的设计理念/解决痛点?

A:

本次参展我带来了“沿缘Edge”系列紫砂产品,主要包括壁灯和落地灯,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家居边沿系统产品。该系列源于我对传统石膏装饰线条与紫砂材料的重新思考与融合,试图打破材料本身所承载的设计惯性与文化印记,探索其在当代语境中的再场景化可能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石膏线条作为古典装饰风格的变形,广泛出现在室内空间的墙沿与天花交界处,成为一种审美范式。但随极简风格的普及逐渐被视作冗余而被摒弃。但当我在城市漫步中,却常看到另一种“沿缘”的智慧(如图)…这些看似随机的处理方式,实则反映出一种属于城市的幽默与肌理,是一种装饰与功能并存的边缘策略。也像家中踢脚线那样,既负责收边,也承担功能,朴素而真实。

张忠宇在城市漫步的记录:罗马柱式的垃圾桶、阳台托台,甚至是被漆成和墙面同色来“隐身”的水管、用海绵补上的破洞……

A:

于是,“沿缘”系列试图将这种边缘智慧引入家居系统,从家的“中心”转向“边角”,关注那些被忽视的剩余空间。而紫砂——这一传统中常用于茶壶的材料,因其透气、坚硬、可塑性强等特质,为这个概念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通过铸造工艺,我将紫砂与石膏线的形式语言相结合,发展出包括灯具、置物架、茶几等在内的产品序列。

在设计灯具的过程中,我不断想象它进入家庭后的状态:它该放在哪?与人如何共处?最终我锚定了“角落”。很多独处的行为——阅读、小憩——都发生在角落,尤其对像我一般内向的人来说,角落自带一种安宁。“沿缘”灯具凭借紫砂的质感和贴合墙角的造型,几乎像是从空间中自然“生长”出来的,它不是后添的软装,更像硬装的一部分,与空间融为一体,这也正是“沿缘”想传达的精神:低调而不乏温度,隐于环境却又不可或缺

沿缘Edge系列 壁灯 在空间的角落中

Q:

遇到的最大挑战与解决策略?

A:

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将紫砂从传统的制壶工艺,转化为能够适应小批量灯具产品成熟制程。对很多传统制造商来说,切换品类不仅意味着生产线的调整,连材料配方、成型方式、烧成工艺等环节都要重新摸索,大家普遍会觉得难度太大、不愿尝试。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非常创新和开放的制造商合作者。他们愿意和我一起反复实验,经过多次打样和测试,最终不仅实现了沿缘壁灯01的批量生产,还建立起了一套稳定、可复制的商品标准。这个过程真正是靠双方的信任与协作一步步走出来的。

制作的难点在于调整泥料配比使其更适合灯具的结构强度,摸索石膏模具的脱模方式,甚至重新设计支撑和烧成的方法。

Q:

从早期的作品到最近的设计,您从艺术装置性转向日用性的原因为何?

A:

今年是MMR创立的第三年,去年底我做了一次比较重要的调整——MMR正在从一个偏重作品性、艺术性输出的工作室,转向一个能够持续推出可批量化产品的独立设计师品牌。“沿缘”系列就是这个尝试的开端。

这种转变背后,是我希望更清晰地划分出两种路径:MMR 品牌会更专注于产品化和日用性,未来可能不局限于某一种材料或品类,而是持续探索设计如何融入真实生活、为用户提供价值;而像早期“切片”、装置性的“HULU”这类更偏向自我表达和艺术实验的项目,我会以“ZHONGYU ZHANG”这个个人创作者的身份延续。

2024年个展:「终于」我看见了海岸,展示了两种方向的作品

Q:

您活跃于设计、展览、策展等不同领域,当从更广阔的视角和经验审视设计时,有何重要经验分享?

A:

建立自己的时间节奏:我学会用冥想等方式切换状态,自己定义时间,而非被日程推着走。

协作需要共享成长:尊重合作者的创意,追求让每个参与者都能受益、共同进步。

创作来自真实生活:多体验与设计无关的事,放松和开心才能让创作更自然、更自由。

有时为了“好好设计”,反而要“不去设计”。放下目的心,感受生活,放松自己,灵感反而会不期而至。

Q:

品牌拥有的最大优势是?

A:

MMR目前最大的优势在于始终围绕一个独特而清晰的核心理念展开:从“城市的记忆与痕迹”中汲取灵感,并用当代的设计语言或传统的材质将它表达出来。这一点从品牌创立之初至今从未改变,它构成了我们独特的视觉与叙事根基。而随着经验的积累,我们的进步在于更懂得如何将这一理念转化为用户真正需要、能够理解并被打动的产品——也就是说,我们比以前更拥有“同理心”,更注重连接理念与人的真实体验。

Archive 01 豆荚 概念图

由两位欣赏彼此的好朋友共同创立的组织,这既是她们共同的事业,也是她们探索感兴趣的一切的实验场。从品牌诗意的视觉、到诗意的设计、再到富有诗意的文本,无不显示着女性面面俱到与细腻成熟的一面,同时又不失轻盈与满满灵气。当拆开礼物般的包装,透过优美弯曲的豆荚,隐约看见几颗圆溜溜的豆粒,想必你也会感到一份喜悦陶醉的心情。

Q:

本次参展作品的设计理念/解决痛点?

A:

此次参展的是Agar Archive的首个项目Archive 01,其核心是对那些被忽视的自然片段的重新观看。我们选择了豆荚和木耳作为观察样本——这两种人类最早进行工业化栽培的物种,它们既是自然界中的繁殖器官,也是我们日常的食物。它们独特的形态之美最初吸引了我们,而作为生长者与供养者的双重身份则引发了进一步思考。我们试图将其从功利化的符号中解放,还原为复杂、流动的生命形态,再以香具这种功能形态归还到日常场景中。该系列旨在跳出人类经验,以自然的生命形态为视角,重新审视世界。在信息过载的时代,人们对万物的感知变得迟钝。我们希望提供一种感知的激发点,让使用者通过体验与这些自然片段建立联结。

Archive 01 豆荚|手工铸造琉璃/天然白水晶|2024年

Q:

遇到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A:

最大的挑战是工艺部分,这一系列采用了古法琉璃工艺。以豆荚扩香器为例,它由对称的两片对合,形态扁长,两头呈尖角。如何让扩香器平整、并能严丝合缝地合上,是制作的难点之一。而琉璃本身很美,可以做到朦胧微透,光泽温润;还有着气泡、絮状流动感等非均质性,非常有生命力。制作过程中,每个豆荚都要经过至少4种模具才能完成,每次翻模又会因模具材质不同程度的脱水率而变形。如何把握这种不确定性,保留材质的生命力和手工感的同时,又符合产品的基本品控,这中间花了很多功夫。此时设计不再仅是一个固定的目标,还是一种动态调适的过程,它依赖计算,也需要经验与直觉。在人与物的反复“拉锯”中,最终找到了共存的平衡点。

豆荚的脱模过程

Q:

结合对社会的观察和实际经验,认为作品广受欢迎的原因为何?

A:

这可能是一个比较综合的原因。从自然里寻求慰藉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心理需求。尤其在当下这个高度电子化和虚拟化的时代,人们渴望跟真实物质世界的连接。我们所做的,就是提供一个这样的“连接点”,制作一种日常场景中的知觉偏差,让人们去重新凝视那些日常生活中被忽视的细节,从中获得一种真实的心灵慰藉。

Archive 01 木耳|手工铸造琉璃|2025年

Q:

对自然植物形态的偏爱与展示的热情源于什么?

A:

自然是我们探索世界和理解自身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命题。它是美的来源,更是另一种认知世界的路径。观察自然里的其他构成物种,让我们能稍微跳脱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来理解世界的构成是丰富多样的。譬如木耳,它启发我们重新思考个体的生存形态。在主流文化里,我们被规训要像一颗树,要独立、向上、厚积薄发。但像木耳这样的真菌,它去中心化、低个体性地繁殖,它柔软地依附世界,敏感地回应周遭变化,在连接、共生、流动的当下中存在。这种存在方式提供了全新的参照,提示我们成为独立、完整的个体或许并非唯一答案。

Q:

品牌的优势,以及两人如何结合各自专长打造共同理想的事业?

A:

Agar Archive是作为一个开放性的设计工作室创立的,跟品牌系统化的路径不同,它更像一个实践想法的平台,以研究与观察驱动。我们在此探索感兴趣的事物、图像与文本,并为其寻找合适的落地形式及商业定位(量产/观念实践)。这种高灵活性、持续流变的形式,让我们拥有丰富的可能,同时也需要更多的领域经验和更全面的策略做支撑。在这里,生姜更多参与到设计和大方向,而Holiday则对内容策划和呈现有更多想法,双方保持着各有主线又紧密交织的分工关系。分散发展的立项对于商业转化来说是有挑战的,但过往的共事经历与各自在不同工作领域上的经验整合,使合作能够以一个迅速高效的方式完成共同决策、策略完善和实际推进。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或许就是这种可以互为补充又独立生长的动态协作关系。

Q:

接下来的探索方向?

A:

接下来我们依然会沿着“观察”与“转述”的路径持续探索,并将这种实践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Archive 01聚焦于自然与人类社会的交叠,而Archive 02 我们将会通过灯具这一实践形体,来探讨“剪刀石头布”游戏,届时在Hotline会跟大家见面。

↓点击图片查看前篇↓

HOTLINE联展|设计不设限:专访the coming,ONE STEAMER TICKET,郭璐璐

图片

WechatIMG45378.jpg

△点击图片查看导航

关注中国家博会(上海)官方新媒体账号

浏览更多展会资讯,尽在中国家博会官网 www.ciff-gz.comwww.ciff-sh.com欢迎参观同属我司举办展会


免责声明:本宣传资料所涉及的所有图文及数据仅供参考,精准信息以正式批文或确认文件为准,我们尊重创作,注重分享,所转载的图片、资料、视频等来源于网络,知识产权归该权利人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最终解释权归中国家博会所有。

会务组联系方式  

展会咨询

相关家具行业展会

2026年青岛全屋整装定制展QINGDAO CUSTOM HOME FAIR

2026-05-08~05-11 距离251
63220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摩登上海设计周-摩登上海时尚家居展MAISON

2025-09-09~09-12 距离10
92276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青岛国际家具展QIFF

2025-05-08~05-11 展会结束
199932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深圳家居设计周-深圳家具展SZCWSHENZHEN CREATIVE WEEK

2025-03-16~03-19 展会结束
193745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台湾家具展览会TIFS

2025-02-14~02-17 展会结束
55408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上海国际家具展览会FURNITURE CHINA

2025-09-09~09-13 距离10
182011展会热度 评论(0)

2026年广州国际办公家具及商业空间展览会CIFF

2026-03-28~03-31 距离210
78929展会热度 评论(0)
X
客服
电话
15103086018

服务热线

扫一扫

世展网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销售客服

门票客服

TOP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