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中国和东盟友好关系源远流长,双方互利合作、共谋发展,已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的典范。今年是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议定书签署之年、《东盟共同体愿景2025》收官之年,金秋时节,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将至,主题为“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新机遇助建命运共同体”,来自中国和东盟各国的政商代表齐聚南宁,助力中国—东盟政治互信提升,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战略对话筑牢互信根基
2004年,首届东博会举办并永久落户南宁,逐步搭建起推动中国—东盟扩大合作领域、促进全方位交流的“南宁渠道”,不断深化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图为2004年首届东博会盛况
历届东博会,累计201位中外领导人、4100多位部长级贵宾和国际组织负责人通过开幕式演讲、领导人会见、部长级磋商、多双边纪念等相关活动共商大计。东博会的成功举办,多次写入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主席声明》,彰显了东博会在中国—东盟友好关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多年来,东博会凝聚战略共识,促进双方友好关系持续深入发展,构建起立体化的政商对话体系,有力服务我国周边外交战略,让各方深化务实合作、共促地区繁荣的共识愈发牢固。东博会通过深化睦邻友好关系不断增强共同意志、协调共同行动,双方合作从共识走向实践,并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为加快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地区力量。
中国商务部亚洲司二级巡视员王其辉在第22届东博会高官会上表示,中方愿继续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同东盟国家深化务实合作,谱写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新篇章。希望东盟各国推动本国政府继续将东博会列为重点展会,共同服务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落地生效,共同推动东博会办出新成效,共同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合作共识促重大项目落地
今年5月,中国与东盟十国全面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将于年内签署议定书。历届东博会上,中国与东盟通过《南宁倡议》等100余份成果文件,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达成行动共识,为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凝聚起“共促地区繁荣”的强大合力,生动诠释了“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区域合作。
东博会搭建平台,成为政策对接与项目落地的“转换器”,促进中马“两国双园”、上汽通用五菱印尼汽车生产制造基地、中国—东盟信息港、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等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广西—文莱经济走廊、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等一批重大机制加快推进,不断提高经贸实效、扩大人文交流。
正如东盟秘书长高金洪所言,东博会多年来为东盟与中国的经济一体化作出重要贡献,促进了投资流动和跨境经济合作,为建设一个更加互联互补、充满韧性和活力的地区奠定基础,推动构建区域共同繁荣。东博会兼具商业和外交平台的双重性质,成为推动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活动,成为双方持久友谊、合作与共同繁荣的见证。
拓“朋友圈”携手同行向未来
从第11届起,东博会设特邀合作伙伴,即根据有关国家的申请和筹备情况,由东博会秘书处代表东博会各共办方邀请中国和东盟以外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担任特邀合作伙伴。东博会从服务“10+1”合作向服务RCEP合作及共建“一带一路”拓展,推动中国和东盟作为一个整体与区域外国家的交流,创造更多商机。这一转变进一步拓展开放合作的“朋友圈”,为共赢发展注入新活力。
澳大利亚、韩国、斯里兰卡、哈萨克斯坦、坦桑尼亚、波兰、巴基斯坦等国先后受邀成为特邀合作伙伴。第22届东博会,斯里兰卡将再度扮演这一重要角色。届时,斯里兰卡方将派出高级别的外交官员率政府代表团参会,积极组织国家级重点企业及特定行业企业参展参会。
东博会秘书处介绍,东博会将邀请更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会,积极推动共建国家主要商协会与东博会秘书处建立机制化合作关系。
东盟秘书处、东博会秘书处还将继续实施中国—东盟青年领军者成长计划,使更多有志青年成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者、传承者,推动民心相通走深走实,筑牢双方关系的民意基础。
展会咨询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