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7月19日,第26届上海国际摄影器材和数码影像展览会(P&I SH)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圆满闭幕。同期携手“上海国际视频拍摄和后期制作设备技术展”;“上海国际影像后期产业展览会暨框业装裱展”;和”2025上海国际孕婴童肖像摄影展”同期举办"第41届中国(上海)国际婚纱摄影器材展览会和““2025上海国际婚纱礼服、彩妆造型及时尚配饰展”,盛会不仅集中展现了与影像领域的前沿设计理念、尖端技术设备及潮流产品,更凭借同期多展联动的独特优势,为行业搭建了一个集交流、合作、创新于一体的超级平台,助力产业共享发展新机遇。
01
VISION & IMAGE
展会概况
本次展会启动E1-E5馆,展出规模近80000平米,吸引了350余家参展企业与品牌共同亮相。为海内外摄影机构、影像制作工作室、专业摄影师、影像创作者和摄影爱好者打造摄影摄像器材和多场景拍摄解决方案的商贸文化交流平台。
02
VISION & IMAGE
展商分析
本次展会吸引350+家海内外参展企业,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德国、俄罗斯等11个国家和地区,全产业链覆盖“拍摄-制作-输出-服务”全链路。
大厂集结亮点频出,解锁多元影像场景
“拍摄 - 制作 - 输出 - 服务”全链路,从相机、镜头、摄影配件,到影视灯光、音视频器材,从有 AI 修图软件、云端 LUT 库等解决方案,到相框装裱、相册定制等呈现产品。无论偏爱胶片情怀还是数码科技,无论是深耕短视频、直播、短剧等新赛道,还是专注婚纱、儿童、肖像、文旅等摄影细分领域,都能在此找到适配产品与创作灵感。
AI重塑影像生态,技术革新引领趋势
AI 正从 “附加功能”变为商业影像的核心工作流,推动产业从 “工具革新” 到 “生态重构”。大厂新机型纷纷搭载智能构图、AI 场景识别、机内精修等功能,“AI 超分辨率”、“去模糊”等计算摄影技术大幅提升画质;AI 企业则通过自动化修片、智能美化等应用,颠覆传统后期模式,提升效率与品质。
线上+线下影像平台赋能,国产品牌成追捧焦点
国产影像器材亮点突出,智能灯控、影音协同等多环境适配稳定;操作贴合本土习惯,云台稳控、无线图传响应流畅;素材处理、存储协同高效,兼具技术突破与实用价值。
03
VISION & IMAGE
观众分析
为期三天的影像展,迎来共计64600+名专业观众莅临观摩,较去年增加6500余人,累计迎来专业观众近73000人次,海外观众来自97个国家或地区,较去年增加29个国家,国内观众来自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324个城市。
观众国内外地域分布
除展会本地观众44.86%外
来自华东地区的观众占了相对比例的63.14%
从区域来看主要来自亚洲,其次欧洲和北美洲。
海外及港澳台地区观众排名前五的分别为中国台湾、马来西亚、韩国、日本和越南。
观众身份及年龄统计
高频观众职位:个人爱好者、CEO/店长/决策者、商业/职业摄影师
年龄分布:21-40岁人群超过半数,95后以下人群有所增加
男女比例:与往年基本持平,男性居多,约为2:1.
参观意图
选择采购目的占比较上届增加4.63%。
体验新产品、发现新技术仍居首位。
观众了解展会的渠道占比基本与上届持平,通过展会官方渠道的占比达52.41%。
同行/朋友/同事口碑推荐占比达35.95%。
04
VISION & IMAGE
同期活动
展会期间,专场活动轮番上演。不仅邀请到行业内的资深专家,带来深厚的行业经验分享;还有流行趋势大咖,解读前沿的影像潮流走向;更有技术先锋,展现创新的理念与实践。这些嘉宾的互动交流,掀起了一场场关于行业经验与前沿知识的互动风暴,让参与者在思想碰撞中收获满满。
LECTURE
VISION & IMAGE SHANGHAI
此外,还设置了赛事评选、颁奖环节以及趣味十足的互动打卡活动,进一步提升了观展者的参与感、体验度和获得感,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深度融入这场影像文化盛宴。
05
VISION & IMAGE
媒体宣传
展会期间共到访35家媒体,有60余名记者对展会做了全方位的报道,发布展会相关资讯1180余篇。其中大众媒体涵盖(电视、报纸、通讯社、互联网、微博、微信、APP客户端)。专业媒体、新媒体涵盖(微信、微博、小红书、新媒体号、视频网站、杂志、官方直播间、官方网站、官方APP、网站BANNER 、网站专题、杂志广告月刊,直播逛展等)。
关注我们
官方小助手
官方公众号
哔哩哔哩
官方小红书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国际展览(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国际展览管理有限公司
电话:(86-21)
(86-21)
展会咨询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